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唐代前期佛典经疏引用了不少《切韵》佚文,据统计有144条。从文字、注音、释义三方面对这些佚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切韵》原书的某些特点,也可以看出唐人修订《切韵》的路径和方法,揭示出“增字、加训、刊谬”的具体情形。

  • 标签: 切韵 佛典经疏
  • 简介:论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对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千余名经营户语言状况的实地调查,研究了中国小商品的语言状况。论文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经营户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语言态度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描写,

  • 标签: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语言状况 浙江 社会语言学 统计分析 语言能力
  • 简介:系统地考察江有诰的叶音,不仅对重新认识叶音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全面准确评价江氏古音学的成就。王力等先生认为江氏的叶音和朱熹的叶音无异,是乱改字音。文章统计了江氏《诗经韵读》中全部的叶音,共有58处。通过全面考察这些叶音,发现江氏的叶音并不是乱改字音。他的叶音标准是他确定的古音,他的叶音本意是多音定一音。

  • 标签: 江有诰 《诗经韵读》 叶音 多音定一音
  • 简介:文章对朱熹《诗集传》所注二反、二音进行穷尽式研究,发现其来源皆有根据,且体例严整,并非随意为之,朱熹既继承了陆德明的反切和"协韵"组合模式,又给以己意所定之反切注上"叶"的标志。文章同时归纳出了朱熹二反、二音的两种类型:一为并列古、今(或今、古)音;二为四声互用。从二反、二音与叶二反、二音的对比来看,二反、二音并非漏注了叶字,而是朱熹有意为之,二反、二音与叶二反、二音统一于朱熹的注音原则。

  • 标签: 朱熹 《诗集传》 二反 二音 反切
  • 简介:悉昙佛经可以反映《韵诠》五十韵头的音类和音值。《韵诠》对《切韵》系韵书的韵有分有合,韵所辖韵字也有不同。《韵诠》调整韵依据的是当时的实际语音,并制订有系统的处理体例。

  • 标签: 《韵诠》 五十韵头 音类 音值 悉昙
  • 简介:“作客”产生于东汉,本义为“寄居异地”。南朝刘宋出现“当客人”义;明代出现“当客商”义;清代出现“客气”义。而“做客”产生于南宋,本义为“当客人”,元代产生“当客商”和“客气”义。在现代汉语中,二词均产生出“特指作为嘉宾接受媒体采访”的新义项。据此,我们对相关辞书的释义及其所引书证予以匡补。最后论述了二词中应以“作客”为通用词的理由。

  • 标签: 作客 做客 辨考
  • 简介:摘要本文运用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古典文献校勘方法,以阮元校刻《毛诗正义》为底本,《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为对校本,对《毛诗正义》卷九之三——卷十之一的异文进行了考证,辨别了异文的孰正孰讹,分析了异文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其不同版本分为阮元未校出或阮校误,可据南宋本改;阮校本正确且与南宋本相符;阮校本正确,南宋本错误和其他类。对《毛诗正义》异文进行考证,一方面能为《十三经注疏汇校》的设想提供一些理性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对《毛诗正义》不同版本的异文进行深入细密的考证,借以抉其精微。

  • 标签: 毛诗正义 异文 考证 训诂学
  • 简介:中古见溪群母字在汾方言是否腭化及其音值问题大致有两种情况:细音前腭化读tc、tch和部分细音前读塞擦音ts、tsh,与知章组混同。其中细音前读塞擦音ts、tsh“与知章组混同经过了k、k^h→c、c^h→tc、tc^h→tf、tf^h→ts、ts^h这样的演化过程,是腭化和知章组卷舌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汾城方言 腭化 卷舌化
  • 简介:元人陶宗仪在其《南村辍耕录》中收有元达达曲31种,由于演奏技法和演唱方式的特殊,更由于胡汉语言之间的隔阂,对这些曲目名称的释读已成为相当困难的事情,因而学术界很少有人涉足这一领域.惟见乌兰杰《元代达达乐曲》一文有过述,然其文对陶氏所收曲目未能全面索,已考释之名目亦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依据大量历史文献,对这31种曲目逐一细致索,以期推动该项研究.

  • 标签: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达达曲
  • 简介:作者:乔琦书名:形式动力:新诗论争的符号学辨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ISBN:9787561486702现代新诗的诸多纠葛与争论是很多人不敢触碰或者感到有心无力的问题。从《尝试集》引发的白话诗论争到《新诗潮》与《中国新诗》的晦涩论争,可以说现代新诗是伴随着争议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伦理与美学、社会与文学、启蒙与艺术等问题相互缠绕,

  • 标签: 现代新诗 《尝试集》 中国新诗 诗潮 诗学问题 诗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