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一种供临床使用的电脑色度计(ShadeEyeNcc)测色的准确性。方法:以临床上最常使用的VitaClassical比色板为标准,使用ShadeEyeNcc对色片的色度值进行测量,如果测量结果和该色片的色度值相符,则认为测量正确,反之,则认为是错误的。共测量5个比色板80个色片,计算测量准确率。选择15名无视觉缺陷的受试者进行Vita-Vita实验来测试视觉比色的准确率。使用卡方检验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ShadeEyeNcc色度计比色的准确率为45%,高于视觉比色的准确性(39.16%),但差异尚不具有显著性。结论:视觉比色的准确性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ShadeEyeNcc比色显示出了高度的重复性;但就本次试验而言,其测量的准确性视觉比色相比,差异尚不具有显著性。

  • 标签: 色度计 VITA比色板 烤瓷
  • 简介: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权威教科书,结合作者临床经验,介绍疼痛管理镇静技术在口腔门诊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本文简介了术前焦虑缓解、行为镇静,术中有效的局麻操作、镇静术相关知识及口腔门诊常用的吸入和静脉镇静技术,强调了术后合理、持续镇痛的理念。

  • 标签: 疼痛管理 镇静技术 牙拔除术
  • 简介:本文对24位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前、后和保持期间髁突在正中He位(CO)正中关系位(CR)时的位置进行比较。模型通过面弓转移并依据正中关系He记录上He架,在髁突水平测量x、y和z平面上CO-CR差异。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样本的平均CO-CR差异及不同时期间CO-CR差异的大小和方向。结果表明,左右侧CO和CR之间三维平均距离从治疗前到保持期间呈增大趋势。所有可导致变异的因素都被考虑在内后,检查者自身变异构成总变异的20%至25%。记录正中关系时,第二检查者的相关系数左右侧分别为0.61和0.75。检查者间变异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CO-CR差异的变异相拟。因此,测量所得的差异可能是CO-CR关系变化的结果,也可能是检查者变异或是二者共同引起的。

  • 标签: 正畸治疗 正中He 正中关系 差异
  •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实验大鼠再植牙牙根吸收及愈合过程,辅助临床治疗及预防再植牙牙根吸收。方法:30只6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6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脱位后再植,每只大鼠随机选取一侧脱位牙齿即刻再植,对侧同名牙则于体外干燥保存30min后再植回牙槽窝。分别于术后1、3、7、14、21d处死,分离上颌骨,拍摄x线片,应用IPP软件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根周透影面积。标本脱钙后制作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再植牙根尖周透影面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干燥组表现尤其明显;组织学上表现为初期炎症反应较明显,随着炎症发展,牙根表面吸收陷窝逐渐增多、增大,后期即刻组牙髓及牙周膜修复反应明显,干燥组牙槽骨修复反应强烈,牙根、牙周膜逐渐被类骨质样组织替代。结论:再植牙初期以炎症反应为主,后期主要表现为修复反应,即刻延迟再植导致牙周膜细胞活性不同决定了再植牙根吸收的进展。

  • 标签: 牙再植 牙根吸收
  • 简介:1972年出现直丝弓矫治器开始,直丝弓矫治器便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而不同的托槽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对正畸治疗的理解,以及治疗目标各不相同,因此赋予了直丝弓矫正器不同的数据,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矫治体系。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几大主流直丝弓矫治器:Andrews、Roth、MBT、Alexander以及国产Z2直丝弓矫治器设计的理论基础、托槽数据的变化及其正畸疗效,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直丝弓矫治器的发展变化。

  • 标签: 直丝弓矫治器 托槽数据 正畸疗效
  • 简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是人体内的还原酶蛋白质或脂质发生不可逆反应所形成的,在糖尿病(diabeticmellitus,DM)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炎症性骨破坏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但AGEs糖尿病骨破坏之间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AGEs糖尿病炎症性骨破坏的发生发展和对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炎症性骨破坏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 简介:2011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论坛(MedicalEducationReformandDevelopmentForum)于2011年11月11-13日在重庆天来大酒店举行。会议由重庆医科大学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和《医学哲学》杂志社承办,来自卫生部、全国各省市医学院校的400余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主题是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探索医学教育之路,

  • 标签: 医学教育改革 重庆医科大学 论坛 《医学与哲学》 医学院校 杂志社
  • 简介:口腔门诊经常遇到老年人或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而又需要拔牙的老年患者.老年人在患有口腔疾病的同时,还可患有多种的全身疾病[1].他们由于年老体弱多病,往往对接受拔牙术会有诸如恐惧、焦虑、担忧等心理问题,而致其在术前术中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术中的任何刺激(包括麻醉或操作中轻微疼痛)都有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及其它并发病症出现.

  • 标签: 老年人 拔牙 心理诱导 麻醉 牙科
  • 简介:夜磨牙因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日益成为口腔修复学临床研究工作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夜磨牙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发现,心理应激已成为夜磨牙的最重要诱/病因之一。在心理应激诱发/导致夜磨牙的过程中,中枢外周神经系统均参与其中,其机制较为复杂。本文将就心理应激夜磨牙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探讨心理应激引发夜磨牙的可能机制,完善夜磨牙的发病机理,进而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临床应对措施。

  • 标签: 心理应激 夜磨牙 杏仁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 简介:由于前牙不良修复体侵犯牙周生物学宽度引起的牙体-牙周联合病损是口腔修复学牙周病学的共同难题,单纯恢复牙周健康,再次制作精良的修复体已不符合现代口腔医学的治疗理念.从美学角度出发进行修复设计,指导牙周手术,才能更有效、更可控地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口腔修复科医生、牙周科医生、技师的治疗团队提出了挑战文章结合科学文献及作者所在团队的临床经验,对此类病损的治疗原则和操作流程进行总结.

  • 标签: 美学 修复 生物学宽度 牙冠延长术
  • 简介: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1(AnnexinA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中,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口腔鳞癌细胞中AnnexinA1的表达,通过干扰和过表达AnnexinA1基因,检测细胞活性。体内实验中,将CAL27-NC和CAL27-AnnexinA1细胞分别注入BALB/c裸鼠皮下,观察皮下成瘤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细胞中,诱导过表达AnnexinA1明显抑制其生长,抑制HB96细胞中AnnexinA1的表达,则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CAL27-AnnexinA1组的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CAL27-NC组小鼠肿瘤。结论:AnnexinA1的表达口腔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关。

  • 标签: 膜联蛋白A1 口腔鳞癌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全面了解老年修复患者口腔组织特点,为老年人群的修复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基础性资料,进一步指导老年人的修复工作。方法:采用临床检查的方法,内容包括缺失牙情况、余留牙的健康状况、咬合状况等。结果:1.老年患者人均缺牙11.7颗,KennedyⅠ类、Ⅱ类占全部缺失类型的62.7%;2.缺失牙位最多的前三位牙齿分别为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3.咬合牙对数平均为4.66对,咬合接触最多的牙位是尖牙,其次是侧切牙和切牙;4.19.7%的老年患者口腔卫生较差,55.6%的患者存在食物嵌塞,46.3%口腔中的牙齿需要进行治疗,指征失牙数平均为1.5颗。结论:1.老年缺牙患者缺牙数量多,咀嚼功能丧失较多;2.口腔卫生普遍不良;3.余留牙的健康状况较差;4.修复条件差,修复前需进行必要的调牙合。

  • 标签: 老年人 牙齿缺失 修复
  • 简介:目的:构建pEGFP—N1-Snail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转染SCC25肿瘤上皮细胞,检测其表达。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SCC9肿瘤上皮细胞中提取Snail基因片段,pMD18-T载体连接,构建pMD18-T—Snail重组质粒,挑选阳性克隆,PCR鉴定后送测序。重组质粒双酶切后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pEGFP—N1-Snail真核表达质粒,进行测序、酶切鉴定,表明质粒构建成功。分别抽提pEGFP—N1及pEGFP—N1-Snail质粒,用脂质体2000转染SCC25肿瘤上皮细胞,RT.PCR检测Snail在该细胞中表达。结果: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EGFP—N1—Snail真核表达质粒,并在SCC25肿瘤上皮细胞中表达。结论: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Snail作为转录抑制因子诱导上皮间质转化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口腔黏膜鳞癌 pEGFP—N1 SNAIL 基因
  • 简介:牙龈乳头亦称牙间乳头,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龈方的龈外展隙中。种植义齿要获得与天然牙相协调的美观效果,牙龈乳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种植义齿受到局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后,牙龈乳头容易低平,形成牙间的"黑三角"影响美观,在前牙区尤为明显。本文就解决种植义齿中"黑三角"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牙种植 牙龈 乳头 骨重建
  • 简介:目的:评价2种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键槽缓压式(ASC-52)附着体13副,按扣式Revaxsystem附着体10副,分别修复14例牙列缺损患者.其中肯氏Ⅰ类缺损3例,肯氏Ⅱ类缺损6例,肯氏Ⅲ类缺损5例.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进行的、同类别缺损的RPD对照.结果:经6个月-5年观察,85%以上患者认为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易适应、咀嚼有力.对74颗基牙复查结果显示,基牙无叩痛、松动,无根尖周病变及牙槽骨吸收,其中16颗基牙有龈缘充血水肿现象,附着体上少量牙石沉积;对照组56颗基牙中24颗(42.86%)有龈缘充血水肿,其中12颗(21.42%)甚至有颈部继发龋发生.所有修复患者咀嚼效能测定:PAD组6个月后的咀嚼效能可达同龄正常牙列者的82.40%,5年后达正常牙列者的93.30%;RPD组6个月后达53.90%,5年后达71.90%,P<0.05.结论: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冠外附着体 精密附着体 固定-活动联合修复 牙列缺损
  • 简介:伴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及种植义齿所独有的优点,临床上越来越多的牙列缺损缺失患者选择了种植义齿修复,然而种植义齿也存在着不足。种植体由于无牙周韧带的附着,和周围的骨组织直接发生紧密的骨结合。当咀嚼发生时,依靠其颈部周围的牙槽骨为支点,发生微动和位移完成咀嚼过程。在咀嚼过程中受力的种植体颈部周围骨组织更易被重新改建。就此有学者研究了种植体-基台界面的骨吸收情况,并将研究重点集中到影响咬合力传导的各个方面,如颌骨骨质、种植体形态、上部结构设计、咬合力和材料种类等。本文就平台转换(PS)设计在种植义齿临床运用的现状前景综述如下。

  • 标签: 平台转换 种植体 骨吸收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一组颞下颌紊乱病(TMD)病人经过劝告、肌肉锻炼和夹板固定保守治疗前及2年后对TMD病人有关的躯体不适、忧郁和疼痛进行比较。这组TMD病人的头痛和肌肉触诊分值最高,另一组为中、低分值。高分值组23人,他们每周天天头痛或数次头痛;3块以上的肌肉严重触痛。中低分值组28人,较少头痛,每月1-2次或数次;肌肉中度或轻度触痛。病人在治疗前及2年后完成3个问卷(McGill疼痛问卷[rwegian版],躯体不适问卷和SpielbergerStait-TraitAnxietyInventory的实验部分)。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后在对疼痛的描述,全身肌肉的不适,忧郁都有差异,高分值组显示最高分值。总的来说,中低分值组的治疗结果得到改善,则高分值组无效。

  • 标签: 颞下颌紊乱病 危险因素 疗效
  • 简介:Sturge—Weber综合征表现为面部皮肤葡萄酒色斑、青光眼和软脑膜血管瘤。出生时患有面部葡萄酒色斑的儿童有脑组织受累的危险.此类儿童及幼儿多表现为癫痫发作及其他神经受损症状,但神经缺陷的发展有所不同。CT和增强MRI可对颅内病变做出诊断.但对无症状的婴幼儿患者敏感性降低。75%的患者存在癫痫发作,此病的临床过程及功能成像提示.脑灌注损伤及癫痫发作是神经缺陷的原因。

  • 标签: STURGE-WEBER综合征 癫痫发作 软脑膜血管瘤 葡萄酒色斑 婴幼儿患者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患者对口腔美容修复的认知需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自行设计的结构化调查问卷发放给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调查年龄范围内的患者,问卷由专人发放,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5份,将调查结果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进行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对口腔美观的关注度、重视程度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年龄差异对患者口腔美观的重视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44岁年龄段得分最高(P〈0.05),55-64岁年龄段得分最低(P〈0.05);年龄差异对患者口腔美观自身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64岁年龄段患者对于口腔美观的关注度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患者对口腔美观的关注度及重视程度得分高于大专及以下患者(P〈0.5);部分患者希望"就诊时间控制在30min-1h"、"在医师意见产生分歧时听从医师意见"。结论: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社会背景影响患者口腔美容修复的认知和需求。医院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主观及客观需要为其安排临床过程,制定治疗计划。

  • 标签: 口腔修复 认知 需求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