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长江、黄河源区是中国湿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引起了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定量分析湿地退化过程,利用1986年的TM和2000年的ETM+卫星遥感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用景观格局指数对长江、黄河源区15a来湿地的分布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a间,长江、黄河源区湿地面积减少了2744.77km^2,平均减少率为1.2%/a。长江源湿地的退化比黄河源明显。湿地主要是由高寒沼泽草甸湿地向高寒草甸湿地、裸岩裸土地和高寒草原演变,以及由水域向滩地转变。各湿地景观类型斑块数增加,破碎度和分维数提高,优势度降低,湿地景观空间结构趋于复杂,景观异质性增加。15a间研究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降低了37.86×10^8。元。气候干暖化是造成源区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进程。

  • 标签: 高寒湿地 长江 黄河源区 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在总结前人分类的基础上,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中间服务和最终服务两部分,以最终服务的价值作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以若尔盖高寒湿地为例,筛选其最终服务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和旅行费用法等价值评价方法,定量评估了2011年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11年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76.9×10^8元,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10.4×10^4元/hm^2。在所评价的8项最终服务中,大气调节价值最大,占总服务价值的44.3%,其后依次为调蓄洪水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固碳价值、供水价值、物质生产价值、土壤保持价值和科研教育价值。若尔盖高寒湿地不仅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蓄洪区,同时在大气调节和固碳等方面对人们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

  • 标签: 生态系统 最终服务 价值评价 若尔盖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