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离-个体化对于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方法对1例15岁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女性来访者进行1次/周的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结果在深度共情的治疗关系中,来访者重新完成发展任务。结论童年期发展受阻的青少年,遇到合适时机时,首先完成分离个体化的心理任务,才愿意进一步发展自我同一性的任务。分离-个体化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析 青少年 分离个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急诊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80例,2013年9月前收治的40例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定为对照组,2013年9月后收治的40例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定为实验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8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1月内及2月内实验组患者的及时复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能够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个体化延续护理 急诊 高血压 健康教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人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人性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取个体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少并发症情况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个体人性化护理 老年高血压 并发症 血压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对其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表现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分组依据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61例)常规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79例)常规基础护理干预+个体化护理干预;通过对比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表现,以突出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加以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并发症表现方面,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在血压水平方面,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通过施以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成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表现,最终获得显著的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 标签: 个体化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并发症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针对自我管理的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8周后精神症状(PANSS)、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精神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个体化护理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笥胰腺炎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6例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个体化健康教育,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自我效能、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及生活方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行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个体化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医学检验教学中,主体性引导互动教学法的实施对于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检验医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对主体性引导互动教学法在检验医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和意义进行了简单探讨,以期能够对检验医学教学方法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借鉴。

  • 标签: 主体性引导互动教学 检验医学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98例,选取其中49例设为实验组,剩余49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的对比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病人,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推荐应用。

  • 标签: 个体化舒适护理 前列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统计学原理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对照组实行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展开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眩晕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患者期间展开个体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血压,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收取我院100例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10日直至2017年1月11日,并将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50例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情况及对医疗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得分(34.02±1.03)分,抑郁得分(35.66±2.13)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疗工作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值得研究。

  • 标签: 个体化心理干预 围手术期乳腺癌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中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进入糖尿病管理,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控制效果、满意度。结果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前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无差异(P>0.05);对比护理前,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更高(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中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提升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个体化健康教育 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乳腺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实行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应用。方法将在我院乳腺科实习的102位专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探讨评价二者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技能与理论知识考核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研究组对实习效果的满意度高达94.00%,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明显提高实习生对乳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 标签: 双主体 互动教学 乳腺科 护理临床实习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护理的方法,并探讨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内分泌科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出12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率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突显出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营养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个体化营养护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56例患者,将其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数据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中所收治的60例患有急诊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在健康教育中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健康教育中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治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上,研究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临床预后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综合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个体化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个体化综合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溃疡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医学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0例,随机分成实验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可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胃溃疡 知识知晓率 个体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代谢及个体化用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20例,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患者CYP2C9*3(A1075C)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从而辅助临床指导患者个体化华法林的使用;检测CYP2C19*2(G681A)和CYP2C19*3(G636A)基因多态性,通过对患者基因分型检测,判定患者的华法林代谢速率类型,从而合理调整药物剂量,提高药物的有效性。结果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血药浓度具有影响;PM、M与EM标准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P2C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个体华法林代谢存在一定影响,为提高患者个体用药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CYP2C9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