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家庭情况问卷封15778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与子女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SCL——90各项因子分均有文化水平越低分值越高的趋势;父母职业为干部、知识分子的子女各因子分较低;父母为农民、翠人、个体的子女各因子分较高,尤以抑郁、焦虑为明显;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如严厉、过分要求、放纵、溺爱的子女各因子分高于父母持健康成长、顺其自然态度者;父母教育有分歧的子女各因子分高于无分歧者。以上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教育方式等因素封青少年心理健康均有影响。

  • 标签: 心理健康 青少年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教育因素 家庭 父母文化程度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brainhemorrhage,HBH)预后不良,由于血肿的压迫及随之出现的脑水肿对脑的继发性损害,单纯内科治疗总体疗效不佳.为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HBH病程及预后的影响,对我院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117例患者进行了分组比较研究,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手术 病程 预后
  • 简介:随着栓塞技术的提高与新材料应用,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宗病例研究证明了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后致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低于手术夹闭,但是其远期复发率明显高于外科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的复发指完全栓塞术后瘤体或者瘤颈部分再通以及近全栓塞(部分栓塞)患者术后出现残颈或者残腔扩大。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复发的因素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栓塞治疗技术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初次治疗时弹簧圈的致密填塞程度;二是动脉瘤的自身特点,这其中的多个因素也通过影响致密填塞程度而对复发产生影响。另外,一些血流动力学参数也对复发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 复发率 影响因素 外科手术夹闭 血流动力学参数 栓塞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视空间障碍情况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07年4月至6月在广州6家医院门诊或住院部连续就诊并且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的PD患者共107例,用复制立方体评估PD患者的视空间能力,并选用Hoehn.Yahr分级、PD统一评分量表第2部分(UPDRS.II)、UPDRS-Ⅱ、UPDRS-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言语流畅性测验(RVR)、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积木测验(WAIS.BD)、韦氏成人量表数字广度测验(WAIS—D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神经精神科问卷(NPI)、睡眠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ESS)、非运动并发症等量表评估PD患者的运动症状、神经精神症状、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视空间能力与各相关因素的双变量相关性.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视空间障碍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在107例PD患者中有59例(55.14%)出现视空间损害。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视空间能力与发病年龄、性别、Hoehn.Yahr分级、病程、UPDRS—Ⅱ、UPDRS-Ⅲ、FOM、RVR、WISC-BD、WAIS—DS、焦虑状态、痴呆等相关(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oehn.Yahr分级及病程是视空间障碍的危险因素,而RVR及WISC-BD是视空间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PD患者视空间障碍的发生可能与病情分级、病程、语言流畅性、图像识别及构造能力等有关,临床上可以通过改善患者运动症状及训练患者的语言能力、图像识别及构造能力等综合治疗来改善患者的视空间能力。

  • 标签: 帕金森病 视空间障碍 认知功能 运动症状
  • 简介:目的研究影响颅咽管瘤术后治疗效果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40例,次全切14例,大部分切除6例;症状改善(有效)44例,恶化10例,死亡6例。术后病理学结果显示釉质上皮型49例,鳞状乳头型11例。釉质上皮型肿瘤直径为2-4cm所占比例(32.7%,16/49)明显低于鳞状乳头型(81.8%,9/11,P〈0.05),而直径〉4cm所占比例(61.2%,30/49)明显高于鳞状乳头型(9.1%,1/11,P〈0.05),釉质上皮型肿瘤呈实性所占比例(6.8%,4/49)明显低于鳞状乳头型(36.4%,4/11,P〈0.05)。手术有效的患者中肿瘤大部分切除所占比例(2.3%,1/44)明显低于手术无效(恶化+死亡)的患者(31.3%,5/16,P〈0.05)。结论不同病理学类型的颅咽管瘤患者在肿瘤大小及肿瘤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颅咽管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颅咽管瘤 病理学类型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对83例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运用Logistic-regression统计学方法,对病人的年龄、意识、颅内血肿、动脉瘤破裂次数、脑血管痉挛等19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对预后最有价值的变量因素.随访时间0.5~10年.结果颅内血肿、动脉瘤破裂次数对预后的影响最有价值(P<0.05).结论颅内血肿、动脉瘤破裂次数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早期手术对提高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破裂大腑中动脉瘤 手术 预后
  • 简介:肺炎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病情恶化和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被称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本文通过对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为预防和控制该并发症提供一些依据。

  • 标签: 卒中 肺炎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究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因素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50例纳入研究。调查所有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中有32例存在程度不同的睡眠障碍;采取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得到明显好转,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较多,将针对性护理运用在此类患者中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保障术后恢复效果。

  • 标签: 睡眠障碍 乳腺癌 临床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父母的教养方式、职业和文化程度对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父母养育方式及父母学历、职业等因素对中学生语文和数学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参加测试的学生814人,收回有效问卷798份。结果:语文成绩平均分为91±14.15,数学为95.14±22.21。F-I、M-I与数学成绩呈正相关M-I与语文成绩成正相关;F-Ⅲ、M-Ⅳ与语文成绩成负相关,M-Ⅳ与数学成绩成负相关。父母的不同学历、职业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影响。独生子女学生的语文成绩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父母对中学生的感情温暖与理解增加,可能会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而过度干涉与保护、严厉惩罚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造成学生成绩不良。提示父母的文化水平和职业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亦有一定关系。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 数学 成绩 父母 教养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首次发作抑郁症复发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CCMD-Ⅱ-R诊断标准收集了233例经治疗而明显缓解的首次发作抑郁症病人,并进行了1年跟踪随访,采用多因素Logislic回归分析与复发有关的因素。结果(1)首次发作抑郁症1年复发率32.6%;(2)单因素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急性期治疗时间、家庭情感表达、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家庭亲密度、疗效指数(E1)、合并精神病性症状、HAMD抑郁量表总分、生活事件量表总分、EPQ的N分、P分11个变量与复发有关;(3)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有服药依从性、EPQN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合并精神病性症状、HAMD总分、急性期治疗时间入选回归模型。结论首次发作抑郁症复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及早干预。

  • 标签: 首次发作抑郁症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行多导睡眠检测(PSG)患者9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通过Logisitic回归分析OSAS危险因素。结果:患者BMI≥25kg/m^2、伴有高血压史、颌面结构异常及拥有吸烟等不良方式是引发OSAS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分析OSAS患者主要危险因素,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指导作用。

  • 标签: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Logisitic模型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单发脑转移瘤病人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1996—2006手术切除的102例单发脑转移病人临床资料,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多变量分析,对改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小于65岁,没有颅外转移,原发病灶控制,KPS生活状态评分≥70,病理为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所有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是10个月。RPA(Recursivepartitioninganalysisclasses)1级的病人预后好于2级和3级。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未接受者。结论RPA分级在预测手术切除+辅助治疗的单发脑转移瘤的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RPA1级预后良好,中位生存期为12月。

  • 标签: 脑转移瘤 外科切除 RPA分级
  • 简介:如果试验涉及两个试验因素,当各因素在试验中同时实施且所处的地位基本平等,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一级交互作用,且需要加以考察时,所采用的一种试验设计类型就是两因素析因设计。若观察指标只有一个且是定量的,相应的资料类型即为两因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两因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方差分析处理该资料。本期讲座,我们向读者介绍两因素析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方差分析时样本含量与检验效能估计。

  • 标签: 析因设计 定量资料 检验效能 样本含量 方差分析 交互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价值观认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设护士相关资料问卷对手术室14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价值观认知水平中等偏上(3.28±0.56)。信任维度单项均分最高(3.59±0.71),行动主义维度单项均分最低(2.93±0.6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有无子女、居住方式、社会支持主观维度及护士自我认同是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应重点提高手术室护士行动主义维度的认知水平,改进护士评价机制,以及根据个体差异,在有无子女、居住方式、社会支持主观维度以及护士自我认同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与支持,从而有助于其个性化的发展。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职业价值观
  • 简介:近年脑出血的干细胞治疗策略因其良好的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者的兴趣。临床前研究表明移植诸如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均可获得不错的疗效,并揭示了脑出血后干细胞移植治疗起效的可能机制有细胞替代、神经营养与保护、促血管生成、免疫炎症反应调节等。尽管临床研究也表明干细胞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但影响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几大关键因素尚未确定,例如移植的细胞类型、细胞数量、移植时间、最佳给药途径、最佳受众人群以及如何追踪细胞等。本文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就以上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脑出血 干细胞 关键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抽搐发作时间的相关因素,并建立发作时间模型.方法对46例住院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每次MECT治疗时的体重,全程治疗时间、通电量、麻醉量、抽搐发作时间以及操作者编码.结果抽搐发作时间在不同性别、诊断及操作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与年龄、电量及麻醉量呈弱的负相关,与治疗总次数、全程治疗时间呈弱的正相关,与体重无关,且电量和全程治疗时间对抽搐发作时间影响最大.结论电量和全程治疗时间是影响抽搐发作时间两个重要相关因素,治疗中选定合适的电量和全程治疗时间,可获得较满意的抽搐发作时间.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抽搐发作时间 模型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社区健康服务利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5—7月对北京市20个社区的40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较差,最希望得到的健康服务为意外事件救助(98.0%);对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率低,仅24.3%的老年人考虑去社区医院就诊;影响老年人社区就诊的因素包括性别、家庭结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就医经济压力等。结论:社区健康服务在体系支撑、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上仍须加强;社区工作者应促进社区健康服务水平优质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健康服务
  • 简介: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卒中后并发症,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总结近年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分析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合临床常用的药物及非药物疗法,提出包括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为切实有效地改善卒中患者的睡眠情况提供参考。

  • 标签: 卒中 睡眠障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性脑桥梗死的危险因素、病因分型和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连续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选择发病2周内、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有阳性发现的病例,排除同时存在前后循环梗死或同时存在脑桥与其他脑干部位的梗死,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病因分型;将单纯性脑桥梗死作为病例组,前循环脑梗死为对照组,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单纯脑桥梗死的危险因素、病因分型和临床表现特征.结果与单纯桥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有高糖化血红蛋白(OR1.183,95%CI1.007~1.389,P=0.041).病因分型中,与单纯桥脑梗死相关的为穿支动脉疾病(OR2.343,95%CI1.086~5.057,P=0.030).与单纯桥脑梗死相关的症状有头晕/眩晕(OR1.827,,95%CI1.024~3.259,P=0.041)、恶心呕吐(OR2.631,95%CI1.267~5.464,P=0.009)、复视(OR5.103,95%CI1.342-19.404,P=0.017)、耳鸣(OR10.512,95%CI1.119~98.714,P=0.040)、行走不稳(OR2.547,95%CI1.328~4.884,P=0.005).与单纯脑桥梗死相关的体征为眼球震颤(OR9.368,95%CI3.251~26.991,P=0.000)、单侧肢体感觉障碍(OR3.145,95%CI1.051~9.412,P=0.041).结论单纯脑桥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病因分型与前循环梗死不同,危险因素中的高糖化血红蛋白、病因分型中的穿支动脉疾病、临床表现中的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复视、行走不稳、眼球震颤、耳鸣和单肢感觉障碍更为突出.

  • 标签: 脑桥梗死 前循环梗死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病因分型
  • 简介: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上海市3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80例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文版心力衰竭特异性健康素养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为(28.72±9.36)分,批判性健康素养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2.08±0.85)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学历、心功能分级以及社会支持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尤其是批判性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加强社会支持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对年龄较大、农村、学历较低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应重点关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健康素养 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