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焕.1943年11月生.浙江诸暨人.1967年9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历任兰溪(县)市长.市委书记。金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衢州市长、市委书记省交通厅厅长省政协常委等职务.中共十四大代表.九属全国人大代表。

  • 标签: 郭学焕 书法篆刻 常务副市长 全国人大代表 市委书记 浙江大学
  • 简介:将近元旦,喜得宁夏社会科学院景永时先生所赠由他主编的《西夏译丛》三册,十分高兴。其中有孙伯君女士编《国外早期西夏论集》(简称《论集》)两册。《论集·说明》中称,在众多国外早期西夏论著中,只收集“涉及西夏语言、文字、文物和文献的研究”论文,对“单纯就汉文史书描写历史事实的文章不予收录”。不言而喻,这个定位是非常恰当的。

  • 标签: 西夏学 早期 西方学者 宁夏社会科学院 《论集》 历史事实
  • 简介:<正>十八世纪末期,一个与启蒙时代各大思想家同时但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勒格朗多西(Legrandd’Aussy)发表了三卷本的《法国人私生活史》。这一著作在当时理性主义的灿烂光环下,影响弱小,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然而,自本世纪六十年代来法国日益

  • 标签: 历史人类学 结构人类学 六十年代 十九世纪 法国人 十八世纪
  • 简介:在《西周年代考辨》(本刊1997年第2期)中我把西周年代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西周年代考辨订补》(本刊2003年第2期)中重定西周年代应分为早、中、后、晚四个时期,对断代的证据即铜器的订年作了一些局部调整。总的说来,我对西周年代的观点还是那样:古本《竹书纪年》的西周积年作为一个基本标尺必须尊重,西周共约

  • 标签: 西周 年代学 历史文物 厉王世
  • 简介:在20世纪与我们匆匆揖别之后,素有忧患意识传统的方志人是否已就自己在20世纪所留下的足迹作了深刻的反省,并做好了进入新一个世纪大发展的充分准备?我们方志人向以默默无闻的埋头苦干精神为荣,也以此著称,但是值此世纪之初,每一位对方忐这一学科的发展前途具有责任感的同仁,都完全有必要把自己的视线从文本中稍许移开片刻,对自己投身于其中的方志事业作一宏观的思索。

  • 标签: 方志学 中国 编修工作 方志工作者
  • 简介:物作为人类的研究对象,始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把物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标识来分析社会演进的阶序。此后不同学派出于论证、分析的需要,各自阐释物及物背后的社会关系与文化隐喻,本文从物与社会演进与象征符号的角度,对人类关于物的研究谱系进行部分的梳理,论述人类在以"物"为研究对象时的方法论与认识论。

  • 标签: 标识 象征 技术
  • 简介:"改造"1970年元旦刚过,已是古稀之年的冰心和诗人郭小川一起,共赴离京迢迢千里的鄂南.3个月前,中国作协的绝大部分同志已先期抵达成宁劳动改造.临行时,军宣队的一位政委训话说:"你们要明白,作协是砸烂单位,你们去的干校--文化部干校属于安置性质,你们就在那儿劳动,改造,安置,不要再幻想回北京.能去的人,包括老、弱、病、残、家属、小孩都去.当然不愿去的,也可以找个地方投亲靠友,我们放行."由于种种原因,几个"老弱病残"如张天翼、陈白尘等人和冰心暂时留了下来.郭小川虽然年轻,但有肝炎,血压又高,还有牙周炎,属于病残一类,便也和冰心等长者在一起,在北京继续写检查……直到林彪发布了"一号通令",连"老弱病残"也不准留在北京,冰心才和郭小川一道下干校.当时,两家的亲属都到车站送行.

  • 标签: 作协 冰心 诗人 郭小川 悟道 元旦
  • 简介:赵意空是科甲出身的清末县令,宦海沉浮八载,历任六县,辛亥革命中几乎殉清;他也是民国间山西诗、书、画、印、医、等各界不可或缺的人物。对其一生,特别是清亡后寓晋26年间治学、教学,乃至悬壶济世等多角度的研究,不仅可以弥补晚清"士大夫"阶层思想转型研究之不足,而且对于研究民国山西文化历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晚清遗民 民国学人 赵意空
  • 简介:敦煌的研究起源于1900年,此年的五、六月间,在中国西北甘肃敦煌附近的莫高窟,一位名叫王元禄的道士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打开了第17号洞窟(即藏经洞),在这一洞窟中,发现了大约五万件不同材质的档案材料、写本、书籍和经卷,其文字包括汉文、吐蕃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和于阗文等,它们在那儿被保存了近九个世纪,同时发现的,还有几百件帛画、纸画及印刷的书籍和绘画艺术品.由于此后不久各种名目的考察队的到来,这些物品今天被分散保存在欧洲和东亚的许多地方.这一事件,导致了一门对这批材料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敦煌的诞生.

  • 标签: 法国 敦煌学研究 中国 文书 艺术品 研究成果
  • 简介:蜀中《易》,自古以来负有盛名。《宋史·隐逸传》说,有一个叫郭曩氏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南平。他的始祖在汉代是严君平的老师,历代以《易经》象数之学相传。又说,大学者程颢、程颐年轻时随父亲到成都,见到一个箍桶的篾匠,拿着一本书在读。走近一看,原来是《易经》。兄弟俩觉得很惊讶,想要考考他。哪知篾匠先开口问道:“你们学过这个吗?”又指着《易经·杂卦》中的“未济男之穷”一句,叫他们讲解。兄弟俩看出篾匠有些来头,于是很谦虚地向他请教。篾匠简要地说道:“三个阳爻都错位了!”二人听了,深受启发,获益非浅。第二天又专门前去拜访,却再也没见到篾匠了。后来袁滋到洛阳,向程颐请教《易》方面的问题。程颐就对他说:“《易》发达要数四川嘛,你怎么不到那里去学呢?”

  • 标签: 《易》学 程颐 《易经》 谯定 蜀中 奇人
  • 简介:经贵阳市民政局批准,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了,可喜可贺。这不由让我想起几十年前的往事:1952年,我父亲毛国琦在贵阳师范学院任教,他除了教授英语外,还给学生讲授世界语,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父亲已经从贵州大学退休,住到了我在蔡家关的家,他经常与贵阳的世界语爱好者来往,其中有不少人是年轻人,他们还到我家里来进行交流、请教父亲有关世界语的一些问题,他总是热情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在一旁的我听了很感兴趣,我就问父亲什么叫世界语,是多久学习世界语的。

  • 标签: 世界语 父亲 贵阳市 师范学院 七十年代 贵州大学
  • 简介:伯希和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他是继一次短期患病后逝世的。笔者的意图并非是于此对他进行赞扬,因为其他人早已经捷足先登地这样做了,况且他们也更有资格这样做。我仅就他在一个特定领域中的学术活动讲几句话,我本人有幸看到他在此领域中广泛施展了他的学问和神奇记忆力的全部才能。多年以来,伯希和不仅从事对有关西域民族和文明,特别是有关阿尔泰民族进行研究,同时还涉猎最广泛的学科领域。伯希和在他于1906年出发赴西域探险之前不久,才开始学习突厥语。他在数月期间便学会了东突厥语。伯希和的旅伴瓦杨博士不久之前还曾对我说过,伯氏与当地居民毫无区别地和很轻松地用突厥语、汉语和俄语交谈,使土著民着实吃

  • 标签: 伯希和 蒙古学 《蒙古秘史》 蒙古语 突厥语辞典 学术活动
  • 简介:不知为何威信一落千丈陈伯达这个人,可以说是个很聪明的很有才的人。他给我的印象是,才胜于胜于德,德毁于位。好好的一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后来变得那个样子,什么原因?

  • 标签: 陈伯达 为学 知识分子 正义感
  • 简介:一贵州的文化源流,可以推到公元2世纪的尹珍从汝南许慎读书开始,但史料很少,15世纪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较为具体。朱元璋从实际生活中懂得用儒家学说来治理国家,用“尊王攘夷”、“三纲五常”这一套统治术,显然收到了功效。贵州定为行省,设布政使司,是永乐十一年(1413)朱棣时代的决策。贵州在15世纪时,版图小,人口少,交通闭塞,民族复杂,经济和文化都落后,实在不够建为一个省的条件。但是这块地方名日西南边徼,蛮荒之区,它却是西南边徼的中心地带。

  • 标签: 贵州学 贵州文化 明代 西南地区
  • 简介:《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推行"新政",但在推行新型警政方面却不尽人意,尤其是负责人极度缺乏警知识,警政人员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于是在新警政实施之初便创办起了警察教育,以此提高警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1901年,京师警务学堂创立。次年7月9日,袁世凯(时任直隶总督)开办了保定警务学堂,其他地方也相继成立了警务学堂,作为警基础的《警察》课程也陆续开设。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夕,较为完整的警察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 标签: 清末新政 警务学堂 警察教育 《警察学》
  • 简介:徽州文化作为一门地域文化,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一门显学。1994年、1995年、1998年先后召开了三次国际性的徽研讨会,与会学者遍及欧、亚、美各国,并且愈来愈引起世人的瞩目。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性著述,资料非常丰富。徽研究依赖于资料,而地方志可以说就是徽研究的资料库。

  • 标签: 方志学 徽学研究 徽州文化 中国
  • 简介:现代优生由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创办于1883年。文章讨论了藏医优生发展的历史,认为在孕前期保健与优生范畴方面,《四部医典》提及精卵质量如何影响胎婴儿的质量以及《优生方法》中关于父母的情绪和思想动机能力改变胎婴儿质量的观点显示出藏族独特的优生观念。

  • 标签: 藏医 《四部医典》 《优生方法》 优生学
  • 简介:石屏文庙属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东庑年久倾圮,经州政府和州文管所批准重建,最近建筑工程队在清理地基时掘出一通明代天顺二年(1458)冬月16日镌刻的石碑,距今已543年。碑名为“石屏州庙记”,砂石质地,高157厘米,宽89厘米,厚15厘米,全文26行,计853字,碑文字迹楷书阴刻。碑文为赐进士及第承务郎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编修,经筵官蜀人周洪漠撰文、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临安府知府刘芳校正,奉议太夫临安府同知石首刘海篆书碑额。

  • 标签: 明代 石屏庙学碑 历史考释 中国 历史文献
  • 简介:本栏目为医学人类专题。医学人类是以人类的观点考察与研究公共卫生和医学事项的学问。十余年来,中国多所高校的教授、研究生团队带着新的理论进入这一研究领域,收获甚丰。从早期的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大规模社会公益性主题,到今天大大扩展了的对整容、器官移植,以及对多种慢性病的田野诠释,扩充了中国人类的研究领域,值得继续向更宽阔的方向推动。

  • 标签: 医学人类学 中国人类学 导言 社会公益性 公共卫生 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