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2种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患者的影响,为选择最佳手术体位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45°侧卧位30例,俯卧位30例。术前2组患者未合并其它疾病,年龄、性别、结石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不同体位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变化和舒适度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45°侧卧位患者比俯卧位患者血压变化幅度小,舒适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无显著变化。结论应用45°侧卧位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比传统的俯卧位更有利于麻醉监护,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因改变体位引发的并发症,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度增加。

  • 标签: 手术体位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自制体位垫在交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术后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 40例以交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术患者,术后应用体位垫进行体位摆放。结果 应用自制体位垫使压疮的发生率降低了 97.5%。结论 在交腿皮瓣术后应用自制体位垫,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发生。

  • 标签: 自制体位垫 交腿皮瓣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肺脓肿治疗中实施改良体位引流及有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肺脓肿患者,通过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体位引流治疗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护理后的痰量、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护理后,观察组的痰量、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两组差异(P小<0.05)。结论:在肺脓肿治疗中实施改良体位引流及有效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有关方面的指标,提高生活治疗,临床应用疗效良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式体位引流 肺脓肿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痉挛体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的术后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纳入的脑卒中患者,随机法对患者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抗痉挛体位摆放干预。对比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对比患者护理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卒中 抗痉挛体位摆放 术后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前后实施护理干预对体位综合征实际发生情况所起到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选取符合该病症的患者130例进行对比试验,采取摇号方式后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各项症状的实际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证明,观察组患者在采取综合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的降低与综合护理干预息息相关,其能够起到有效地减少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体位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初产妇纳入研究,共计抽取70例在2020.5-2021.4区间院内分娩者,采取分组方式为随机式,每小组分配35例产妇,干预组应用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普通组采取常规分娩护理,分析对比:产妇产程时间、产妇护理依从性。结果:干预组与普通组产妇护理依从性对比结果显示,干预组产妇护理依从性更高(P<0.05),干预组与普通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干预组产妇产程时间均较短(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可缩短产妇产程时间。

  • 标签: 自由体位助产 分娩球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置管体位在PICC导管尖端中对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妇瘤外科肿瘤患者100例,依据不同置管体位干预方式随机分为进行抱头法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常规传统外展平卧位置管患者为对照组,各50例。比较分析两组间的置管导管异位率、生理应激反应、留置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实施PICC置管后,导管的异位率0例(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20.00%),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导管堵塞、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感染等发生率1例(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18.00%),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稍高于对照组,但是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瘤外科肿瘤患者,经在临床上给予患者抱头法干预的方式,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明显提升导管复位成功率,改善患者生理应激反应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ICC导管 尖端位置 置管体位
  • 简介:一、病史摘要患者,男,83岁,主诉:晕厥原因待查。现病史:患者自诉:近1年来间断出现头晕、双眼黑蒙,伴乏力及视物不清,有时不能迈步,甚至晕厥1次。上述症状持续约20 min,卧床休息10 min 左右即可自行缓解。患者今日再次突发晕厥一次,意识丧失,左侧身体着地,一分钟后家属发现后扶起拍醒。伴头昏、乏力、左髋部疼痛,左面颊部淤紫肿胀,不伴明显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发绀、呼吸困难、心悸、抽搐、呼吸深快、手足发麻、面颊痛等。无明显头痛、言语不利、口角歪斜、步态不稳等。在家休息后症状缓解。既往有帕金森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轻度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起搏器植入术等病史,以“晕厥原因待查”于2023年3月入院治疗。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及腹部无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正常。入院次日BP 130/71mmHg(卧位)、68/45mmHg(立位),结合患者病史、相关检查,体位性低血压诊断明确,立位血压较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及研究自由体位+分娩球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份至2020年12月份到我院妇产科接受产检并选择在我院进行生产的20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根据这些产妇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了两组,甲组与乙组,每组产妇的数量为100例,甲组的产妇提供常规的助产护理,乙组的产妇提供自由体位和分娩球指导分娩的助产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在进行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其分娩结果以及整个分娩时间。结果:在两组初产妇进行了不同的助产护理方式后,乙组产妇的在生产时间时短于甲组,同时该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甲组,P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球 初产妇 助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位护理在全麻肩关节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 2019年4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体位干预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病人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体位敢于护理。比较两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病人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病人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体位干预操作简单而且十分有效,能够降低术后尿潴留产生的影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体位干预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病人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根据调查脑卒中患者与别的患者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患者不能进行正常沟通,聊天,活动等等,由此也提高了护理的难度。因此医疗技术的进步,也有着许多新的发现,其中抗痉挛体位在患者早期康复就有着很明显的效果,患者能够自行的照顾自己,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也降低了残疾率。

  • 标签: 脑卒中 抗痉挛体位 偏瘫 应用效果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助产护理结合体位助产对产妇分娩自控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足月初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助产护理结合体位助产,对比两组疼痛、焦虑以及分娩自控能力。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评分(VAS)以及焦虑评分(S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产妇的分娩自控能力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助产护理 体位助产 分娩自控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体位护理对肥胖患者术后在PACU的呼吸影响。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8年10月~2021年09月,入选此次研究90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肥胖患者,结合此间肥胖患者应用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依次实施常规护理及体位护理,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血氧饱和度。结果:分析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更高,护理满意度(97.78%)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肥胖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体位护理方法,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有助于提高血氧饱和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体位护理 肥胖 PACU 呼吸影响 应用价值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期间,身体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体位性低血压属于常见并发症,为了更好的保证患者安全,临床上还需要更加重视糖尿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护理,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更好的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减少患者的损伤。因此,本文首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概述,然后探究糖尿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体位性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探讨体位护理对于全麻肩关节镜患者术后的优势。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5月-2022年6月期间,共有肩关节镜手术患者74例,分组方式:抽签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全麻肩关节镜的手术方式治疗肩关节病变,实验组以基础护理和体位护理分析,对照组开展基础护理,指标评估包括患者手术后出现的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数据汇总可知,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六小时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处于平等状态,而后经过12、24小时的观察,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发生以及并发症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义(P<0.05)。结论:入院患者在经过全麻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后,临床对患者进行体位管理,有助于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防,降低术后患者的肢体疼痛感,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积极意义明显。

  • 标签: 体位护理 全麻肩关节镜 术后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体位在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分腿位,观察组采用改进后仰卧分腿位,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不适感发生率、腿部松动滑脱发生率、恢复体位时低血压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不适感发生率、腿部松动滑脱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体位时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仰卧分腿位显著在腔镜甲状腺手术病人中应用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体位 腔镜甲状腺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恢复体位护理在胸痹心痛患者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转运的6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观察组采用恢复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两组中心率、呼吸及SpO2评分与疗效。结果:转运中的观察组呼吸及心率较对照组低 (P0.05),观察组疗效有效率显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痹心痛患者院前急救转运中采用恢复姿势,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转运风险,提高转运成功率;减少残疾,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恢复体位 护理 胸痹心痛 院前急救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初期的体位护理探究。方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并且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51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手术结束后,收集和整理临床指标,随访调查了解患者是否出现各类与体位护理不当造成的并发症。结果:在临床效果方面,主要考察了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17.82±34.56min、7.21±6.65ml、2.12±0.73d。同时,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满意度为100%。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的手术治疗中,体位护理工作的科学实施,能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术后的病理诊断等均可以有效开展,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可以最大化避免一些与体位相关的并发症出现,保证患者对手术的高度满意。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甲状腺手术 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体位管理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管理方法,实验组采取阶段性体位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 48h内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Ⅱ~Ⅳ度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0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阶段性体位管理可降低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甲状腺癌手术 阶段性体位管理 术后体位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