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母猪无乳综合征,是母猪产后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见于初产及老龄母猪。其特征主要是母猪产后1到3天,泌乳逐渐减少,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

  • 标签: 母猪 无乳综合征 病因 症状 预防 治疗
  • 简介:大部分化学药物都需要在肝脏转化,通过肾脏排泄,而鸭的肝脏、肾脏两大脏器又存在着先天性遗传缺陷,如:肝脏的左叶比右叶小了3倍;肾脏不发达,肾小球结构简单,有效滤过压较低,滤过面积小;无膀胱。因此,鸭对化学药物比较敏感,易造成药物中毒,从而影响鸭的生长发育及生产能力。

  • 标签: 鸭病 中草药 应用 防治 化学药物 遗传缺陷
  • 简介:养鹅是畜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鹅的生长速度快,性合群,疫病少,易管理,除了幼龄期外,饲料以青草为主,是一项投资小,收效快,效益高的农村致富项目。我国是鹅生产大国,尤其是近两年来,养鹅业在全国迅猛发展。2002年我国鹅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92%,不但产量高,而且品种全,有12个品种之多。鹅病在禽病中是最少的,仅有小鹅瘟、蛋子瘟等几种传染病,但自1997年以来,先后暴发流行了几种新的烈性传染病,如鹅副粘病毒病、鹅禽流感、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以及几年来流行的鹅浆膜炎。

  • 标签: 常见传染病 养鹅业 防治 鹅副粘病毒病 烈性传染病 坏死性肝炎
  • 简介:立腾绿色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现已形成“公司+门诊”的连锁模式。立腾禽病防治技术推广中心是皖北地区以“门诊技术”服务于养殖业的禽病诊断中心,采用医院式管理、连锁经营,经验丰富的专家坐诊,良好的就诊环境、细致周到的服务,使我们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现有职工10人,其中大学本科4人,高级职称2人,

  • 标签: 技术推广 禽病防治 连锁模式 生态牧业 诊断中心 皖北地区
  • 简介:2004年8月,市效某养鸭户雏鸭发生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49.1%,死亡率13.7%,通过临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紧急注射高免血清,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后续两批鸭群饲养过程中没有出现同样疫病。

  • 标签: 雏鸭病毒性肝炎 综合性防治 实验室诊断 高免血清 饲养过程 发病率
  • 简介:维生素A(VA)又称抗干眼醇,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是家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眼睛在黑暗情况下的视力,缺乏VA时易患夜盲症。它能促进种鸭的正常生长发育,缺乏时可引起生殖功能衰退、骨骼成长不良及生长发育受阻。种蛋在孵化后2—3d还未发育成正常的血液循环系统就发生死亡;其后有的胚胎骨骼发育异常,有的无眼裂,肺发育不全,肾极度肿大,有粟粒大磷酸钙和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肠系膜、胸腔膜、心包膜,肾小管坏死和石化,最终造成孵化率极低。

  • 标签: 维生素A缺乏 综合防治 种鸭 生长发育 血液循环系统 营养物质
  • 简介:我国的养猪业由家庭散养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转变,促使我国养猪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如今,养猪业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有诸多问题阻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疾病问题。

  • 标签: 养猪业 肢蹄病 防治 原因 国民经济增长 家庭散养
  • 简介:1鹅球虫病鹅球虫病是危害幼鹅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2~11周龄的幼鹅.耐过的病鹅往往发育不良、生长受阻,常引起急性暴发,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90%~100%,死亡率10%~96%不等。多发生于5~8月。

  • 标签: 寄生虫病 病鹅 防治 发育不良 球虫病 地方性
  • 简介:鸭痛风是由于蛋白质代谢障碍引起的尿酸血症。在生产实践中,鸭痛风的病例时有发生,特别是幼龄的肉仔鸭和笼养产蛋鸭,给养鸭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在临床上正确诊断,及时消除病因十分重要。

  • 标签: 临床诊断 产蛋鸭 痛风病 蛋白质代谢障碍 防治 尿酸血症
  • 简介: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

  • 标签: 冬季 春季 猪瘟 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性腹泻
  • 简介:母猪怀孕后期转入产房后,往往会出现几头腹部及后躯水肿严重的母猪(图1、2),这类母猪在产仔时由于下腹部和后躯严重水肿,导致产道狭小,容易发生难产;

  • 标签: 怀孕后期 母猪 水肿 防治 原因 下腹部
  • 简介:4小鹅瘟的流行与有效防治措施1956年苏北农学院牧医系(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方定一教授首先在江苏省扬州市发现小鹅瘟。1961年方定一和王永坤教授从扬州市流行的小鹅瘟雏鹅病料中分离到小鹅瘟病毒。自1962年研制成功小鹅瘟抗血清,1963年研究成功种鹅活疫苗,1980年研究成功雏鹅活疫苗,1996年活疫苗通过部规程及生产文号,43年来,用抗血清作紧急防治和预防22亿余只雏鹅,保护率达95%左右;用种鹅用活苗免疫1亿余只种鹅,使50余亿只雏鹅保护率达98%左右.

  • 标签: 小鹅瘟病毒 有效防治 常见传染病 研究成功 活疫苗 扬州大学
  • 简介: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疫病,是当前危害我国养禽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与疫苗质量、免疫剂量、免疫程序、免疫状况、防疫意识、兽医检疫、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本文就鸭瘟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予以探讨。

  • 标签: 鸭瘟病毒 综合防治 原因分析 败血性传染病 饲养管理条件 二类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