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除2例患者出现眩晕、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外,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控制患者的血压,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观察选择益生菌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炎症性肠病患者11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57例)临床选择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57例)临床选择柳氮磺胺吡啶+益生菌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炎症性肠病患者在临床治愈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炎症性肠病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炎症性肠病患者(P<0.05)。结论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选择益生菌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效提高,最终显著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益生菌 炎症性肠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致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6月-2011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致营养不良的63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并对患者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63例患者的营养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易发生营养不良,应尽快给予护理干预,控制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 标签: 护理干预 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通过3起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探讨,提升一线检疫人员的卫生监督能力,完善执法经验.方法通过对3起案例的深入分析,掌握入境船舶发现卫生学问题的处置过程.结论口岸单位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健全卫生监督制度,加强对入境船舶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确保口岸安全.

  • 标签: 卫生学问题 处置 口岸安全
  • 作者: 肖来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金堂县清江镇卫生院四川金堂610400)【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9-01消化内科经常会接诊由于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剧烈腹痛而住院的病患,其中很多病患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病患当听到胆囊切除的时候,因为对这方面内容缺少认知,而感到慌张。为此,有必要详细的探究胆囊相关的内容。1胆囊切除以后是否就会变得没有胆量?在传统思想中,胆通常和勇气、胆量、男子汉气概以及意志紧密相连。国人传统观念认知中,胆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将胆囊切除,那么胆子就会变得很小。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胆囊只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处于肝脏的下缘,人体的右上腹部,附着于肝脏胆囊窝中,依托胆囊管和胆总管连接。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储存以及浓缩胆汁,胆汁可以起到推动脂肪消化、吸收的功效。胆囊和人的行为、性格以及勇气、心理并没有关系。切除胆囊不会对个体的胆量以及性格产生影响,同时也不会削弱人的意志与勇气,更加不会影响男子汉气概。2所有发炎的胆囊都需要切除吗?很多无症状胆囊小结石以及单纯性胆囊炎都不需要实施胆囊切除手术的。只有在胆囊急性发作合并胆囊结石,同时症状非常严重,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存在反复发作可能;出现外伤导致胆囊破裂,或者是因为其他的疾病导致胆囊上存在破洞才需要切除。通常情况下,胆囊是不需要切除的。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的情况,还是建议患者进行切除手术。此外,患者的胆囊壁增厚,也要警惕胆囊癌的发病可能,此时则需要进行手术。简言之,对于一些内科无法治疗的情况,采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存在破裂瘘管以及癌变可能的胆囊建议实施切除手术。3胆囊切除以后是否会存在消化不良?胆囊切除以后身体能够重新适应,可是在短期内确实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肝脏会24小时内无休止的分泌胆汁。胆汁通过胆管与肝管被送入到胆囊中,并且在胆囊位置浓缩。人进食的时候,浓缩以后的胆汁会一次性的被挤出,通过胆总管最终进入到十二指肠,帮助消化酶对事物进行消化。胆囊切除以后,胆汁无法被浓缩与存储。肝脏分泌的胆汁会淅淅沥沥的向肠道排放,参与到消化活动中。在进食一些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时,脂肪通常无法被完全消化,会引发胃胀胃痛、腹胀、大便浓稠以及拉肚子的情况。但是,当胆囊被切除六个月到一年以后,胆管会逐渐适应,依托胃十二指肠的活动节律,脂肪消化功能会得到改善。但是,依然需要提醒那些胆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厝13岸登革热传染病媒介生物的基本情况,防止登革热传染病在厝口岸传人传出。方法从2007年4月-2008年3月,采用人工小时法,对厝口岸的登革热传染病媒介生物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本次监测共捕获成蚊1510只和部份幼虫,经分类隶属2亚科4属7种,其中优势蚊种为骚扰阿蚊占61.59%,致倦库蚊占30.33%;蚊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50.33只/人工小时;成蚊密度最高峰是9月密度为87.20只/人工小时,其次是在6月密度为82.40只/人工小时;不同生境的蚊密度也各不相同。布雷图指数为10.3%,房屋指数为63%,容器指数为6.4%。结论此次监测结果说明厝口岸存在着白蚊伊蚊导致登革热流行的可能性,因此,提示厝口岸对登革热传染病媒介生物白蚊伊蚊的防制应在每年成蚊活动高峰到来之前实施滞留喷洒灭蚊和彻底清除无用积水,杜绝白蚊伊蚊的孳生,这将会在防止登革热传入传出以及在口岸地区做好该病的防制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登革热 传染病 媒介生物 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因素对血钾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标本采集前注意事项、标本的类型及性质、标本采集方法、标本的运送存储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找出分析前因素影响血钾检测的原因。结果分析前因素对血钾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重视并克服分析前因素对血钾检测的影响,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标签: 分析前因素 血钾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神经内科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漏尿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漏尿率3.70%(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18%(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漏尿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留置尿管 漏尿
  • 作者: 蒋雪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四川遂宁6290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70-021产科护理变化以及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概念产科护理模式从上世纪至今随着护理理念以及医疗环境的变化,逐步走向多样化、现代化以及个性化,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主走向现如今的以患者需求为主,在整个护理模式变化中,产科护理愈加注重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互动,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需求入手,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切实提升了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目的,将以往不具备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转变为具有人文价值以及舒适护理理念的措施,围绕母婴安全构建整个护理框架,优化了产妇护理质量。近年来,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FCMC)备受关注,被积极推广到临床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妇护理服务,因为这种护理模式有利于稳定家庭关系,对患者产后恢复以及回归正常生活有独特的作用。以家庭为重心的护理模式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这种护理模式是通过合格的助产士对每对父母、婴儿以及家庭需求的了解,制定合理的产科护理措施,以满足家庭关系维持以及家庭和睦为目的,完善整个护理过程,从而有效地提升产妇满意度以及家庭对医院服务的赞同,历经多年的发展,随着国际分娩协会提倡分娩时家庭的重视以及责任关注,医院对多功能和家庭般产设计,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现阶段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美国家等都将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作为产科护理最佳模式,所以我国医院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仅是护理能力以及护理效果的一大提升,对我国当代护理学发展而言也最具有典型意义,展现了我国妇产科护理的发展趋势,优化了妇产科整体护理效果。2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实施原则以家庭为中心的妇产科护理模式,旨在为妇女和家庭提供监护,视女性妊娠以及分娩、产后和育婴是人生命中正常且非常有意义的过程,且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是发展的背景,妇产科护理所提供的服务应该围绕家庭,监护应该个性化,注重家庭支持以及参与,以家庭为中心展开护理各项活动,主要护理过程和步骤包括,尊重与尊严,信息分享以及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人员与家庭成员互动,其护理理念是将分娩看成是正常的生理过程,维持好分娩的正常进行,且多数产妇都是健康的,应该以正常生理过程分娩婴儿,分娩应该是以最小的选择性干预促使婴儿正常降生,且干预中应该是高质量低费用,保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门诊急诊中的应用体会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6个月(2015.6-2015.12)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探究,按所采取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至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与采用舒适护理措施的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措施在急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采取舒适护理措施的观察组无论在急诊患者病症改善时间还是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舒适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较之常规护理措施,行舒适护理的观察组不仅能够迅速改善急诊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能够显著降低急诊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应予重视推广。

  • 标签: 急诊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肿瘤内科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护理策略。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作为肿瘤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判标准,随机选择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的区别,肿瘤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并分析原因。结果肿瘤内科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PSQI分数相较对照组高,而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影响90例肿瘤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环境因素有15例,生理病理因素20例,社会心理因素55例。结论对肿瘤内科患者睡眠造成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可以通过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症状护理等,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从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肿瘤内科 睡眠障碍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预见性护理作为一项发展较快的护理新技术,因为各种突发性事件造成的骨折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使得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一护理新技术的作用之下护士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最佳方案,从而采取先预防后治理的原则,使得护理工作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进而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文就针对于此,围绕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以供借鉴。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骨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职业危害对护理人员的影响及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有了增强。结论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从而维护和保障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接近四千万,已成为世界糖尿病人口第三大国,糖尿病作为全球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本文从临床护理、家庭护理和健康指导三个方面说明了糖尿病人的护理。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对儿科患儿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岁以前,4岁以及学龄期的儿童进行心理特点的研究,熟悉各年龄段患儿的心理反应,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针对性的进行沟通。结果良好沟通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有利于患儿及起家属对我们护理工作产生信任感。结论利用护患沟通技巧的正确方法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通过改变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沟通 技巧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我国进年来,随着医院管理理念的不断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卫生界及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而,护理安全也随之成为医院管理领域最受重视的议题之一。

  • 标签: 护理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有38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出院,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诊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在治疗之后,其中26例患者明显好转,治疗总有效率达86.67%。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3.33%。结论给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死亡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总结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护理效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应用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