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1961年生于陕西,祖籍山东。1988年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毕业;1998年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中国美术学院水彩高级研修班毕业。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彩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名誉主席,浙江省粉画家协会副主席等,多次担任全国水彩画、粉画评委。

  • 标签: 中国水彩画 作品选登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学院 高级研修班 水彩画家
  • 简介:一这是一个纯美摄影艺术的标题,全赖对自然感觉的敏锐和理解的深度。看上去,车的大多数影作象西藏自然的一幅幅标本。粗犷的多,细致的少;深沉的多,典雅的少。然而,无论从感觉上或是逻辑上他都无比贴近于自然,他尊重自然,甚至几乎膜拜自然的程度——当然我指的是他的摄影艺术。

  • 标签: 摄影艺术 大众摄影 现代摄影 摄影作品 中国美术馆 系列作品
  • 简介:英妹,女,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人,1998年开始尝试在树皮、猪皮、牛皮上绘画。其“皮画”以少数民族人物少数民族风情为主要题材,将中国水彩画和西洋画技法相结合,其画风古朴而自然。成立了三皮画社,是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画家。其绘画品种达20多种,是桂林五通农民画的代表。

  • 标签: 桂林市 少数民族风情 简介 作者 作品 封底
  • 简介:《东庄图册》是明朝中期著名画家及吴门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周的传世名作。原册共24幅,现存21幅,藏于南京博物院。它虽然不是鸿篇巨制,而只是一套册页小品,但却因为其朴实的技巧、含蓄丰富的意境及其独特的观照方式,而成为周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一些作品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烈的现代感,用当代人的眼光来审读它也觉得很新颖别致,直到现在仍被很多当代画家所赞赏和推崇。

  • 标签: 《东庄图册》 艺术特色 沈周 著名画家 南京博物院 代表人物
  • 简介:假如剥剔去“意识形态”曾有的过于窄化的用法,恢复其固有的精神维度的广泛指称,我们不妨将油画纳入意识形态。这时,油画作为人之精神的一种形态化存在就凸显出来,其精神资源的汲取方向,意义就不一般了。

  • 标签: 精神资源 西方油画 克龙 中国油画 形式语言 精神气质
  • 简介:当代画坛,可以用"重构时代的观念变化"来作一般性的概括,这是不能无视的艺术现实。在这一转型中,一些守旧者必然被淘汰出局,一些自觉者则必然脱颖而出。所以每一个当代画家都面临着艺术取向的选择,既不能漠视,也无法回避。作为一代新人的杨晓,在艺术上显露出睿智和才情,以及根基扎实的实力。

  • 标签: 观念变化 水墨人物画 重构 意义 艺术现实 艺术取向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对明代画家士充的《山水图卷》、《山水图折扇》的题材内容、构图格局、意境趣味、笔墨技法以及后人对他们的评论的具体分析,将士充的绘画的流畅、柔和、迷、古雅神韵的艺术风格及其绘画美学思想和观念,以及他作为董其昌代笔人的历史情况进行简单地梳理。

  • 标签: 沈士充 《山水图卷》 《山水图折扇》 “云间派” “松江派”
  • 简介:伟的舞作有一种境界——以诗意的创造净化我们的感官,以感性生命的迷狂和高度哲学抽象的统一的追求,彰显生命的美丽及其意义,以超越现实世界的想象引领人们飞升到理想的高度;或者,探究舞蹈艺术的本体,以自然身体的能量在人体内部和外部空间的流动,唤醒人们沉睡的感官,感受生命对自然的顺应和“天人合一”的和谐;或者,打破舞蹈艺术的本体,在不同的艺术边缘上行走或将不同媒介进行融合,创生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呈现视觉的盛宴,让享有它们的观众感受当代艺术的创新和艺术家的创造品质。

  • 标签: 舞蹈艺术家 艺术创新 现实世界 当代艺术 作品评析 感性生命
  • 简介:太多的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缺乏细致的历史认识,仅仅是通过风格、语言以及时间进行简单的分类。但事实上,在摆脱"文革"艺术到产生"八五现代美术运动"之间,充满着复杂的艺术问题。1979年开始的"伤痕美术"以及几乎同时出现的"乡土绘画",正是彼时不同艺术家在对真实的寻找过程中形成的艺术发展阶段,并为此后80年代中期的现代美术运动(即所谓的"八五新潮")提供了条件与基础。本文以张晓的早期艺术思想和实践为例,试图撇开过分简单的概念分类,通过对这位艺术家的个案分析,提示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具有艺术史意义的早期艺术面貌。

  • 标签: 张晓刚 艺术思想 美术运动 毛旭辉 现代美术 巴比松
  • 简介: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爱凤教授所著的《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是近年来中国艺术史论界的一部力作。全书分上下册,正文近70万字,引用图片近千张,总耗时超过10年。该书从文化比较和交流的角度,通过引用国内外民族学、考古学和文物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对上古至中古早期的西亚、中亚和亚欧草原的艺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展现了古代世界多元文化并存的魅力,为我们反思现代文明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视角。当然,该书亦存在不足,主要缘于教授对西方文明过于情绪化的排斥,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对文化整体的把握。

  • 标签: 《从青金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亚、中亚与亚欧草原古代艺术溯源》 沈爱凤 文化比较和文化交流 艺术 多元文化 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