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预防孕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44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清铁蛋白监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与贫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是2.8%,对照组贫血发生率是20.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血常规与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对预防孕期贫血均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贫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早期 血清铁蛋白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肾损害中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晨尿以及空腹静脉血,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标阳性率和联合检查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损害检验中采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有重要帮助,为诊断肾功能更损害的重要敏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索CR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确诊AP患者83例,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6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0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CRP水平,建立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同时比较以120mg/L和150mg/L为阀值时CRP对SAP的诊断效率。结果两组患者CRP水平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第72小时为峰值,24h、48h、72h、96h四个时间点SAP组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P<0.05),第72小时CRP水平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87。预测灵敏度48h和72h水平相当为70%,特异度第72h最高,为76.2%。CRP水平为150mg/L预测S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120mg/L高,分别为80%和76.2%。结论CRP水平的波动能反映AP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转归情况,尤其当患者入院后CRP>150mg/L,要注意坏死性胰腺炎可能。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 简介: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HybriMax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00例HPV感染的不同类型子宫颈病变组织中β-catenin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并以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β-catenin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组中的异常表达率较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L)组及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均〈0.05);同时,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H)组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亦较CIN-L组及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均〈0.05);而CIN-L组与正常组间比较,CSCC组与CIN-H组间比较,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子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呈递增趋势,在CIN和CSCC组织的细胞质及细胞核中β-catenin异常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结伦:β-catenin及CyclinD1蛋白表达异常与HPV感染的子宫颈病变密切相关。

  • 标签: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Β-连环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问题治疗四肢骨折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3月2016年12月,对80例四肢长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了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1~72岁,平均36岁。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7~21d出院。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分别按Neer、和评分评价术后相应肢体功能,优55例,良21例,中4例,总体满意率95%。结论应用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 标签: 微创 钢板 内固定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创的方法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5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有患者65例,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方法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对照组有患者55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创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1周检查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6.92%,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72.72%,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患者明显优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都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有效的创方法,其中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安全性更好。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微创 临床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创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指标VAS、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临床效果良好,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早期使用对婴儿湿疹的预防作用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接诊的82例婴儿湿疹患儿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1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婴儿配方奶粉,而研究组则给予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1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17.0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可以预防婴儿湿疹,同时也可降低其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婴儿湿疹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噬蛋白LC3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C3在声带息肉及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LC3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3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参与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鳞状细胞癌 自噬 LC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糖尿病患者检测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我院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60名体检健康的体检者为对比组,记录两组就诊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值分别为(7.62±2.91)%和(7.89±2.13)mmol/L,高于对比组的(4.93±0.46)%和(4.82±0.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r=0.64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具有可推广性。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黄疸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其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包含40例患儿。实施蓝光照射治疗的为对照组,而实验组则使用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后DBIL、IBIL、TBIL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施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以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DBIL、IBIL、TBIL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实验能够得出,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治疗黄疸的效果优于单一的蓝光照射,能够降低胆红素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蓝光照射 白蛋白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PDCD5在卵巢上皮性癌当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择2016月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卵巢癌组织100例,其中,正常卵巢组织为15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0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组织当中的PDCD5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相关软件对PDCD5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当中表达光密度值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组织当中的PDCD5蛋白呈现出的为高表达,卵巢癌组织当中PDCD5蛋白呈现的是低表达,三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在不同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升高,PDCD5蛋白表达呈现出下降特点。结论PDCD5蛋白与卵巢上皮性癌存在密切的联系,对PDCD5蛋白进行研究,对治疗卵巢癌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PDCD5蛋白 卵巢 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抗膜突蛋白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抗膜突蛋白抗体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发生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包括5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患者和2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反复流产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抗膜突蛋白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制备鼠源性单克隆抗膜突蛋白抗体,加入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中,检测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同时加入单克隆抗体和膜突蛋白,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在5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患者和20例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反复流产患者中,抗N端膜突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和65%,显著高于其他自身抗体(抗C端膜突蛋白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的阳性率。鼠源性单克隆抗N端膜突蛋白抗体有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该作用可被N端膜突蛋白抑制,但不能被二磷酸腺苷激活途径抑制物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四肽所抑制。结论:大部分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存在抗N端膜突蛋白抗体阳性,且该抗体的产生可能与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相关。抗膜突蛋白抗体在诊断和治疗抗磷脂综合征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膜突蛋白 自身抗体 抗磷脂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APP)的测定在小儿感染性腹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对103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及α1酸性糖蛋白(AAG)的检测。结果:细菌性肠炎组和病毒性肠炎组血清CRP、HPT、AA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细菌性肠炎组与病毒性肠炎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重型病毒性肠炎的血清CRP、HPT、AAG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CRP、HPT、AAG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WTBXⅢP>0.05),CER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APP水平还不能完全作为细菌性肠炎与病毒性肠炎鉴别的指标,但对于鉴别病毒性肠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时相蛋白 测定方法 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
  • 简介:目的:评价尿蛋白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普通AGE检测305例患者尿蛋白,其中112例做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两者进行比较,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诊断分析。结果:普通AGE图谱可分为五种类型,对应于SDS—PAGE的四种蛋白尿类型,分别为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和溢出性蛋白尿。结论:普通AGE能很好地判断肾小管性蛋白尿,较好地判断大部分肾小球性蛋白尿和混合性蛋白尿,很好地判断溢出性蛋白尿。

  • 标签: 蛋白尿 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观察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好转及降24h尿蛋白定量方面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补肾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使症状明显缓解,改善蛋白尿。

  • 标签: 补肾活血法 肾小球肾炎 慢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创伤患者采用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脊柱创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P<0.05)。结论脊柱创伤患者采用创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脊柱创伤 微创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典型疾病就是慢性偏头痛,其归属在神经系统性疾病范围内,发病时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而我国偏头痛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为此,研究偏头痛有效治疗方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就创方式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方法进展做简要研究。

  • 标签: 慢性偏头痛 微创治疗 进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建立信平台对护理进行质控,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建立信平台,将全组护理工作人员列入到信群中,护理人员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间实际解决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出现护理问题的护理负责人进行护理跟踪,落实其改善措施,针对信群里积极互动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结果在实施信平台进行护理质控措施之后,科室内护理工人员对于质控信息的知晓率从55.56%上升至94.44%;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72.22%上升至100%;同一护理问题的重复出现率从68.93%下降至27.73%,经过对比发现实施前后的数据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信平台实施护理质控,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失误重复出现的概率,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微信平台 护理质控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