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畜牧业作为青海省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大力发展推进青海省特色现代化畜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畜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对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保障肉、蛋、奶等畜产品有效供应,推进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青海 畜牧业 问题 对策
  • 简介: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农牧业转型升级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强,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把草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草产业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已被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认知。

  • 标签: 草产业 农业大学教授 张英俊 生态安全 高级畜牧师 阿鲁科尔沁旗
  • 简介:生物固氮对自然界的氮素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估计,每年全球的生物固氮量为175×10^7t,是工业固氮的3倍。其中农田固氮约为9×10^7t,而根瘤菌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能力居各类固氮体系之首,约为3.7×10^6t。近年来,共生固氮资源的人工开发利用成就显著,花生、大豆、紫云英、三叶草、直立黄芪、苜蓿、红豆草等根瘤菌接种大面积推广应用,

  • 标签: 共生固氮作用 根瘤菌接种 豆科牧草 知识 生物固氮 大面积推广
  • 简介: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景观类型水平和景观格局水平角度,选取景观斑块密度指数等10个指数对乌审旗2000-2010年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景观类型水平上,2000-2005年的变化以灌木景观的增加和沙地景观的减少为主,2005-2010年的变化以沙地景观的减少和城镇工矿用地景观及高覆盖草地、灌木景观的增加为主,其他类型变化不明显;在景观格局水平上,景观破碎度提高,斑块形状趋于复杂不规则,边缘被分割程度增加,斑块分布均衡,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加,植被生态系统自身调节和防御自然风险功能提高;在景观类型转移上,2000-2005年,向灌木景观的面积最多,其次是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2005-2010年,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面积最多,向低覆盖草地景观转移、向中覆盖草地景观转移、向高覆盖草地景观转移面积分别占景观类型转移总面积的32.89%、23.38%、14.27%。

  • 标签: 乌审旗 景观格局 动态 分析
  • 简介: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青海经济发展必须以保护和治理环境为根本出发点.根据青海农牧业经济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依靠先进技术为根本手段,生态保护为基本目标,即走"生态-技术"农牧业发展道路.

  • 标签: 青海 生态-技术 农牧业 发展模式
  • 简介:草地资源是青海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青藏高原的天然屏障,是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牧民群众生存的基础。本文结合青海省草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突出问题,客观、科学的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健全法规制度等促进草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草地资源 保护 利用 问题 思路
  • 简介: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针对草原区域荒漠化的生态环境问题,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立足于退化沙化盐渍化的草原、沙漠边缘带、草原城镇周边、草原矿区,采取“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平衡的修复生态的综合措施进行草原荒漠化防治并探索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

  • 标签: 草原 荒漠化防治 产业融合
  • 简介:资源信息的整合、挖掘,建立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平台是草原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迫切任务。西藏草原资源信息平台以目前国际上高度认可且极具发展潜力的对象化设计方法及专业开发工具为研发框架和手段。以西藏第二次草原普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研发出一套通用性、稳定性和兼容性较强,并能够满足西藏地区草原资源信息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平台。西藏草原资源的GIS数据库管理功能的实现,创建了我国高海拔、大尺度草原信息快速获取精准制图成套技术方法,提升了草原资源数据管理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满足草原资源监管、宏观调控和社会化服务的需要。

  • 标签: 西藏 草原资源 信息平台 GIS 高海拔 大尺度
  • 简介: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三个典型红砂群落的红砂水势日变化及其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率的测定,分析红砂水势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红砂,叶水势存在差异。最高水势值出现在早晨和黎明前后,为-14.69Mpa和-14.26Mpa。最低水势值出现在正午前后,为-18.52Mpa。红砂的叶水势值早晚变化不明显,说明红砂的生存条件受到严重的水分胁迫。不同样地红砂的叶水势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三个地的红砂水势土壤水势差异性显著,均表现为:Ⅰ号地、Ⅱ号地〉Ⅲ号地。

  • 标签: 红砂 叶水势 土壤水势
  • 简介:自2012年以来,内蒙古牧草产业区域化发展逐步凸显,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态势,步入了起步发展的阶段。文章对内蒙古全区牧草产业现状进行了介绍,根据内蒙古区域特点,总结出一些经验做法,并对今后牧草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内蒙古 牧草产业 现状 建议
  • 简介:青海湖鸟岛及周边草场沙化成因治理武晓雄,周翰信(海北州草原站810200)(海北州畜牧局810200)位于海北州刚察县境内的青海湖鸟岛,是闻名中外的我国八大鸟类自然保护区特区之一,面积647公顷。主要观光点为鸟岛和蛋岛,附近草场均已沙化,保护特区的...

  • 标签: 青海湖鸟岛 沙化成因 草场沙化 海北州 风沙地 青海湖水位
  • 简介:通过简述贵南县高寒干旱区草地类型、分布区域及荒漠化特征,从气候变化、鼠害、盲目开垦及超载过牧等自然、人为因素方面,分析总结了草地荒漠化引发机理,提出了防止草地荒漠化的对策及治理技术.

  • 标签: 草地荒漠化 引发机理 防止对策 治理技术
  • 简介:大黄是一种常用的中国传统中药,其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蒽醌类、蒽酮类、二苯乙烯类、鞣质、有机酸及多糖类等。经药理学研究证实,大黄的药理作用包括泻下、抗菌、抗炎、抗肿瘤、改善肾功能、利胆、保肝、利尿、抗凝血、促智、抗衰老、清除氧自由基、免疫调节、毒性等多种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大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大黄 有效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 简介:利用野外调查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PalpalisZub)资料,对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巴音布鲁克草地的20个地进行群落数量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群落间、群落内宽须蚁蝗分布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草地群落类型地上生物量、宽须蚁蝗分布差异明显。

  • 标签: 高山草地 宽须蚁蝗 分布 巴音布鲁克
  • 简介:通过对北方地区披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搜集,获得了披碱草属123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得到了一批优良野生牧草种质材料,如老芒麦、披碱草、垂穗披碱草等。其中绝大多数为栽培牧草的野生种或野生近缘种。这些材料通过在太仆寺旗科研基地的种植评价表现出:老芒麦更适合于补播改良天然草场和建立人工草场;披碱草可作为抗性品种的选育材料,也可作为培育高产新品种的基础材料;而垂穗披碱草更适应在高海拔的高寒湿润地区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野生 披碱草属 搜集 评价
  • 简介:文章通过对苜蓿越冬情况的调查和影响越冬因素的分析,初步筛选出杂花苜蓿、敖汉苜蓿、皇后苜蓿等越冬能力较强的品种,归纳总结出品种选择、水肥管理、合理刈割等,提高苜蓿越冬率的具体措施,为阿鲁科尔沁旗牧草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 标签: 牧草基地 苜蓿 越冬
  • 简介:通过2010~2012年三年定点监测温性草原类草地生产力,发现监测地内植被盖度、植物高度、植物种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毒草种数下降.2011年、2012年总产鲜草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11.24%、111.91%;可食鲜草增长率分别为16.5%和105.05%.

  • 标签: 温性草原 生产力 监测 评价
  • 简介:本文在2011年6月-10月期间利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洽草、草地早熟禾草坪重要杂草-早开堇菜的种间竞争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早开堇菜的生物量、分枝数、有性繁殖能力在两种草坪草竞争中均受到显著抑制,草地早熟禾对其抑制强度高于洽草;(2)在竞争中洽草的生物量、分蘖数显著增加,取得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草地早熟禾的株高、地上生物量显著升高,但根系以及分蘖能力受到早开堇菜显著抑制;(3)早开堇菜趋于增加地下部分竞争能力,而洽草和草地早熟禾更趋向于增强地上部分的竞争能力.

  • 标签: 洽草 草地早熟禾 草坪杂草 种间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