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在防范小儿输液室纠纷投诉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输液室2017年4月-2017年9月54109例输液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3月58724例输液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投诉发生率、药物渗出发生率以及患儿家长

  • 标签: 量化评估策略 小儿输液室 护理投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有效预防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中的80例恶性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进行研究,记录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总结预防策略。结果80例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其中穿刺点感染发生率为2.50%,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为5.00%,导管堵塞发生率为1.25%,静脉炎发生率为1.25%,导管滑出发生率为2.50%。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因素有多种,临床应该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相应处理,以保证置管有效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使用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应急对策。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第三代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不良反应要多于使用第二代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临床中应严格遵守禁忌证合理用药,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可及时抢救并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有乳腺癌且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后出现患肢水肿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内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且在术后患肢明显水肿,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实验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之后的患肢水肿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水肿情况明显得到好转,且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传统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患肢水肿的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其综合护理的整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综合护理 患肢水肿 淋巴结 腋窝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在防范小儿输液室纠纷投诉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小儿输液室2017年4月-2017年9月54109例输液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3月58724例输液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投诉发生率、药物渗出发生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纠纷投诉1例,较干预前下降75%,干预后观察组药物渗出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较前提高(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能够防范小儿输液室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降低药物渗出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量化评估策略 小儿输液室 护理投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对乙型肝炎病人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 护理 的 乙型肝炎患者 共 260 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进行 护理 ,研究组采取 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进行 护理 。 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 研究组的 心理焦虑情况 显著 优 于对照组 ( P < 0.05 ), 研究组的 生活质量评分 显著 高 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 乙型肝炎患者 实施 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极大的 缓解了焦虑的心里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临床 护理 的效果上获得了提升,在临床护理的使用上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03-2014年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食物中毒类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03-2014年横岗预防保健所接报处理的所有食物中毒事件材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4年横岗街道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34起,中毒人数367人,无死亡病例;微生物性因素占比例最重(76.47%),其中最主要的是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占全部食物中毒事件一半以上(52.94%);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的为工厂企业食堂(70.59%)。结论横岗街道食物中毒事件均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针对高发地点、高发人群、高发季节和主要致病因素等特点,加强宣传监管力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 标签: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