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点群链R(3)OD3关系来标记D3点群的斯塔克能级.基于双层点电荷位场(DSCPCF)和经典的简单点电荷位场(PCF)两种模型,利用自编的计算程序,对三角对称(D3)掺杂晶体YAB:Eu中Eu^3+离子的位场微扰能级进行理论计算和归属.通过与实验能级比较,结果表明:按照配合物的实际位结构,利用较少的拟合参数,PSCPCF模型得到比PCF模型更为合理的能级分布和精确的能级分裂值.

  • 标签: 稀土配合物 YAB∶Eu 配位场分析
  • 简介:分别以不同的异羟肟酸为配体,合成了3个氧钒(Ⅳ)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NNR,13CNMR,51VNMR)、电子顺磁共振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别在不同的羟基醇中以氧钒(Ⅳ)配合物BHAOV为基础,合成了2个含烷氧基的五价氧钒(Ⅴ)化合物.在吡啶中合成了含吡啶的六位氧钒(Ⅳ)配合物BHAOV(PY),V占据第6位置S原子,可使其不被氧原子进攻而氧化,要使V内层发生氧化,在四价钒上至少有一个空的位位点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还研究了BHAOV在乙腈中的位反应动力学.

  • 标签: 异羟肟酸氧钒化合物 合成 表征 配位化学性质 配位反应动力学 乙腈
  • 简介:报道了钨硼杂多阴离子[BW11O39M(H2O)]7-(M=Co2+,Cu2+,Ni2+)中位水与奎宁的取代反应,利用UV-vis和ESR谱进行了表征,并且测定了配合物的旋光度,结果表明奎宁取代了杂多阴离子中的位水,与杂多阴离子中的取代过渡金属原子形成了配位键.奎宁与杂多阴离子键合生成的杂多配合物,仍然具有旋光活性,其中含Cu2+的奎宁杂多化合物保持了奎宁的左旋特性,而含Ni2+的奎宁杂多配合物由左旋变为右旋.并初步探讨了取代反应的机理.

  • 标签: 奎宁 过渡元素 钨硼杂多阴离子 配位水 取代反应 杂多金属氧酸盐
  • 简介: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藤类中药中K,Ca,Mg,P,Sr,Fe,Mn,Zn,Cu,Co,Cr,Al,Ba,Ni,As,Pb和Cd1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微波辅助消解,ICP—AES法检测几种藤中17种元素的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03-O.00981μg/mL,加标回收率88.37%-110.0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方法可快速、灵敏、准确测定藤类中药中多种常量、微量元素的含量。藤样品中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K,Ca,Mg外,还含有Fe,Zn,Mn,Cr,Co等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其它元素P,Ni,Ba,A1,Sr,Pb,Cd,Ba等。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血藤 微量元素 微波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