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赛来昔布联合疗对人胰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应用疗、赛来昔布(100μmol/L)及两者联合处理胰腺癌SW199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建立裸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疗、赛来昔布及两者联合应用,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病理改变,RT—PCR检测bcl-2及baxmRNA的表达。结果疗、赛来昔布及联合组SW1990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6.63±5.78)%、(44.55±4.76)%和(21.83±2.33)%;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11.78%、17.33%和33.32%;抑瘤率分别为81.3%、93.0%、99.7%,各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以联合组的治疗效果最明显。各组瘤组织baxmRNA表达上调,以联合组上调最明显,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bcl-2表达无变化。结论赛来昔布、疗在体内外实验中均对胰腺癌治疗有效,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 标签: 胰腺肿瘤 环氧化酶2抑制剂 高温 诱发 bel-2相关x蛋白质
  • 简介:<正>1997年对北京抽样调查≥55岁居民5743人,获得老年性痴呆(AD)123例(男47女76),帕金森病(PD)60例(男27女33)。以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中疾病失权重的7级分类标准为根据,用德尔菲法以及北京AD和PD流行病学资料,评定两种疾病的平均疾病失权重。结果:AD疾病失权重,获得

  • 标签: 帕金森病 失能 老年性痴呆 全球疾病负担 治疗者 分类标准
  • 简介:<正>收治出血2664例,死亡192例,病死率7%。直接死因:低血压休克期有难治性休克、高血容量心衰肺水肿、尿毒症、腔道出血,肾衰尿毒症期有颅高压、DIC、ARDS、血透后出血、严重继发感染、败血症、心跳骤停、输液反应等。经验教训:①误诊误治是增加出血的病死率因素之一,早期误诊率达23.1%,误诊病种有上感、败血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肾炎、

  • 标签: 低血压休克期 直接死因 尿毒症期 心衰肺水肿 输液反应 性休
  • 简介:目的比较痰清联合抗生素与仅用抗生素防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和近期预后。方法治疗组65例每13用痰清注射液20ml加5%GS500ml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头孢二代或三代抗生素(过敏者用奎诺酮类),对照组62例仅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抗生素。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率20%,对照组肺部感染率38.7%;治疗组死亡率12.3%,对照组死亡率27.4%。两组均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痰清联合抗生素较仅用抗生素防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痰清注射液是安全有效、副作用很小的抗菌消炎中药新制剂。

  • 标签: 痰热清 脑出血 微创术后 肺部感染 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汉族人群β1肾上腺素受体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SLFP)技术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Ser49Gly多态性。结果高血压组Set49等位基因频率为86.6%,Gly49等位基因频率为13.4%,对照组分别为89.7%和10.3%,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Ser/Ser基因型占64.3%,Ser/Gly基因型占26.7%,Gly/Gly基因型占0%,对照组分别为80.1%、19.2%和0.6%,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β1-ARSer49Gly多态性可能与本研究群体的高血压病无关。

  • 标签: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 原发性高血压 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BAEP检查,记录潜伏期(PL)、波峰间潜伏期(IPL)的数值,与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BAEP异常者64例,异常率为53.3%,其中内耳型异常27例占42.2%,脑干型异常37例占57.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耳型异常者应考虑是前庭周围性眩晕,脑干型异常者应考虑是前庭中枢性眩晕,BAEP对鉴别前庭系统性眩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前庭系统 眩晕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伴或不伴脑梗死患者听觉认知电位P300的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听觉Cond序列刺激的诱发电位方法对8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35例合并有多发性脑梗死)与30例健康老人进行测试.结果(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健康老人比较,前者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波幅显著降低.(2)糖尿病伴脑梗死组与不伴脑梗死组比较,前者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波幅显著降低.(3)糖尿病组伴血管性痴呆亚组(VD)与多发性脑梗死亚组(MI)比较,前者P300波潜伏期更显著延长(P<0.001),VD组P300潜伏期与简易智能化量表(MMSE)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5).(4)糖尿病伴抑郁组与不伴抑郁组比较,前者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波幅显著降低.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比正常健康组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幅明显降低,老年糖尿病组中合并脑梗死时P300波改变更为显著.因此P300测试更利于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的观察.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脑梗死 听觉认知电位 波幅测试 血管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