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比较。方法根据收取时间不同的原则进行分组,一组为2011-2012年收取为观察组(100例)、一组为2012-2013年为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微生物检验,收取标本为200件,分析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微生物检验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例数38例,所占比38.00%;血液、胸腹水以及脑脊液标本阳性例数10例,所占比10.00%;粪便标本阳性例数5例,所占比5.00%;其他非呼吸道标本40例,所占比4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相比具有差异,应对微生物检验的相关知识以及技术进行充分掌握,进而使检验准确率明显提升,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不同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方法以基层疾控中心感染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管理方式分别是常规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对比诊断结果,详细统计所有差错标本,分析误差原因。结果对于准确性、可靠性,研究组更优,P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基层疾控中心
  • 简介:摘要:人类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通过目前的生物技术、药理分析仪器等对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微生物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血清药理学也能够很好的对抗微生物中药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 标签: 血清药理学 抗微生物中药研究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 100 例病原微生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随机均等的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 50 例, 比较干预前后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施干预后除胃肠外科、创伤骨科外,其他科室均达到了医院设定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要求;但胃肠外科、创伤骨科送检率高于干预前的送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医院感染漏报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率都得到明显降低。结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同时,医院感染漏报率、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病原微生物标本 综合干预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在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运用效果。方法:本次将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156份微生物检测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78份、观察组78份,比较两组质量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合格发生率为6.41%;对照组不合格发生率为14.1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前质量控制应用到微生物标本检验前,有利于检验科学性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前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标本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泌尿系统实施微生物检验的病原菌结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3例泌尿系统感染且病原菌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病原菌检测结果。结果:503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43.94%(221/503)、肺炎克雷伯菌11.13%(56/503)位居前列,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白假丝酵母等次之。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实现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致病菌明确,可为疾病的合理用药及针对性治疗提供有益参考,值得临床加以重视和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因素与质量控制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02~2020.02的80例人员对其进行常规的质量管理,所获得的检验报告为80份,此组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20.03~2021.03的80例人员,在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增强质量管理,所获得的检验报告为80份,此组为观察组。观察对比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检验质量。结果:观察组人员及环节因素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标本及其他因素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检验质量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原因包括:人为原因、标本原因、操作缺乏规范性以及其他原因等,必须要加强对检验质量的管理,进而有效提升检验的准确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分析 质量控制 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应用微生物学检验的价值做分析。方法:试验整体执行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取220例患者参与此次试验,随机分组参照组110例、研究组11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根据临床经验,参照组正常用药治疗,研究组需依照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取合适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不良情况和感染情况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良情况和感染情况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借助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及时指出耐药菌、病原菌,并对患者合理用药治疗提供良好依据,可可适当降低不良情况和感染情况。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合理用药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制剂在慢性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信封法,对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慢性肠炎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研究组配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实验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CRP、TNF-α、IL-8指标水平都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微生物制剂在慢性肠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颇高,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 标签: 微生物制剂 慢性肠炎 实验室指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06-2021.06月收治的42例住院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于2020.11-2021.11月已实施临床微生物检验的42例住院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感染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经临床微生物检验后,其院内感染率、感染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就诊患者采取临床微生物检测,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感染程度,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院内感染 临床微生物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呼吸道内微生物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呼吸道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呼吸道内微生物与多种疾病紧密相关,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本文通过对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和呼吸道微生物与人体疾病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综述。

  • 标签: 呼吸道微生物,疾病表现类型,结论与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炎症感染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7月-2021年05月58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培养、凝集、胺试验、镜检不同微生物检验,对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镜检、凝集、胺试验、培养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妇科炎症感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21%、84.48%、75.86%、91.38%,培养与镜检、凝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0,P=0.377;x2=1.300,P=0.254),培养对妇科炎症感染阳性检出率高于胺试验(x2=5.098,P=0.024)。结论:镜检、凝集、培养等微生物检验妇科炎症感染均具有较高准确率,其中培养的检验准确率最高,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检测方案。

  • 标签: 妇科炎症感染 微生物检验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0例脑卒中的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P<O.05 );治疗组患者对治疗的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好(P<O.05)。 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在临床上对脑卒中的患者效果良好,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高,临床上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荐使用。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 生物反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PDCA 循环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对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5 月来我科治疗的 60 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管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30 例、观察组 30 例,分别采取不同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科危重患者采取 PDCA 循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PDCA 循环法 呼吸科危重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同一批次10味中药材,分别为其应用仪器鉴定以及水试鉴定,比较两种鉴定方法的准确率、鉴定时间和成本。结果仪器组和水试组的鉴定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试组鉴定时间短于仪器组,鉴定成本低于仪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试可作为理想的中药鉴定方法,其鉴定时间短,成本低,准确率高。

  • 标签: 水试法 仪器鉴定 中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反向”在上睑下垂矫正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共43例67眼,其中男17例,女26例,为研究对象,不论双侧是否存在上睑下垂,为保持术后重睑形态的对称性,双侧均进行手术。。结果本次43例67眼上睑下垂,上睑下垂矫正良好的39眼,中等的26眼,不佳的2眼。术后跟踪6-12个月,1例复发,不佳和术后复发1例经修复后双眼下垂矫治良好。结论“反向”矫正上睑下垂,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便于术中调整,术后肿胀轻,恢复快,效果易于把握。

  • 标签: 反向法 上睑下垂 矫正手术 应用效果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