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安阳师范学院姬学友教授的论著《从外围接近鲁迅》即将付梓,嘱我作序,辞不获已。我想,他坚持让我写的一个原因,是2012-2013学年他在鲁迅博物馆访学,我们相处得很愉快。他离开鲁博时,举办了一个专题书法展“致敬鲁迅”,作为一方面的成绩的总结。我写了一篇小文《送姬学友君归安阳》,其中有这样一些话:“学友君在鲁博合作研究一年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手稿整理与研究’,研究台静农等名家法书,多方请益,广泛交游,学问与书艺俱进。安阳乃古代殷商繁盛之地,文物遗存丰富。

  • 标签: 鲁迅博物馆 国家社科基金 师范学院 重大项目 文物遗存
  • 简介:当年12月7日,日本裕仁天皇发动“珍珠港事变”,美、日正式开战。两个月后,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9066行政命令”,下令将数万日裔美国人强制送到集中营,加州日裔被关进马扎纳(Manzanar)集中营,并没收资产,小东京自然难逃一劫。从书前朱乙真所撰《小东京(LITILETOKYO)——一景一物见证日裔移民血泪史“》中读到的这段文字,让我不由联想起美籍台湾著名作家施叔青今春新出炉的台湾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风前尘埃》中的这样一些描述:

  • 标签: 日本 媳妇 日裔美国人 裕仁天皇 行政命令 美国总统
  • 简介:1930年代,兴起过一个以周作人为旗帜的言志派文学思潮。这一派作家借重评晚明小品,倡导独抒性灵的文学观,视左翼文学为载道派而加以排斥。具体标志这个文学思潮兴起的是1932年北平人文书店出版的两本书:周作人的理论著作《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和其弟子沈启无编选的晚明小品选集《近代散文抄》。两本书一理论一作品,互相配合,

  • 标签: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国文 大学 重印 文学思潮 晚明小品
  • 简介:记得是1998年2月中旬,我收到南开大学张菊香女士一封信,说她和张铁荣先生合编的《周作人年谱》(1985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正在增订,不久之后可以完工,希望我为增订本写一篇。这本年谱我看过,印象好,甚至有钦敬之感,原因是一,材料丰富,可见是费了大...

  • 标签: 周作人 增订本 年谱 鲁迅先生 处理办法 蔡元培
  • 简介:几年前。当我们开始做数字货币研究的时候.这一领域既冷门,又边缘,不少人都质疑此项研究的必要性,这项工作的展开不能不归功于周小川博士的敏锐洞察力和学术前瞻性。这两年,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暴涨暴跌,人们开始纷纷关注这一新兴事物。作为一个研究者,尽管我认为比特币还只是一种准私人数字货币,但我对其代表的数字货币技术的未来满怀憧憬!

  • 标签: 数字货币 货币研究 暴涨暴跌 洞察力 周小川
  • 简介:在我的印象里,望平同志生来就是写小说的,不想,突然间他又在我面前抛出他的一本散文集来.若为散文在书市走俏,说他是赶风而来,那他就不叫熊望平了.

  • 标签: 序紫溪 紫溪闲话 闲话外
  • 简介:<正>在经历了上个世纪近百年的现代艺术的变革之后,艺术的范围变得宽泛了,但同时也变得概念模糊了。许多人面对现代艺术失去了判断的基本标准,面对艺术的失语,对一个现代人无疑是精神上不可估量的空缺。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诗歌,这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毫无节制的嘈杂与近乎沸腾的发展与变化的现实:面对理想幻灭,经典文化萎缩后的全民泛娱乐化:面对荒唐的毫无艺术价值的,失去了艺术背景的所谓现

  • 标签: 诗歌作品 文化萎缩 泛娱乐化 中国社会转型期 诗探索 中国诗坛
  • 简介:1人,其实就是诗。诗,其实就是人。无论是从诗美学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诗的内涵或外延出发,这个立论都应该是成立的。

  • 标签: 大珠小珠 序诗集 极至序
  • 简介:  认识张伟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三个夏天四个秋天.张伟很聪明,但又不是那种特别勤奋的学生.在忙乱喧嚣的大学生活里,他始终能够鼓励自己读书和坚持写作,也是很有个性的人.这个冬天很冷的那个下午,当他很认真地给我说:"诗文集子要出版,算是自己大学随意练笔的见证,也给自己的浮华青春留个纪念,想请您在前面针对我的文字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作为序言."我忍不住发了一些感慨,也免不了犹豫.我是一个很不自信的老师,在了解他真实的心意之后,我认真地阅读了他的东西.……

  • 标签: 告白序 序张伟 张伟诗文
  • 简介:评弹起源于苏州,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是江南特有的说唱艺术,传承数百年而不衰,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弹于晚清传入上海,一时间以表演评弹为主的书场、茶楼遍布全市城乡,尤其是20年代初电台兴起,更加促进了评弹艺术的发展,到三四十年代,上海已成为评弹演出的中心。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弹艺术 苏州弹词 三四十年代 说唱艺术
  • 简介:多年来,古代小说一直聚集着较多的研究者的热情,每年有数百篇相关论文问世便是明证。可是,这许多论文的分布却是相当不平衡。我曾对上个世纪最后10年,即1990~1999年的情况作过统计,发现众人的用力点大多数集中在明清两代,魏晋南北朝小说的问津者却是甚少。那10年里,有关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论文是156篇,有关明代小说的论文是2252篇,清代(含近代278篇)更多至3450篇。各个时间段中的分布也不平衡,如有关魏晋南北朝小说的156篇论文中,关于《世说新语》的论文就占了77篇,而清代小说研究中,有关《红楼梦》的论文就有2318篇。进入21世纪以来,这样的格局仍然维持着。关于古代小说研究的专著情况亦复如此,若小说通史类不计,研究者的论述多集中于明清两代,有关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专著实在不多,到目前为止见到的只是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刘叶秋的《魏晋南北朝小说》、1984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剑国的《唐前志怪小说史》与1997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王枝忠的《汉魏六朝小说史》,若加上现在魏世民的《魏晋南北朝小说史》,50多年来一共只有4种。从总体上说,古代小说研究很“热”,但其中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研究却偏冷,这是为什么呢?应该...

  • 标签: 小说史序 魏晋小说史
  • 简介:《台湾通俗文学论稿》是方忠的博士学位论文.他在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阶段,又进行了一次精心加工.现在将以专著的形式与大家见面.他要我为他写一篇序言.我除了尊命乐从之外,还勾起了一丝怀旧的思绪.方忠作为博士生是在1995年入学的.那一届我招了8位博士生,虽非济济一堂,也可算是人气很旺了.其实我是没有能力与精力一次招这么许多研究生的.当时除了向全国公开招生外,有的是本校的在职生,有的是我与兄弟学校的教授联合指导的,如与扬州大学曾华鹏教授合作指导徐德明,与山东师大朱德发教授合作指导杨洪承,与福建师大姚春树教授合作指导袁勇麟,与徐州师大徐瑞岳教授合作指导方忠.

  • 标签: 通俗文学 怀旧 中国 台湾省 研究阶段 序言
  • 简介:下面我开始讲这个故事,你要做的就是听着,新新是一家有名望的影视公司,时时会有主动投稿的编剧,尽管成熟的故事不多,严田通常都会倒茶递烟,与人为善地接待他们,午餐之后,刚回到办公室,就看见刘海东。刘海东醉醺醺地推门进来的,掏出名片和一只苏烟塞在严田手里,名片上写着他的名字,说明来意,刘海东坐下来就仰脖喝水,一饮而尽,严田倒的是温水,不是酒,办公室里开始弥漫着火锅的味道,他喝水咂嘴的声音很响亮,可能是因为喝酒了吧,刘海东说自己是电视编导,业余时间也写剧本,讲起故事的时候开始亢奋了,故事很励志,听起来却很涣散,严田细心听着,企图发现些亮点,刘海东咂嘴的声音在抽烟的时候都会发出来,几口烟之后,刘海东不再说故事了,开始说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北京,在上海,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很久都没回北京了,零零碎碎大致和一个舞蹈演员的名字有关系,此时,办公室里有手机在振动,严田递给他,来电显示是舞蹈演员的名字。

  • 标签: 公寓 舞蹈演员 办公室 影视公司 与人为善 电视编导
  • 简介:阿龙,臭氧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一种蓝色的布,这种布轻得可以飘浮在空气之中,他把这种布吊挂在云层上面之后,天空便呈现出美丽的蓝色。

  • 标签: 臭氧层 科学家 蓝色
  • 简介:海马是我的老乡,而且相距不远,也就十八里地,但等到相互认识时,故乡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因为有着几乎相同的童年记忆,所以,海马这本《回忆与时间》中所写到的故事与人物在我读来就十分的亲切.海马有一篇文字提到诗人小海,提到了北凌河,那儿与海马的故乡李堡大概也就一箭之遥.我的少年时光就是在那儿度过的.那里地处僻壤,有许多大得望不到边的草荒田,这在我们这种南方平原耕作地带是很少见的.春天是绿绿的,秋天是红红的,里面出没野兔、猪獾、刺猬、鹁鸽以及好多的大莽蛇.大水一起,草丛里满是乱窜的鱼虾.

  • 标签: 回忆时间 序海马 故乡爬行
  • 简介:<正>屈指数来,我和门瑞瑜同志结识,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记得1961年金秋时节,当他从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省文联所属的《北方文学》编辑部工作时,就成了我的同事。从1983年起,我们又成了同住一座宿舍上下楼的邻居。真可谓老同志、老朋友了。最近,他的《门瑞瑜文集》即将付梓,特约我写篇序言。他这部文集收进了几十年来发表

  • 标签: 门瑞瑜 北方文学 编辑部工作 秦牧 师生情 北望集
  • 简介:从1992年到2007年,路遥离开我们已整整15个年头了。15年,我的感觉是:路遥远离了我们,路遥还在我们身边。我们已见不到那个朴实又健硕的汉子,看不到那张黝黑又亲切的脸庞;但有关路遥的作品,路遥的影响,路遥的精神的相关话题,又经常不断地在我们耳边回响。他是以文学的方式,存在于我们之中;他是以精神的姿态,存活于我们的心间。

  • 标签: 路遥 纪念 茅盾文学奖 文学创作 精神 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