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0例2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做简要报告。结果本组50例均采取了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及常规脱水、改善脑代谢、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所有病例均未行溶栓治疗。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对预防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作用肯定,但血管病变有许多除血糖以外的其他因素,如血压、血脂、血尿酸等。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防治原则引起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血压。2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临床应控制血糖,注意饮食习惯,降压、调整血脂和血尿酸及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病死率高。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塞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综合国内外文献,通过对糖尿病运动疗法机制的了解及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情况的分析,为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提供新的思路,以期为临床糖尿病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

  • 标签: 2型糖尿病 运动疗法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糖尿病患者331例,分为血脂正常组(NC)和血脂异常组{高甘油三酯组(HTG组)、高胆固醇组(HTC)、高混合血脂组(MIX组)},研究年龄、病程、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白蛋白、性别等因素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BMI、体重、血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β2微球白蛋白在HTG组、HTC组、MIX组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比较,HTG组、MIX组、NC组均低于H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C组、MIX组、HTG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在HTG组、MIX组、HTC组均高于NC组,HTG组、MIX组、HTC组两两比较时,HTG组、MIX组均低于H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年龄是2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年龄。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2糖尿病患者治疗情况的调查,进一步了解目前我院对2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现状,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对就诊的2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患病时间、病程、治疗方案、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等相关资料。结果209例2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8.2年,使用胰岛素治疗(包括胰岛素加口服药物)占66%,口服降糖药物33%,未接受任何治疗1%,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占49%;治疗中存有各种心理障碍及误区者占45.4%;空腹血糖平均控制在8.8mmol/L。结论我院对2糖尿病规范化治疗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需加大对2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遵循指南,进一步改善2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治疗 门诊 基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糖尿病病人出现低血糖的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糖尿病低血糖治疗的1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实施分析,病人入院结合治疗之后监测病人血糖,清醒之后可以进食的病人给予含量为50%的葡萄糖40ml,严重病人给予含量为50%的葡萄糖4ml至69ml静推,后给予5%到10%葡萄糖静脉维持直至低血糖完全纠正。结果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有88例病人因为降糖药物的使用不科学导致的,16例因为运动时间相对较长而诱发的,12例没有按时进食或者进食不多而诱发的。56例病人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之后痊愈,4例病人由于合并乳酸性酸中毒而出现死亡。结论没有科学合理的使用降糖药物是诱发低血糖的主要因素,另外生活习惯的不规律也是诱发低血糖的主要因素。反之科学有效的用药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增加糖尿病知识和定期的检测血糖,可以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出现。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2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对在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社区已经确诊为2糖尿病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为期半年的社区综合干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于2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血压、血脂、体质指数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均较治疗前改善,但社区综合干预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及依从性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够提高2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降低体质指数,减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区综合干预 血糖 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2糖尿病患者的尿检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老年性2糖尿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体检人员的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尿常规检查结果中白细胞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2糖尿病患者尿检结果显示相比于健康人而言更容易产生尿路感染,定期为老年性2糖尿病患者进行尿检有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患者病情,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老年性2型糖尿病 尿检 探讨
  • 简介:摘要在具体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除了此病常具备的一些特征外,还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这些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巨大的印象,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的必要性。本文笔者通过对2糖尿病认知功能患者63例和2糖尿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4例跟踪调查,主要通过收集两组患者个人史、家庭史、血糖、血红蛋白、血压和血脂等的手段,对2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为2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践支持。

  • 标签: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转流术治疗2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8月进行胃转流术治疗2糖尿病的病人85例,通过胃转流术治疗,对比术前、术后1月、术后1年的血糖情况,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病人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正常例数三期对比,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胃转流术治疗2糖尿病疗效确切。

  • 标签: 胃转流术 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按有无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14例,非糖尿病组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发病年龄较年青,死亡率高。糖尿病是影响AMI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AM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艾塞那肽用于治疗肥胖2糖尿病的作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门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近两年收治的124例肥胖2糖尿病患者,依据双盲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胰岛素组和艾塞那肽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如口服二甲双胍、运动干预及饮食干预,在此基础上胰岛素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艾塞那肽组给予皮下注射艾塞那肽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1)艾塞那肽组发生恶心、低血糖、体重增加、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案例显著少于胰岛素组(P<0.05);(2)艾塞那肽组用餐2小时后的血糖、TG、TC、体重指数等均显著低于胰岛素组(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时血糖、糖化血蛋白无明显变化,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糖尿病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血糖含量,缓和病情,提高其生存质量,并有效控制患者体重的增加,改善由肥胖引起的脂代谢紊乱,减少发生恶心、低血糖、体重增加、呕吐等不良反应概率,避免其出现心血管等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疗效 艾塞那肽 2型糖尿病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对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2糖尿病合并/无高血压对脂代谢、血尿酸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单位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糖尿病伴高血压组和单纯2糖尿病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TG(三酰甘油)、TC(胆固醇)、肝肾功能、脂代谢、血尿酸等。结果2糖尿病伴高血压组脂代谢、血尿酸、肝肾功能、TG、TC等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结论与单纯2糖尿病患者相比,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脂代谢异常、肝肾功能障碍、肥胖等发生率要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血脂代谢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超重肥胖2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该病体重异常人群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量表的制作方法,制定糖尿病中医证候问卷,对102例超重且合腹肥胖诊断BMI>28的2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出现频率前10位的中医症状条目依次是口苦、夜尿频多、失眠、心悸、肢体疼痛、气短懒言、心烦、大便干燥、倦怠乏力、健忘。我辖区102例肥胖T2DM患者中医证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肝郁气滞>脾虚湿阻>胃热湿阻>脾肾两虚>阴虚内热。各证间BMI、腰臀比、空腹血糖值间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主要中医症状条目聚类分析,得到7个证。结论我辖区肥胖2糖尿病患者中,病因以肝气郁滞、脾虚、肾亏为本,痰湿、血瘀、阴虚为标。肝郁湿热证、脾虚湿阻证、湿热内蕴证三多发。因此中医治疗本症的基本法则应当是疏肝解郁,健脾化痰,补肾清热,兼以活血化瘀,滋阴清热为法。从症状出发,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聚类分析 中医证候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糖波动对2糖尿病患者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方法2糖尿病患者40例,健康者20例,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按血糖波动将2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差值<6mmol/L),B组(差值≧6mmol/L),比较各组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结果血糖波动越大,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越高结论2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相关,可作为评估2糖尿病危险因素指标之一。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血糖波动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门诊超重和肥胖2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超重和肥胖2糖尿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面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重下降幅度、空腹血糖下降幅度、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超重和肥胖2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对相关指标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超重 健康教育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2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列入观察组,另有42例无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划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了解2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特殊饮食喜好患者、饮食不规律患者、有烟酒史患者、运动量少患者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因素都和2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主要有不良饮食习惯、烟酒、运动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干预,能够显著改善2糖尿病患者预后,同时降低并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 标签: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的运动强度对治疗2糖尿病患者的的效果对比,得出实现最佳疗效的运动干预强度,在治疗实践中加以应用,以帮助更多的患者控制病情,恢复健康。方法将2糖尿病患者分三组,每组20人。其中一组进行适当的持之以恒的运动强度的治疗,一组进行较弱强度治疗,最后一组为对比组,最后通过分析数据结果得出结论。结果接受运动干预治疗的患者,在血脂和血糖方面相对于没有接受运动干预治疗的人均有明显的降低,但是运动强度适中,持续锻炼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对2糖尿病患者释义运动强度适当的,坚持不懈的运动干预治疗,对治疗该疾病有明显的效果1。

  • 标签: 运动干预 强度 2 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2糖尿病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就诊的2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除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社区干预措施,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控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后1、2、4周空腹血糖和2h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各项指标比较干预组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可促进2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效果,培养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

  • 标签: 社区干预 2型糖尿病 社区干预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