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6例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与术前比较,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缓解(P<0.05);术后,椎体前缘、中缘高度均有明显提高,VAS评分有明显降低,Cobb?s角度有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疼痛程度、焦虑水平、分娩控制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份期间收治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和常规的卧位与半卧位助产,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除产疼痛程度、焦虑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分娩结局和控制感结局更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而言,采用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助产的方式经过试验证实其效果较好,帮助减少产妇的焦虑水平、疼痛程度,使产妇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和保障,具备临床推广实用价值。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助产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宫腔镜下行宫腔黏连剪刀分离术后使用几丁糖配合囊导尿管来进行术后再黏连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50例在我院经过宫腔镜诊断为中度宫腔黏连的患者,且这些患者都在B超检测下经宫腔镜行剪刀分离手术,术后宫腔持续防治囊导尿管,同时在宫腔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导尿管持续开放7d。结果50例中度宫腔黏连患者术后第三个月月经恢复正常36例,月经少但比之前增多8例,经量明显多于平常经量1例,闭经或月经少且与之前相比没有增多1例;宫腔形态恢复正常44例,基本恢复正常5例,术后再次黏连1例。结论在宫腔镜下行宫腔黏连剪刀分离术后使用几丁糖配合囊导尿管来进行术后再黏连预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几丁糖 球囊导尿管 宫腔镜剪刀分离术 预防 宫腔黏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宫颈扩张囊与控释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200单胎、头位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给予宫颈扩张囊,对照组给予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无差异,宫颈扩张囊组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囊与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效果相当,宫颈扩张囊发生不良结局概率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 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严重性产后出血产妇联合应用囊压迫宫腔以及子宫B-Lynch缝合术的止血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囊压迫与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产妇单独采取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30%,较对照组的89.19%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产妇的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更少,同时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更短(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41%,对照组为16.22%(P<0.05)。结论对于严重性产后出血产妇联合采取囊压迫宫腔和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降低产妇出血量和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严重产后出血 球囊压迫宫腔 子宫B-Lynch缝合术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穿刺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2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穿刺囊扩张椎体形成术进行治疗,护理方法为给予患者术前心理疏导、肠道准备、术后体位护理、功能锻炼、康复训练、并发症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观察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并评定护理满意度。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及改善,其中,23例患者的疼痛症状均于术后的24小时内完全缓解,有5例患者为部分缓解,有2例患者骨水泥外漏,并出现咳嗽、发热、腹痛、腹胀及白细胞升高等症状,给患者进行抗炎治疗后,上述症状在三天内完全消失。患者对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7%。结论采用经皮穿刺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并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干预,不仅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还提高了临床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疼痛症状 老年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IABP支持下介入治疗的高危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IABP支持下介入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89.36%),且并发症更少(6.38%VS23.40%),护理满意率更高(97.87%VS78.72%),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行IABP支持下介入治疗的高危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IABP 冠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动脉囊反搏植入术后报警的意义,增加患者缺血心肌的灌注和侧支循环,减少病死率。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探究了患者采用主动脉囊反搏植入术报警情况,并对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报警,防止由于报警不当影响对患者反搏的效果,促使主动脉囊反搏能够正常进行,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主动脉球囊反搏 报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氟比洛芬酯脂微载体注射液对中重度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使用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在手术以后需要进行镇痛的200例中重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氟比洛芬酯脂微载体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对比两组给药以后的疼痛缓解程度以及给药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给药以后,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用药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载体注射液对于中重度术后疼痛患者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 中重度术后 疼痛患者 止痛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