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及化疗副反应。方法1997年1月~2005年8月,采用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8例,其中初治患者20例,耐药患者15例,复发患者3例。结果该方案治疗38例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36例完全缓解,总完全缓解率为89.47%。其中初治侵蚀性葡萄胎的治愈率为100%,耐药绒癌的完全缓解率为92.31%,复发性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完全缓解率为100%。化疗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采用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可,对其他药物耐药或复发病例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化疗副反应轻,患者易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绒毛膜癌 侵蚀性葡萄胎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BVblueTM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患者同时采用Amsel标准和BVblueTM法测定BV。结果30例被Amsel标准确诊为BV的患者中,BVblueTM阳性28例,阴性2例;20例用Amsel标准除外BV的患者中,BVblueTM阴性18例,阳性2例,BVblueTM测定法灵敏度为93.3%(28/30),特异度为90.0%(18/20),假阳性率为10%(2/20),假阴性率为6.7%(2/30),准确度为92%(46/50),P<0.001。同时统计50例患者分别采用观察白带性状、测定阴道pH值、胺实验及检查线索细胞单独诊断BV时,其准确度分别为82%、74%、84%及96%。结论BVblueTM作为一种简单、快速诊断BV的方法具有高度敏感及特异性,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BVblueTM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指征、局限、技巧和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8月167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患者共剔除肌瘤293个,每例患者剔除肌瘤数目1~9个不等;其中单发肌瘤102例,多发肌瘤65例;肌壁间肌瘤92例,浆膜下肌瘤50例,25例子宫肌壁间与浆膜下肌瘤同时存在;平均肌瘤三径分别为:(6.30±1.49)cm、(5.62±1.41)cm、(5.49±1.30)cm.最大肌瘤体积为11.3cm×10.0cm×8.7cm.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操作157例,10例小切口辅助或中转开腹手术,包括1例肠管损伤,2例腺肌瘤无明确肌瘤包膜,开腹行腺肌瘤挖除及子宫体重建术.平均手术时间114.8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7.28ml.肌瘤直径大于等于6cm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延长和增加(P<0.05);肌壁间肌瘤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浆膜下肌瘤(P=0.001);手术并发症1.19%.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是一种微创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合适的指征选择和镜下缝合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剔除 浆膜下肌瘤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 简介:围产期母血检测到相关病毒的IgM抗体,提示孕期该病毒原发或复发性感染,因母胎间病毒可垂直传播,胎儿有先天感染的可能。近年我们对孕期弓形虫(toxoplasma,TOXO)、风疹病毒(rubelltvirus,RV)、巨细胞病毒(clnomaglovirus,CM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simplexvirus,HSV-H)四种特异性抗体阳性的21例孕妇,进一步行胎儿脐静脉穿刺宫内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宫内诊断 TORCH感染 围产期 临床分析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特异性抗体阳性
  • 简介:目的研究各类型输卵管妊娠行显微技术保留功能性手术方法.方法对3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以显微技术行输卵管切开、开窗、伞端整形进行手术.结果显微技术保留输卵管功能性手术,术后输卵管通畅率100%,宫内妊娠率83.33%.无1例再发生输卵管妊娠.结论对输卵管妊娠的未产妇,生育功能低及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保留功能性输卵管修复整形术,以采用显微技术为最好.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保留 显微技术 手术分析 功能性 整形术
  • 简介:目的体内组织重建和生理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特异性抑制剂(TIMPs)保持着动态平衡,不同的TIMP对不同的MMP具有不同的亲和性,本课题旨在研究MMP2、MMP9、TIMP1和TIMP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收集1996年5月~2001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132例病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MMP2、MMP9、TIMP1和TIMP2均表达于细胞胞浆内,均随着上皮性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增强;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且MMP9/TIMP1、MMP2/TIMP2比例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明显增高;相关性分析表明MMP2和TIMP2、MMP9和TIMP1间存在相关性(P<0.0001).结论MMP2、MMP9、TIMP1和TIMP2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演化、侵袭过程关系密切.

  • 标签: 卵巢上皮性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免疫组化
  • 简介: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个新方法,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简便的治疗手段.我院采用宫腔镜直视下切除息肉术(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47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分析
  • 简介:随着学术规范制度和期刊标准化的实施,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和准确性越来越受到编辑出版及图书情报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就一些文章的作者在论文写作中著录参考文献时存在的典型错误及不规范现象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参考文献在医学科技论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指出准确著录文后参考文献对保证论文学术质量、继承文献科学价值及提供真实科研信息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提高医学科技论文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和规范化水平,是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期刊编辑应共同重视的问题。

  • 标签: 期刊标准化 医学论文 参考文献 著录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治疗异位妊娠成功后的宫内再孕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2年1月之间收治的98例有生育要求的、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为米非司酮(RU486)治疗成功,40例为甲氨蝶呤(MTX)全身治疗成功,并经门诊及电话随诊.结果RU486治疗者宫内再孕率51.7%,MTX治疗者宫内再孕率52.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U486保守治疗的宫内再孕率和MTX保守治疗的宫内再孕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且前者无明显副作用,血β-hCG下降明显,患者更易接受.

  • 标签: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妊娠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特征及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2002年8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171例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61例复发病例进行比较.结果171例上皮性卵巢癌中,61例复发,总复发率35.7%.有乳腺癌及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症的患者复发率为45.5%,有妇科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复发率为100%;Ⅰ、Ⅱ期复发率15.2%,Ⅲ、Ⅳ期复发率48.5%(P<0.05);低分化者复发率47.2%,中高分化者复发率21.1%(P<0.05);行肿瘤细胞减灭术者,在残留灶>2cm者22例中,22例全部复发,复发率54.5%,残留灶≤2cm或肉眼无残留者复发率32.9%(P<0.05);合并盆腔淋巴结剔除术者复发率为36.6%,未行淋巴结剔除术者复发率为39.7%(P>0.05);完成化疗计划者复发率29.6%,未完成化疗计划者复发率49.1%(P<0.05).肿瘤复发与年龄、孕产次、避孕方式、病理类型、腹水情况、原发灶的部位等均无关.61例复发患者中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化疗等综合治疗者占39.3%,复发后平均存活时间较未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者明显延长(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的复发多在治疗后3年之内,最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为盆腹腔和肺,复发与合并有乳腺癌及妇科其他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家族史、临床期别、组织分化、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灶的大小及术后规范化疗有关.复发患者应进行以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标签: 复发 上皮性卵巢癌 相关因素 治疗 临床特征
  • 简介:近年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recurrentvulvovaginalcandidiasis,RVVC)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为探讨RVVC发病的相关因素,我院妇科门诊对2001年3月~2003年2月确诊为RVVC的622例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常规妇科检查及常见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等了解RVVC发病相关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例分析 复发性念珠菌 外阴阴道炎
  • 简介: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最常见的病理表现,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近些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和病原体检测技术的进步,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宫颈糜烂患者中CT与UU的感染状况,我院于2003年10月-2004年12月对来我院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了局部CT与UU采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检测结果分析 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宫颈糜烂 局部 慢性子宫颈炎
  • 简介: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术后并发症也日趋增加,我们不仅要考虑近期并发症,尚应想到其远期影响,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incisionendometriosis,AIEM)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1~5年,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由于妊娠各期的蜕膜均有种植能力,可发生于会阴和腹部的手术切口,它虽不危及生命,但周期性腹部包块增大和经期疼痛,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个别严重的还需切除病灶.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发 远期影响 近期并发症 远期并发症
  • 简介:目的纯化卵巢癌单克隆抗体183B2相应抗原,并鉴定该抗原的理化特性.方法将STREAMLINErProteinA纯化的单抗183B2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4B相偶联,制备亲和层析柱,再将用饱和硫酸铵粗提的病人腹水上柱纯化得到183B2相应抗原.提纯抗原经高碘酸钠、胰蛋白酶、链酶蛋白酶、神经氨酸酶、去糖脂混合液及加热处理后进行间接ELISA检测.结果经亲和层析纯化得到活性好的183B2相应抗原.经高碘酸钠、神经氨酸酶、去糖脂混合液处理后抗原活性不变,而胰蛋白酶、链酶蛋白酶、及加热处理后抗原活性消失.结论单抗183B2相应的抗原决定簇位于肽链上,它可能是一种新的卵巢癌肿瘤相关抗原.

  • 标签: 卵巢癌 单克隆抗体 抗原 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