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类型进行讨论,并对其治疗方式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11月间48例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患者,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48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治疗成功,成功率为79.17%,患者治疗后眼压、视力较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眼外伤迟发性青光眼的类型较多,医师要充分掌握患者疾病类型,并对症治疗。

  • 标签: 眼外伤 迟发性继发青光眼 疾病类型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不同感染类型的诊断鉴别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3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3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PCT及CRP检测,并对不同感染类型患儿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CT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患儿的PCT、CRP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单用PCT、CRP诊断各感染类型的准确率均低于PCT联合CRP(P<0.05)。结论PCT联合CRP对儿童不同感染类型具有鉴别诊断作用,且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抗生素的抗感染效果众所周知,因此许多患者对于抗生素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以及部分医师在处方单上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安排存在不合理性,使得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日益凸显。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除可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外,同时还会增加致病菌的耐药性,而后期治疗增加了难度。因此,如何改善抗生素的使用现状,能够更加安全、更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 标签: 抗生素 不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中药退热搽剂及其穴药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用药的品种和疗程,从而减少患儿医疗费用。方法对在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80例发热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儿40名。实验组患儿采用中药退热搽剂及其穴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解热镇痛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儿中应用中药退热搽剂及其穴药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患儿平均费用为150元,对照组患儿平均费用为320元,实验组患儿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退热搽剂及其穴药配用于发热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有效的减少因治疗儿童发热用药或治疗造成对机体伤害;减少注射用药的使用;有效地缩短用药的品种和疗程;减少医疗费用,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中药退热搽剂 治疗效果 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导致交叉血不相合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交叉血不相合的103例患者标本进行复查标本,再次合血,血型鉴定,患者标本Rh血型分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献血员标本不规则抗体检测,献血员标本Rh血型分型等,查找不相合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交叉血不相合,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对各种交叉血不相合的原因及同种抗体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很多种原因可导致交叉血不相合,其中患者标本检出同种抗体32例,人为因素29例,自身抗体21例,献血员的原因12例,患者标本血型鉴定困难9例。其中在32例同种抗体的患者标本中,抗-E、抗-c在同种抗体中的比例为29/32。排除有4例血型鉴定困难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自动放弃治疗出院。其他95例交叉血不相合的患者标本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都找到了相合的血液输注。还有4例交叉血不相合的患者进行了紧急情况特殊输血。跟踪调查,均未发生输血反应。结论交叉血不相合时应在保证消除人为因素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原因,选取适合方法进行交叉血,力求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在患者紧急而又无法找到相合的血液时,可以启动紧急情况特殊输血,患者和主治医师充分了解危险情况下输血。

  • 标签: 交叉配血 抗体筛查 Rh血型分型 同种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柱凝胶法交叉血不合的根本原因并进行处理,找到解决方法,以帮助病人安全及时地输血。方法运用微柱凝胶法(MGT)进行交叉血,对MGT交叉血不合者以凝聚胺法(MPT)作对照试验,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不规则抗体筛查,同时结合病史分析。结果MGT法检出交叉血不合的20例中,主侧不合的4例,次侧不合15例,主侧次侧均不合1例。其中假阳性3例,不规则抗体阳性1例,DAT阳性16例。结论出现交叉血不合的情况时,首先要分析标本与相关病史并且依据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相关试验,探究其原因同时从病人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应的处理。

  • 标签: 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 分析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静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静中心工作的60名医药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模式,比较两组工作质量、空气沉降菌生成率。结果观察组病区管理、文书书写、服务态度等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菌培养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沉降菌生成率、沉降菌的生成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静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感染,降低空气沉降菌生成率,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

  • 标签: 静配中心 感染管理 PDCA循环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调查江苏省昆山市镇医疗单位医疗设备配置现状,为下一步探讨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提供基线数据。根据国家关于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设计调查表,调查昆山市8家镇医疗单位(8家都是乡镇为生院),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分层分析。我们分别统计了各医院医疗设备实态情况,2011年末共统计各镇医院医疗仪共计三十件,其中我们发现生化仪,动态血压仪,CT机,电子纤维胃镜,尿液渣仪,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紫外线治疗仪,TM心脏除颤仪等医疗仪器各乡镇医院普遍缺少,医疗计量设备年检率较高达95%以上。镇医疗单位急救设备配置普遍水平较高,我们应提高各镇医院的医疗设备配置数量,保障医疗设备使用安全及仪器检测的准确度。通过这一调查使本院更了解一些医院设备配置情况,加快了我们建立小康型乡镇卫生院的步伐,早日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优秀的医疗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耗材的三库房信息化管理建设,对低值耗材采购、仓储、流通和使用的生命周期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方法搭建医用耗材物流系统SPD平台,建立可实现三库低值耗材追溯的管理模式。结果三库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对可收费低值耗材和不可收费低值耗材的数据统计及追溯管理,并满足单品追溯和批次追溯。结论三库房信息化管理建设弥补了传统低值耗材追溯环节的缺失,对进一步完善医院物流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PD 三级库 追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门诊注射室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注射室病人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病人自我保健能力和意识明显提高。结论开展门诊注射室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诊疗效果,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胎儿超声Ⅲ系统筛查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产前筛查的孕妇中择取450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产前Ⅲ筛查胎儿畸形的检出情况,并统计近三年来我院做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5000孕妇,观察产前常规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情况。结果产前Ⅲ筛查胎儿畸形检出率明显高于产前I、Ⅱ筛查,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超声Ⅲ系统筛查诊断内容全面,能有效提高胎儿解剖结构异常检出率,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产前三级检查 胎儿超声Ⅲ级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层层深入,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挑战,探索建立符合区域实际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成为医疗卫生领域一重要课题。本文从背景意义、结构体系、运行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三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构想,旨在为建立区域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积累经验。

  • 标签: 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康复医疗 分级诊疗
  • 简介:摘要临床药师工作是近十余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它是药师用药学专业知识服务临床,提高临床药疗质量的一项新工作。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医院临床药学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咨询等项目发展比较迅速,在各级二医院基本上得到了广泛开展。通过这几年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药剂科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也深深意识到自身业务水平与三医院差距较大,服务患者的理念和模式还须提高,同时要更加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调整。

  • 标签: 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 现状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医院各临床科室供应无菌器材和敷料的重要科室。由于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物品种类多,涉及的科室广,其工作质量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评价医疗、护理安全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依据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我科首先建立消毒供应中心质控小组督察员工执行制度、操作流程、各类质量检测执行情况,加强员工素质教育、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对照国家消毒规范完善制度流程,严把物品回收、清洗、包装关及正确灭菌方法,强化消毒供应室的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应激状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等管理措施。我科的各项工作处于良性运行。消毒供应的物品质量控制在安全状态。全院各科室未发生一例因消毒供应的物品不合格而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细胞微粉碎技术对中药制剂的影响。方法选取中药中的天麻、云芝、三七、西洋参、川贝母各900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中药细胞微粉碎技术)及观察组(常规中药粉碎技术),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粉碎后的颗粒细度变化。结果进行粉碎后,试验组研究对象颗粒细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中药细胞微粉碎技术对中药进行粉碎,可以明显改善药物的颗粒细度,进而最大化的发挥药物效果,促进了人体的吸收,提高了中药的生物利用率,值得相关制药人员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 细胞级 微粉碎技术 药剂
  • 简介:摘要探讨开展三护理质控体系的效果;方法病区采取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全体护士是护理质量的操作者也是自我管理责任人,按照护理工作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严格遵守护理常规和操作流程,按护理质量标准做好自我管理,自查、自纠、互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工作符合质量要求。结论病区实施三护理质控体系,真正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能最大限度消除护理缺陷和事故隐患,护理质量呈阶梯式提高。

  • 标签: 三级护理质控体系 过程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医院护理岗位绩效管理模式,提升护士满意度,防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流失。方法改变传统的绩效核算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及分配模式。结果新的护理岗位绩效管理模式,实现同岗同酬,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最大程度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岗位绩效管理模式,是提升护士满意度,防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流失、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医院 护理 绩效 管理
  • 简介:摘要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根治这个疾病。现存于世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糖尿病的病情,并不能阻止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1.7个亿,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印度和中国是糖尿病发病人数最高的国家。21世纪初有290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难治愈、花费高,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沉重负担。由此,糖尿病的一预防已经刻不容缓。

  • 标签: 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一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