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有关交子的起源,《宋史·食货志》的记载颇多错误.《宋史》编于元末,仓促成书,存在这种情况并不奇怪.《食货志下三》记交子起源说: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谅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仁宗从其议.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

  • 标签: 食货 交子 错误 《宋史》 产生时间 起源
  • 简介:<正>《韩擒虎画本》(以下简称《画本》)一卷,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院,编号S·2144。全卷二百一十八行,凡五千七百五十二字。1950年,王庆菽先生从伦敦抄回,经过校理后编入《敦煌变文集》。这是一篇描写隋文帝杨坚建立帝国和韩擒虎立功事迹的话本小说,也是敦煌话本小说中保存的较为完整的作品之一。对于这篇小说,过去曾有许多学者论及,但没有人作过全面的、深入的研究,以致在一些问题上造成差误,从而影响了人们对敦煌话本小说,乃至唐话本、宋话本的正确认识。因此,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这篇作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作品的标题、抄卷、创作时间、抄卷时间、本事和体制等问题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谬误之处,请读者指正。

  • 标签: 敦煌写本 敦煌地区 职官分纪 节度使 供奉官 隋文帝
  • 简介:本文经过对《敦煌名族志》内容研究考订,结合《新唐书》、《旧唐书》进行研究,认为《敦煌名族志》撰写时间是开元十一年到开元十五年之间,敦煌地区的张氏来源主要有清河、南阳、安定和江东,主要部分是南阳和清河,从唐朝初年,吐鲁番地区已经将南阳与清河混为一起,张淮深封爵南阳郡开国公之后,很多清河张姓改称郡望南阳。

  • 标签: 敦煌名族志 撰写时间 张氏 族源郡望
  • 简介:云冈石窟的保护受到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重视。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人为的污染,使云冈石窟的保护问题日显严峻,必须综合治理。然而,在这些复杂因素中,岩体的风化治理最为关键。岩石的孔隙尺寸及其分布是表征岩石力学、水理性质的重要参数。同种岩石,其孔隙率越高或者孔隙分布越大,则表示岩石的力学和水理性质越差。由此可见,借助孔隙率及孔隙分布状况,可表征同种岩石的风化情况。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与岩石孔径分布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石雕风化的加剧,岩石可视孔隙率增大,孔径大小的平均值也将相应增大。基于这一前提,本研究尝试采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分析石雕文物不同深处的孔径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室对云冈石窟新鲜岩石样品,结合抗盐风化安定性实验,和对自然风化样品采用便携式核磁进行无损检测,探讨其风化程度和深度,以便深入研究石雕文物的风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风化岩石的新鲜层只有一类小孔隙,弛豫时间约为2~6ms,风化层岩石有大孔隙生成,且随着岩石风化程度增强,小孔径孔隙所占孔隙比例降低,大孔径孔隙所占比例增多。根据不同深度岩样的孔径分布情况,及新鲜岩石的孔径分布情况,可以得出岩石的风化深度为5mm左右。本研究可为后续的现场保护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核磁共振 孔径分布 横向弛豫时间T2 风化
  • 简介:第三套人民币是从1962年起陆续发行的新券种,计有7种面额,13种版别。主币最大面额为10元.最小面额为1元,其间尚有5元券与2元券两种:辅币分别为1角、2角和5角.尚有流通频率高、继续沿用的第二套5分、2分、1分纸钞和新版硬分币。

  • 标签: 第三套人民币 流通时间 21世纪 面额 辅币 分币
  • 简介:敦煌莫高窟第297窟甬道南壁有两行西夏文题记,为西夏福圣年间某人礼佛时所刻写,具有发愿性质。此文在前人译释基础上对该题记进行了重新译释,同时结合该题记对西夏统治敦煌的时间进行了探讨,认为西夏最早于1053年取代沙州回鹘政权,开始了对瓜、沙二州的统治,至1227年蒙古军攻占敦煌为止,西夏共统治敦煌达174年。

  • 标签: 莫高窟 第297窟 西夏文 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