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患者96例(96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力(0.82±0.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宁夏眼科医院眼底病科的168例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静脉阻塞(RVO)、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RH/RD)、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除了AMD/PCV,其余组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玻璃体切割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改善视功能。

  • 标签: 玻璃体积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异物取出口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球内异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眼球内异物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接受常规异物取出口进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改良异物取出口进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中采用改良异物取出口可有效提高眼球中异物患者视力的恢复情况,且术中患者并发症较少,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眼球内异物 玻离体切割术 改良 异物取出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国产直线切割吻合器行侧侧吻合在重度梗阻性结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重度梗阻性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吻合器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吻合器组使用国产直线切割吻合器行侧侧吻合术,对照组使用手工侧侧吻合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器组患者吻合均一次成功,吻合器组患者手术耗时为15~30min,平均手术耗时(25.0±7.3)min;对照组患者吻合一次成功,手术耗时为37~49min,平均手术耗时为(45.0±10.4)min。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组患者手术时无一例吻合肠瘘发生,术后无一例吻合口出血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吻合肠瘘4例(12.9%),术后吻合口出血5例(16.1%),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直线切割吻合器行侧侧吻合在重度梗阻性结肠癌手术中具有手术耗时短、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并提高重度梗阻性结肠癌住院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整体医疗工作,从而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国产直线切割吻合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持续负压吸引装置+水胶体敷料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管理,弥补了常规护理方法的不足,减少常规护理方法导致的皮肤刺激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6月CCU收治的每日大便失禁次数3次以上,需要应用造口袋收集粪水的58例失禁患者。采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造口袋连接中心负压吸引及冲洗装置,及时清理粪便,减少粪便与皮肤的接触。结果通过持续负压抽吸及冲洗,及时清理粪便,减少粪便与皮肤的接触,从而减少粪便中的消化酶、胆盐等对皮肤的刺激,减少了肛周皮肤的损伤。结论持续负压吸引装置+水胶体敷料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及减轻皮肤刺激,减轻患者痛苦,明显降低护理工作量和护理成本。

  • 标签: 持续负压 吸引装置 水胶体敷料 大便失禁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 ,共纳入研究对象 250 例,均为 进入 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 250例脑室出血 患者, 根据放置脑室引流管先后排序,采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25例。 对照组在 手术后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病人床栏上, 观察 组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过度率 2.4% 、引流不畅率 1.6% 、非计划拔管率 0.8% 均低于对照组引流过度率 12.0% 、引流不畅率 13.6% 、非计划拔管率 15.2%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观察组操作人次 129 次、操作时间( 3.25±0.42 ) min 均低于对照组操作人次 163 次、操作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用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24小时尿液采集中的效果。方法(1)将164例肝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塑料桶留取,观察组采用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留取,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2)将82例采用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留尿患者的尿液取样20ml后,把尿液倒进塑料桶中,静止10分钟后重新摇匀再取20ml尿样,将两管尿液同时送检验科做尿铜检测。观察组为使用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中取的尿样,对照组为普通塑料桶取的尿样,对比两次尿铜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铜的准确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用于肝豆患者留取24小时尿液采集应用方便、检测准确,比普通塑料桶留取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便携式尿液留取装置 肝豆 尿铜 检测 应用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自制单孔装置行胆囊切除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自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运用自制单孔腹腔镜装置完成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时间68±5min,术后无出血、胆汁漏、胆道损伤,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美容效果明显。结论自制单孔腹腔镜装置,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单孔腹腔镜 自制装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归分析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二尖瓣装置分为保留组(62例)和未保留组(58例)。对比术后3个月2组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功能指标。结果保留组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与未保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心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3个月后保留组LVEF高于未保留组(P<0.05),LVEDD和LVESD均低于未保留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中保留二尖瓣装置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效果理想。

  • 标签: 二尖瓣装置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关节牵张成形治疗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46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关节牵张成形治疗,最后总结所得结果。结果比对术前术后的AOS评分、关节活动度和踝关节间隙,后者优于前者,数据比对判定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术前、术后的健康评分,后者高于前者,数据比对判定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应用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关节牵张成形治疗,可以使关节融合和关节置换时间缩短,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Ilizarov外固定装置 关节牵张成形 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