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前列腺患者行电切术后采取下尿路症候规范化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2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且行电切术治疗的患者 6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规范化中医护理),每组各 34例,观察其效果。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量以及储尿量和排尿量等前列腺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后采用规范化中医护理对下尿路症候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 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腺 电切术治疗 规范化中医护理 下尿路症候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前诊断中应用B引导下的脐静脉穿刺术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孕妇34例,均接受B引导下的脐静脉穿刺术检查诊断,观察穿刺成功率、术中并发症,记录34例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34例孕妇术中穿刺成功者32例,成功率为94.12%,共5例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者3例,结构异常者6例,重型地中海贫血者8例。结论:产前诊断时利用B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具有较高的诊断安全性。

  • 标签: 产前诊断 B超引导 脐静脉穿刺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诊断卵巢囊肿及清心消瘤汤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总共80例进行观察和研究。随机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在治疗前后两组均应用B进行检查诊断,对照组利用单纯三苯氧胺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清心消瘤汤进行联合治疗。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肿瘤三径之和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拥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应用清心消瘤汤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苯氧胺联合清心消瘤汤治疗卵巢囊肿疗效及B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卵巢囊肿的病人112例,其中56例患者使用单纯三苯氧胺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另56例患者进行三苯氧胺和中药清心消瘤汤的联合治疗,设为实验组,同时使用B进行诊断。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者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肿瘤三径之和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等临床评分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恢复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比对照组的评分更高,效果明显(P

  • 标签: 三苯氧胺 清新消瘤汤 卵巢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检查联合p16/Ki-67检测对宫颈癌的应用优势及中医推拿与护理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对比组采用HPV检测,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p16/Ki-67检测与B检查,并应用中医推拿与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96.96%)比对比组的(81.81%)高,实验组中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比对比组要高;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比组高,住院时长和住院时间均比对比组短,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预后评分均比对比组高。(P<0.05)。结论:B检查联合p16/Ki-67检测对宫颈癌在临床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升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而中医推拿与护理的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升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缩减住院时间,加快诊断效率,及早治疗。

  • 标签: B超 p16/Ki-67检测 宫颈癌 中医推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16/Ki-67检测与B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与中医推拿结合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宫颈癌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0例/组。对照患者采用HPV检测,观察组则在B联合p16/Ki-67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检测诊断方法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准确率,对照组为76%,观察组为9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患者采用p16/Ki-67检测与B共同诊断,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依据。同时,为患者介入中医推拿结合护理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p16/Ki-67检测 B超 宫颈癌 中医推拿 护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延续康复训练指导的探索 茹菊香 吴兴区朝阳爱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延续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笔者所在辖区 98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和家属是否同意和社区签订后续社区延续康复指导计划协议书的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 组患者出院后社区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并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出院延伸康复指导管理模式。 结果 两组 ESCA 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在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122.62±7.82 vs. 114.95±6.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Barthel 指数与 Fugl Meyer 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 < 0.05) , 观察组治疗后评分 (68.54±9.62 vs. 63.77±8.90) 、 (76.61±8.25 vs. 72.25±7.13)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社区出院延伸康复指导管理模式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康复训练技能、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有助于改善患 者临床预后和整体康复。 关键词: 脑卒中;社区;延续康复训练;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 能 脑卒中是指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1] , 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 2017 年 1 月始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开展了脑卒中的社区延续康复 训练指导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 能,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
  • 作者: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学科: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7-21
  • 出处:《健康养生》 2019年第17期
  • 机构:纳入标准:年龄<70岁,脑卒中首次发病,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出院伴神 经功能缺损,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后续康复训练计划协议。排除标准:严重心、 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疾病、帕金森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患者本人或 家属不同意签订后续康复训练计划协议。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 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2006年制定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 ( 试 行)》[2]。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