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9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45例为一组。对照组甲亢患者单一使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对比两组甲亢患者的治疗效果、甲状腺分泌物(FT3、FT4、TSH)。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T3、FT4、TSH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用于治疗甲亢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值得推广。

  • 标签: 甲巯咪唑 甲亢 普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间隙光疗与持续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黄疸新生儿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另间歇组给予间歇光疗,持续组给予持续光疗。对比治疗前、治疗3d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间歇组和持续组治疗3d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交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组总有效率为90.70%,稍低于持续组的95.35%(P>0.05);间歇组皮疹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和4.65%,持续组分别为13.95%和20.93%,前者均远远低于后者(P<0.05)。结论间歇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与持续光疗相近,但其安全性更高,更具应用价值。

  • 标签: 间歇光疗 持续光疗 新生儿黄疸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安全感重建在强迫障碍患者心理治疗中的理论探索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6年5月诊治的84例强迫障碍患者,将所有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安全感重建;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组间的安全感与强迫症状相关评分对比显示,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强迫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中应用安全感重建,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强迫障碍 心理治疗 安全感重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的64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64例阴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以甲硝唑治疗,而研究组则是施以甲硝唑合并乳酸杆菌活茵制剂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6.88%,比对照组的75%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有2例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相应发生率仅为3.1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杆菌活茵制剂对于阴道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 阴道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共104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3.0%),组间对比具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评分对比中,MADRS、YMRS评分于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ADRS、YMRS评分差异明显(P<0.05),而SAS指标评分均较低且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治疗发作采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双相抑郁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双相抑郁 利培酮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50例来我院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患者,将25例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将25例接受常规开颅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不仅治愈人数比对照组要多,而且术后实验组患者的颅内压更低、不良症状更少。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手术室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包括手术室差错发生情况、物品准备完善度、术后切口感染率等。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也随之升高,对圈员品质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护理借鉴。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安全护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12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咪喹莫特组与电灼治疗组,每组64例,咪喹莫特组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电灼治疗组采用常规电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咪喹莫特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电灼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电灼治疗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5%咪喹莫特乳膏 尖锐湿疣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房颤患者长期合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近年收集的房颤病例中抽取75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接受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40例合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长期治疗,评估两组的临床药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经治疗,观察组在总治愈率上占95.0%,显著比对照组的71.4%有所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治疗前,两组的LVEF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的平均值显著比对照组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长期合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对房颤患者进行治疗,药效安全、理想,且利于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值得推荐。

  • 标签: 房颤 胺碘酮 美托洛尔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到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6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两组都治疗14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7.5%,比较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都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能提高治疗疗效,且治疗安全性比较好。

  • 标签: 大剂量 甲基强的松龙 急性脊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消毒隔离情况、手术器械准备情况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护理工作配合情况等不同项目评分方面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临床可行性较高,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还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广泛推之。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安全性 临床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3年至2015年间收治入院择期手术的110例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实施精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投诉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精细护理实施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仅能有效避免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还能降低患者投诉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精细护理 护理安全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抗支原体感染治疗选择使用阿奇霉素,观察组应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咳嗽、退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8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甲泼尼龙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甲泼尼龙 阿奇霉素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托吡酯和丙戊酸钠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将收治的84例偏头痛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而研究组给予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天数及头痛程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而研究组的改善程度则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3.92、3.28,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头痛频率减少和头痛减轻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9、3.68,P<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头晕3例,乏力2例,食欲减退2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头晕2例,乏力1例,恶心呕吐2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98,P>0.05)。结论托吡酯和丙戊酸钠均可以有效预防偏头痛发作,但是相比较而言,托吡酯在减少头痛频率和头痛程度方面明显优于丙戊酸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托吡酯 丙戊酸钠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佐治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及对症处理,用糜蛋白酶雾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比较两组咳嗽及湿性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咳嗽及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2例出现局部皮肤瘙痒,1例出现局部皮疹,给予局部药物外敷后症状体征消失。结论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佐治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 支气管肺炎 安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道护理改进措施在心脏监护室患者多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就诊的75例心脏监护室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措施;改进组给予管道护理改进措施。评价(1)管道管理满意率;(2)管道交接班时间、患者生存质量评分;(3)非计划拔管、管道脱出、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改进组患者管道管理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改进组管道交接班时间明显较短,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3)改进组非计划拔管、管道脱出、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管道护理改进措施在心脏监护室患者多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交接班时间,减少非计划拔管、管道脱出、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其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管道护理改进措施 心脏监护室患者 多管道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激素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26/2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21/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E2、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能有效的降低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激素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掌中宝”在加强护生对化疗药物认知管理中的效果,提高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的认知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肿瘤相关科室2014年实习护生,设计问卷,调查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的知晓情况;再次使用相同问卷,对2015年使用“安全掌中宝”后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使用“安全掌中宝”后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的作用、滴速、溶剂、警戒剂量、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化疗药物规格的知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掌中宝”的使用可明显提高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相关知识的认知,保证实习护生对化疗药物的安全使用,推荐肿瘤相关科室及静脉配液中心使用“安全掌中宝”。

  • 标签: 化疗药物 认知 管理 &ldquo 安全掌中宝&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程序运用于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安全性及满意度情况。方法按干预方式不同将我院于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脑肿瘤手术患者分为2组,15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另15例为观察组,开展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程序,将两组患者术后安全性及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护理漏项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护理程序运用于脑肿瘤手术中,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脑肿瘤手术 护理程序 安全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下微创手术在纵隔肿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中,选其中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中40例常规三孔胸腔镜操作的为对照组,采用单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40例为干预组,对这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手术治疗,干预组患者的术中切口出血量、肌肉组织损伤、术后疼痛度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动脉血气、肺功能等方面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对单孔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能够降低术中切口出血量、肌肉组织损伤、减轻患者的疼痛,适当提升患者的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微创手术 纵隔肿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