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作为“第七营养素”的膳食纤维,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膳食纤维的分类、物化性质、生理功能以及其改性研究的现状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膳食纤维 生理功能 改性
  • 简介:本文以藕淀粉为原料,对化学改性法增抗的影响因素及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L9(33)正交实验,研究了pH值调节剂、酸解温度、时间对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S)含量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调节剂是影响RS含量的主要因素;最佳增抗工艺参数:pH值调节剂柠檬酸、时间4h、温度100℃。

  • 标签: 藕粉 抗性淀粉 影响因素 工艺
  • 简介:果胶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细胞壁的多糖,被广泛用作增稠剂和凝胶剂,近来其清理肠道,抑制结肠癌等生理活性受到更多的关注。因其分子质量大,无法被肠道吸收而不能使其在体内充分发挥作用。鉴于此,对其分子进行大小及结构的改性,具有增强生物学功能的前景。目前的研究众多,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果胶改性的几类主要方法,包括化学(pH)改性、酶改性、热改性、辐照改性、接枝改性、交联改性和取代改性;改性方法的特点、命名由来以及改性方法举例,并对各种改性产品进行调查归类,其中以化学改性产品居多。在改性果胶的生物学功能方面,本文阐述了抗癌、降血脂、降重金属、运输细胞/药物、抗血栓等作用及机理,重点介绍抗癌活性的研究现状和机理争议与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理清思路,开发新的改性果胶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果胶 改性方法 生物学功能 机理
  • 简介:为研究膜处理技术对啤酒风味的影响,使用自制的共混改性聚砜膜(孔径〈100nm)处理精滤前的啤酒,选用电子鼻PEN3系统对啤酒原液及膜澄清处理过的2种啤酒的芳香成分进行分析。通过电子鼻系统动态采集啤酒芳香成分,得到电子鼻的响应值,使用PCA、LDA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到不同处理工艺对啤酒风味的影响,为检测共混改性聚砜膜对啤酒的澄清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电子鼻 啤酒 共混改性聚砜膜 检测
  • 简介:为研究改性处理的柚皮膳食纤维对调节大鼠血糖、肌肉组织糖原水平的影响,以SD大鼠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大鼠体重、肝糖原、肌糖原及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探讨不同改性处理后的膳食纤维对大鼠组织及血液中糖原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改性处理的柚皮膳食纤维均能有效调节大鼠组织及血液中糖原水平(P〈0.05),其中超微粉碎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与高糖模型组相比,超微粉碎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血糖(66%)、胰岛素(12.1%)和糖化血清蛋白(47.5%)水平,且能显著提高C-肽(35.7%)和T-AOC(51.9%)水平。富含改性柚皮膳食纤维日粮,可有效调节大鼠体内血糖及胰岛素等水平,对开发功能性柚皮膳食纤维食品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柚皮 膳食纤维 改性 总抗氧化能力
  • 简介: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卫生部等5部门20日联合发布公告,规定了我国食品中的三聚氰限量值。这一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8年制定的关于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同时废止。根据这一公告,我国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的限量值为l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销售。

  • 标签: 婴儿配方食品 三聚氰胺 限量值 乳制品 卫生部 新华网
  • 简介:研究了按不同比例混合的两株肠杆菌作为强化接种剂生产熏马肠。在发酵过程中分别于第0,2,4,7,14,21,28d取样,测定体系的pH值、细菌数量、水分含量、组胺和酪生成量。结果表明:两株肠杆菌在熏马肠体系中存在交互作用。各比例混合接种的熏马肠处理组,均在4d后快速生成组胺,且组胺的生成量都在单一接种阴沟肠杆菌与肠杆菌001的生成量之间。除9∶1处理组微弱抑制组胺的生成外,其余各组均增强组胺的生成能力。酪从第2天开始缓慢生成,各处理组酪生成量都超过其理论值,其中以5∶5的混合接种组熏马肠的协同作用最显著(P〈0.05)。

  • 标签: 新疆熏马肠 生物胺 肠杆菌 交互作用
  • 简介:建立了面粉中三聚氰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色谱条件: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体积分数)甲酸(体积比5:95),流速0.4mL/min。采用正离子模式的电喷雾质谱检测,以一级质谱得到的准分子离子m/z127作为母离子,进行碰撞诱导解离二级质谱分析,选择母离子和MS的碎片离子m/z85、109定性确证,提取m/z85、109、127三个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定量。线性范围为0.01-0.5mg/L,检出限0.01mg/L,回收率为80%~99%。

  • 标签: 三聚氰胺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