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模型梯度法和Poisson积分法将地面重力数据向上延拓,并在上延点处与航空重力测量结果进行比对。通过算例比较可知,Poisson积分法在考虑边界效应的情况下,可获得比模型梯度法更优的结果。因此,Poisson积分法可作为衡量航空重力测量外符合精度的一种手段。

  • 标签: 地面重力 航空重力 模型梯度法 Poisson积分法 外符合精度
  • 简介:摘要:我国稠油油藏的开发占有一定的比重,稠油因其特殊的化学属性,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有着较大的危害。若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发生稠油开采事故,其所带来的危害是极为深远的,不仅会危害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当前,我国对于稠油油藏的开采中大部分的油田仍是沿用热采技术,在技术优化的进程中,稠油开采的工艺危害虽在不断地降低,但总体而言,这一工艺系统的危害并未能完全地革除。因此,这就需要从工艺危害的角度出发,对稠油开采工艺当中所存在的危害进行有效地识别,并根据危害程度进行科学地评级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策略,进而为稠油的开发提供安全生产的保障。本文就稠油开发地面工程工艺的危害从物料、生产设备及自然环境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将为国家石油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

  • 标签: 稠油开采 工艺 危害
  • 简介:根据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中国委员会的总体部署,GCOS中国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郭亚曦司长、巢清尘副司长负责组织了“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的设计实施,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徐祥德研究员主持的多部门联合设计专家组T2005年成功地完成了“实施方案”初步编写,设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 联合设计 设计工作 委员会 负责人
  • 简介:讨论了利用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舰船姿态测量的可行性,并利用多频观测进行电离层折射误差的消除;使用TCAR和矩阵变换法进行模糊度的解算;最后利用姿态矩阵的正交特性进行模糊度有效性的分析。经仿真计算可知,利用北斗多频观测进行舰船姿态测量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效率。

  • 标签: 卫星定位 多频观测 姿态测量 北斗
  • 简介:一个专用VLBI研究的卫星--VSOP将于1996年9月发射,根据该卫星的轨道根数,我们讨论空间VLBI观测中的(u,v)覆盖及它所受到的影响,以射电源Mkn421作为实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同时也给出了该源在15GHz和43GHz的最新的10台站VLBI观测结果。

  • 标签: 空间天文技术 轨道根数 (u v)覆盖平面 VLBI观测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 简介:精细地震勘探需要有效合理的野外地震采集观测系统,排列长度和宽度是决定观测系统是否有效合理的重要参数之一。确定排列长度和宽度值,通常观测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勘探地质目的层埋深、速度、动校正拉伸以及反射系数的要求,而对纵横向地质构造的成像需求忽略考虑。从叠前时间地震偏移成像理论出发,利用地层深度、构造倾角、地层层速度、反射时间和偏移距等信息,综合计算偏移孔径,导出野外采集排列长宽尺度计算方法。实例计算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 标签: 排列分析 成像孔径 排列长度 排列宽度 实例分析
  • 简介:CAWS1000-GWS型自动梯度观测系统广泛应用于边界层气象观测、通量观测、风能资源详查以及农业气象、环境评价观测等领域。针对该系统的日常维护提出建议,并对系统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给出故障排除方法。

  • 标签: CAWS1O00-GWS 维护 故障分析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各种形式的建筑拔地而起。在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基础处理形式也丰富多彩,其中大部分方案能做到既经济又安全,但也不乏一些方案过多考虑经济因素,加上施工中的不利因素,从而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裂缝、倾斜、沉降过速)。

  • 标签: 沉降观测 经济因素 城市建设 地质条件 基础处理 不良后果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应用于工程测量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配套设备也在逐步增加,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度,提高了观测效率的目的。在建筑业中,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对基坑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运用科学的观测技术,了解基坑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变形,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

  • 标签: 工程测量 深基坑 变形观测 方法分析
  • 简介:【 摘要】 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开展,缓解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将高层建(构)筑物 作为最优化的解决方案,积极推进高层建(构)筑物 项目的施工,旨在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空间的使用需求。论文 基于高层建(构)筑物沉降原因,提出了高层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和误差处理方法,并结合实际 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似 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高层建筑 构建结构 沉降观测 方法探讨
  • 简介:应用2007~2011年北京地区237个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北京夏季降水的精细化时空分布特征及城郊差异,结果表明:(1)北京大部分地区夏季平均有效降水时数约120~160h,降水时数高值区主要位于北部怀柔、密云山前迎风坡一带。城、郊区间有效降水时数差异并不明显,城市化对局地降水强度有较明显影响。(2)北京夏季降水主要出现在傍晚到前半夜,凌晨到正午降水较少出现。夏季平均降水量极大值出现在17:00(北京时间),为3.2mm/h。降水量存在较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7d左右的周期是主周期。(3)夏季城区平均降水量多于郊区,城、郊雨量差异主要来自较强降水过程。城市效应会导致城区弱降水事件的减少,亦会导致较强降水事件的增多。(4)城、郊区间降水持续时长的差异主要由较强降水过程决定,多数情况下城区降水持续时长大于郊区,午后到前半夜发生的降水尤甚。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降水特征 城郊差异 北京
  • 简介:对双季稻田水量转换10年(1991~2000年)定位观测,以及模拟不同水源条件的稻田水管理模式,解析田间水量转换的5年(1998~2002年)实验结果表明,稻田不同水管理田间水量转换有明显差异,常规管理田间耗水量的分配为:腾发量占总耗水量1/2,翻耕整地占1/6,植物构成占1/21,田间渗漏占1/14,其他环境耗水(维持)占1/5.长年水层灌溉田间腾发量和维持性环境耗水量偏大;耕灌雨养管理翻耕整地和田间渗漏耗水比例过高.水分生产力(以年度单位面积上每耗水1mm的产量计为kg/(mm·hm2·a)),稻谷产量,长年水层灌溉与常规管水一致,为6.65kg/(mm·hm2·a),耕灌雨养处理较低,为6.13kg/(mm·hm2·a).群体光合累积效应处理间差异表现与产量差异表现相同,早稻差异很小,晚稻差异显著.叶片水分生产效率,早稻以水层灌溉最大,晚稻是常规管理最大,耕灌雨养处理早晚稻都较小.不同生育期这种大小关系也有变化.

  • 标签: 水量 耗水 模拟实验研究 环境 累积效应 稻田
  • 简介:一、前方高层建筑相对于一般建筑物而言,具有自重大、结构复杂和地基变形大等特点,因而其变形观测的重点亦有所不同。高层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内容应按照其性质与地基变形情况考虑,针对性要强,重点明确,通盘考虑,以便取得建筑物的状态变化指标值,从而为验证结构的可靠度以及分析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发现异常现象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高层建筑的变形观测重点是沉降观测、倾斜观测和裂缝观测

  • 标签: 高层建筑物 变形观测 地基变形 观测内容 状态变化 结构设计
  • 简介:摘要 :建筑物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永远是施工单位首先必须追求的目标,建设施工单位必须保证建筑的各项基本功能。长期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建筑物的非正常沉降会较大程度的影响建筑物实际使用寿命,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这种影响尤为剧烈,故高层建筑沉降量的测量必须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建筑物的具体沉降量进行严谨的测量,获取科学的建筑物沉降量数据以便于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保障后续施工安全顺利的实施。通过分析建筑物沉降数据,有利于找出建筑物地基沉降的规律,为保障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提供有效的支持 ,进而保障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能。

  • 标签: 高层建筑 建筑沉降 观测点
  • 简介:本软件是用于《地籍测量导线观测记录)后续数据处理的PC─1500系列机软件。对记录的成果可进行归算、分类,组织平差计算数据。其数据可直接传送至《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软件》(DJ─P,参见文献1)进行平差计算以及后续的界址点和辐射图根点计算。

  • 标签: PC─1500机 导线观测记录数据处理.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强震仪、力平衡加速度计、烈度计、MEMS加速度仪等强震动观测仪器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概述了强震动记录中典型异常波形产生的原因和力平衡加速度计的仪器响应误差及校正,建议了解决强震仪器缺陷的措施,分析了强震仪在强震动观测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结果如下:①进行强震动记录异常波形的研究是有针对性改进现有强震仪存在问题的很好途径;②早期数字强震仪(力平衡加速度计频带范围0至30Hz)获取的强震动记录应进行仪器校正;③应跟踪强震动观测新方法和相关领域新技术,发展MEMS加速度仪和光纤加速度仪等新型仪器。

  • 标签: 强震仪 力平衡加速度计 烈度计 MEMS加速度仪 强震动记录异常波形 仪器响应误差
  • 简介:武都殿沟泉是甘肃陇南地震台的流体综合测点,主要观测项目有模拟水氡、数字化气氡和数字化气汞。模拟水氡资料始于1987年,数字化气氡观测始于2001年1月,数字化气汞观测始于2007年6月。本文分析了该测点的水氡、气氡、气汞等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水氡资料连续可靠,在一些地震前记录到明显的震前异常,特别是一些大震前与其他水氡测点的异常同步。气氡资料波动较大,部分时段与水氡资料变化一致,但动态稳定性明显不如水氡。数字化气汞资料开始观测至2009年7月比较正常,从2010年以来资料基本无法使用。

  • 标签: 水氡异常 水氡观测 气氡观测 气汞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