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125I粒子与单独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WebofScience、CBM、VIP、WanFangData、CNKI等数据库,纳入TACE联合125I治疗HCC的临床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入选标准,纳入5个研究共431例.结果显示,TACE联合125I组在0.5年生存率(OR=11.19,95%CI:4.48~27.95,P<0.01)、1年生存率(OR=4.55,95%CI:2.63~7.88,P<0.01)、总有效率(OR=2.07,95%CI:1.91~3.08,P<0.01)、AFP下降(OR=-57.98,95%CI:-74.01~-30.22,P<0.01)均优于单纯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独TACE治疗相比,TACE联合125I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肝细胞癌能提高局部疗效及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肝细胞癌 TACE 125I粒子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4月-2006年12月,对3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GC(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动脉化疗治疗,总结分析肿瘤控制情况、膀胱保存率和患者的生存率。结果33例患者获随访,2例失访,平均随访24.3个月(3-45个月)。27例无瘤生存,2例带瘤生存,4例死于肿瘤转移,2年生存率为88.8%;19例无复发及转移,5例浅表性复发,3例浸润性复发,6例转移;25例保留膀胱生存,4例行挽救性全膀胱切除,4例死亡,2年膀胱保存率为74.1%。全部患者对动脉化疗耐受良好,无严重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结论保留膀胱手术联合GC方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近期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 标签: 膀胱 移行细胞癌 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手术 动脉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联合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拟行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行内镜联合单孔腹腔镜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对照组则采用多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术后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而且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内镜联合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切除胃肠道肿瘤有效安全。

  • 标签: 内镜 单孔腹腔镜技术 胃肠道肿瘤
  • 简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是我国学者自主研发的一种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试验表明恩度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2005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恩度与N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年的研究表明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对不同病理类型和病程阶段的肺癌患者均有一定疗效。本文对恩度与不同化疗方案联合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二线治疗、辅助/新辅助治疗、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碘油经肝动脉灌注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组比较奥曲肽联合化疗栓塞(实验组20例)与单纯化疗栓塞(对照组20例)对症状改善、肿瘤退缩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近期癌灶疗效和症状体征疗效上有统计学意义。奥曲肽对患者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及胃肠道系统无明显影响。结论:与常规TACE术相比,以奥曲肽作为灌注药物,对肝癌病人进行TA—CE术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奥曲肽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细胞性肝癌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胃癌术后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胃癌术后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58例分为单用蔗糖铁(单用组)患者28例和EPO联合蔗糖铁(联合组)患者30例。EPO采用10000IU,每周3次皮下注射,蔗糖铁采用静脉滴注400mg,每2周1次,共4周,记录用药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变化。同时记录用药过程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G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组总有效率71.43%,显效率28.57%,联合组总有效率83.33%,显效率50.00%,联合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3)。结论EPO联合蔗糖铁治疗胃癌术后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安全性可控。

  • 标签: 胃肿瘤 贫血 缺铁性 疗效比较研究 重组人促红素 蔗糖铁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牵引复位联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低位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22例低位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第一步在局部麻醉下行颅骨牵引术,第二步在牵引复位情况下,行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结果该组病例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X线片显示骨折脱位均复位,颈椎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恢复,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按Frantgkel分级,显效f降低2级)6例,有效(降低1级)13例,无效3例。结论在颈椎牵引复位的基础上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低位颈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低位颈椎 骨折脱位 牵引 复位 前路减压
  • 简介:目的探讨阿霉素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增殖及TRAIL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阿霉素、TRAIL及低浓度阿霉素联合TRAIL处理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阿霉素作用前后HepG2和SMMC-7721细胞TRAIL受体DR4、DR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3种浓度阿霉素(0.86、8.6、86μmol/L)作用24h后,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84±0.44)%和(8.67±1.22)%、(24.12±1.11)%和(25.39±2.26)%、(64.55±4.05)%和(66.2±3.74)%,呈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浓度TRAIL(10、100、500、1000ng/ml)作用24h后,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83±0.25)%和(5.66±0.56)%、(9.60±1.38)%和(8.96±1.13)%、(11.87±1.43)%和(12.11±1.84)%、(15.12±3.84)%和(16.16±1.41)%,其他3种浓度分别与10ng/mlTRAI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浓度阿霉素联合TRAIL作用于HepG2和SMMC-7721细胞,低浓度阿霉素能够增加HepG2和SMMC-7721细胞对TRAIL治疗的敏感性,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和TRAIL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呈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无论在mRNA还是蛋白水平,阿霉素处理后HepG2细胞死亡受体DR4、DR5的表达水平较未处理组显著增加;在SMMC-7721细胞,阿霉素处理后,DR5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DR4的表达水平与阿霉素未处理组相似。结论低浓度阿霉素能够增加肝癌细胞对TRAIL治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阿霉素增加死亡受体特别是DR5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TRAIL在肝癌治疗方面存在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霉素 TRAIL 肝细胞癌 增殖 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MGMT和hMLT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癌组织分级、ER和PR受体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MGMT和hMLT1蛋白表达。结果40例乳腺癌组织中MGMT表达阴性9例(22.5%),hMLT1表达阴性12例(30%)。对照组良性乳腺疾病组织均表达MGMT和hMLT1。癌组织同时不表达MGMT和hMLT1的乳腺癌病人有7例(17.5%),其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同时表达MGMT和hMLT126例乳腺癌病人(69.0%)(P<0.05)。MGMT和hMLT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癌组织分级和激素受体状态等临床指标均无关(P均>0.05)。结论MGMT和hML腺疾病组织均有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有22.5%和30.0%不表达。二种DNA修复基因表达阴性的乳腺癌病人预后较差,提示联合检测MGMT和hMLT1两种DNA修复基因可作为判断乳癌预后的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MGMT hMLT1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94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康莱特注射液100ml,静滴,第1-7天,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FOLFIRI方案化疗,2次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观察临床有效率,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4.1%和16.0%(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分别为56.8%和12.0%(P〈0.05);治疗组的骨髓抑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重度延迟性腹泻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能提高化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起到减毒增效作用。

  • 标签: 康莱特注射液 FOLFIRI方案 晚期胃肠道肿瘤 化疗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cytologictest,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9月对3100例门诊患者行TCT筛查,对其中细胞学阳性的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行病理诊断,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00例中TCT阳性患者250例,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5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8例,病理符合率分别为73.9%、53.7%、51.5%.阴道镜下活检共检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以上病例117例,病理阳性率占46.8%.CIN及原位癌主要分布在18~49岁,其中CIN发生在18~39岁的占58.8%.结论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可作为宫颈癌的筛查诊断方法,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同时应重视18~39岁年龄组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及时治疗CIN以阻止病变升级,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病理诊断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 简介:目的:揭示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YH-16)与顺铂(CDDP)联合使用的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首先以细胞增殖抑制、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凋亡分析,考察YH-16联合CDD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肝癌细胞系QGY-7701和SMMC-7721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其次,在HUVECs体外培养体系上,评价两药联合使用对细胞迁徙/侵袭和管道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YH-16与CDDP联合使用能协同地抑制HUVECs增殖和克隆形成,并增强了诱导细胞凋亡,上述作用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两药联合使用对HUVECs的迁徙/侵袭和管道形成也有协同的抑制作用。结论:在血管形成的多个环节上,YH-16与CDDP联合使用提高了抗血管形成的效能,联合用药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抗血管形成作用
  • 简介: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TNBC患者37例,采用顺铂(DDP)25mg/m2静脉滴注,d1~d3;吉西他滨(GEM)1000mg/m2静脉滴注,d1、d8;21d为1个周期,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12例、疾病进展(PD)8例,治疗有效率(RR)为45.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5.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5.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GP方案治疗晚期TNBC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可作为解救方案。

  • 标签: 乳腺肿瘤 三阴乳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常规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泽菲)加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实施常规放疗,计划照射剂量(60—75)Gy,(2~2.5)Gy/次,1次/d,5d/wk。同步行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方案为放疗d1起开始化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g/m2,d1,d8,顺铂25mg/m2,d1~3,每21d重复。放疗后再采用该方案化疗共4-6个周期。结果近期疗效CR9例,PR41例,SD7例,PD5例。有效率80.6%。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结论常规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同步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华蟾素(cinobufagin)协同顺铂(cisplatin)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杀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株MG-6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T比色法测定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计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情况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骨肉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检测细胞凋亡率;相差显微镜观察骨肉瘤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学上的改变。结果华蟾素和顺铂均对骨肉瘤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华蟾素组、顺铂组及华蟾素+顺铂组在药物浓度不同时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各不相同,在药物浓度低于80μg/ml时,各实验组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药物浓度达到80μg/ml时,华蟾素组和顺铂组药物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再增加,但华蟾素+顺铂组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在药物浓度达到160μg/ml时,抑制作用仍强于其浓度为80μg/ml时。各实验组在药物浓度相同时华蟾素+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独应用华蟾素或者顺铂。结论华蟾素+顺铂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联合杀伤作用明显强于单独应用顺铂或者华蟾素;在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方面,华蟾素协同顺铂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效果显著,并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 标签: 骨肉瘤 顺铂 细胞凋亡 骨肿瘤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列第3位.很多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单纯的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作者于1995年12月至1998年10月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采用TACE加"金米冲剂”冲服与单纯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并比较其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疗法 “金米颗粒冲剂” 细胞免疫功能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关节外科80例行TKA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B组(地佐辛)、C组(地塞米松)、D组(生理盐水),每组各20例,A组术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及地塞米松10mg,B组术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C组术前30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D组为对照组。术毕患者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IA)。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膝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睡眠满意度、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后6h,A、B、C组分别为:(5.01±1.20)分、(5.52±1.15)分、(6.23±1.26)分,低于D组的(6.71±1.68)分(P=0.031、P=0.040、P=0.021);VAS术后12h,A、B、C组分别为:(4.43±1.04)分、(4.87±1.42)分、(5.03±1.28)分,低于D组的(6.01±1.80)分(P=0.002、P=0.007、P=0.002);VAS术后1天,A、B、C组分别为:(2.89±0.92)分、(3.01±1.32)分、(3.76±1.45)分,低于D组的(4.71±1.81)分(P=0.035、P=0.019、P=0.024);VAS术后3天,A、B、C组分别为:(1.58±0.53)分、(1.87±0.64)分、(2.45±0.82)分,低于D组的(3.38±1.02)分(P=0.015、P=0.040、P=0.046);VAS术后5天,A、B、C组分别为:(1.07±0.32)分、(1.62±0.43)分、(2.01±0.51)分,低于D组的(3.11±0.82)分(P=0.007、P=0.008、P=0.009)。VAS术后1天,B和C组分别为(3.01±1.32)分、(3.76±1.45)分,高于A组的(2.89±0.92)分(P=0.005、P=0.004)。膝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术后2天,A、B组分别为:(30.27±5.81)°、(29.02±4.79)°,优于D组的(16.27±2.43)°(P=0.003,P=0.006)。ROM术后2周,A、B组别为:(98.21±9.05)°、(94.57±8.64)°,优于D组的(85.36±8.01�

  • 标签: 地塞米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疼痛 镇痛 地佐辛
  • 简介:目的: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对放疗和常规化疗不敏感,格列卫是唯一能够对间质瘤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寻求能和格列卫起到协同抑制作用的药物对治疗间质瘤意义重大。方法:本实验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格列卫对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GIST-T1进行体外抑制实验,使用MTT和凋亡检测药物的作用效果,并使用Westernblot检测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辛伐他汀联合格列卫对GIST-T1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单药更为明显,该作用是通过caspase-3介导的凋亡途径完成的。使用JNK抑制剂SP600125可以逆转辛伐他汀造成的凋亡,进而减少辛伐他汀造成的细胞杀伤。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通过磷酸化JNK-MAPK信号通路诱导凋亡的途径,促进格列卫对间质瘤细胞系GIST-T1的杀伤作用,可能会对临床格列卫的治疗提供增效作用。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格列卫 辛伐他汀
  • 简介:目的:比较羟基喜树碱联合草酸铂(OH方案)和羟基喜树碱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HLF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结直肠癌病例59例,37例采用OH方案化疗,22例采用HLF方案化疗,观察化疗毒副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随访观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统计1年生存率。结果:OH和HLF方案化疗完全缓解率均为0,部分缓解率分别为32.4%(12/37)和22.7%(5/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5.7个月和7.3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11.1个月和10.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30.98%和15.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Ⅳ度毒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其中粒细胞减少、恶心和呕吐、腹泻、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方面,OH组均高于HLF组(P〈0.05)。结论:OH和HLF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疗效相似,前者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较常见,而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两者相似。

  • 标签: 草酸铂 羟基喜树碱 氟尿嘧啶 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