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历史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的角度对苗瑶语中"丈夫"和"妻子"这两个亲属称谓的源流进行考察。发现在现代苗瑶语中承载"妻子"义和"丈夫"义的形式具有多源性、兼载性和共存性特点,进而认为在原始苗瑶语时期尚无现代意义上的"妻子"和"丈夫"概念。随着苗瑶民族及其各个支系分开了,他们各自的社会发展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加之所接触的族群不同,致使各自的婚姻形态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应,亲属称谓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是社会因素与语用因素一起导致了承载"妻子"义和"丈夫"义的形式产生了以上的特点。

  • 标签: 苗瑶语 语源 亲属称谓 “妻子” “丈夫”
  • 简介:在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中,视之所及,必然形成一个空间性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之中,我们靠把握对周围空间的认知来定位自身的存在。自从人类降生于世,其所可感知到的世界就早已并非原初的客观实在,而是一个意向性的世界,通过空间表意的诸种方式,直接意指其自身。

  • 标签: 巴别塔 空间性 客观实在 世界 意向性 场域
  • 简介:简介:阿赫提一维科·皮里宁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皮尔斯哲学学者。他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符号学教授、皮尔斯研究中心主任,爱沙尼亚塔林科技大学哲学系主任。作为美国皮尔斯学会执行委员会成员,皮里宁教授在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及其相关方面建树颇丰,具体可参见其代表作《逻辑的符号学:皮尔斯的语言哲学、博弈与交流》(2006)。

  • 标签: 皮尔斯 维科 阿赫 PEIRCE ESTHETICS 符号学理论
  • 简介:传统音乐学总是将音乐包裹在繁复的专业术语中,严谨而详尽地对音乐分析进行研究。1975年,加拿大音乐学家纳蒂(Jear-JacquesNattiez)将符号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引入音乐研究,开始了对音乐学方法论、认识论的新探讨。在这数十年间,音乐符号学自身也不断发展变化,不同传统、不同学派互相碰撞,并且随着符号学的发展不断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

  • 标签: 音乐符号 符号学 音乐学家 1975年 专业术语 音乐分析
  • 简介:在国内学界,亚当·沙相比于同代的论敌路易·阿尔都塞,似乎并不那么知名,甚至其在中国学界的有限影响也与他对阿尔都塞观点的反驳息息相关。在其为数不多的被译为汉语的论著中,《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一书似乎成为他向当代中国学界传递学术思想的小小渡船。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符号学 阿尔都塞 中国学界 学术思想 结构主义
  • 简介:卡莱维·库尔(KaleviKull),爱沙尼亚尔图大学符号学系教授,现任该系主任,《符号系统研究》(SignSystemsStudies)期刊编辑。主要研究领域:生物符号学、广义符号学、生物学理论研究。在国际符号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参与编写的重要作品包括《阅读霍米尔:对生物学的再思考》、《朝向符号生物学:生命是符号的行为》、《理论生物学讲稿》等。库尔教授是新尔图学派的代表人物,而“新尔图”之所以为“新”,是因为它的起点应从1992年尔图大学成立专门的符号学系开始算起。新学派的研究主要具有两大特点:第一,它将符号学视为研究所有生命系统的符号过程之科学,这也就意味着对魏克斯库尔和西比奥克(该系设有专门的西比奥克图书馆)符号学思想的倚重,也意味着符号域思想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第二,较之于深受形式主义影响、着重于文本研究的莫斯科一尔图学派,新学派的研究跨越了多个领域,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貌。国内学者对尔图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尤里·洛特曼、乌斯宾斯基和伊万诺夫等人之上,对新尔图学派尚无引入和介绍。因此,本辑特邀库尔教授进行专访,请他就新尔图学派对原有符号学传统的继承和推进,以及现今的主要发展方向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由此创造一个与新尔图学派进行对话的契机。

  • 标签: 教授 继承 生物学理论 符号学 期刊编辑 生命系统
  • 简介:亚当·沙(1913--2006),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其研究领域为语言哲学、符号学、知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沙关注语义学、意识形态理论、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形式逻辑以及辩证法等问题,对于解决人类个体问题的伦理学以及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感兴趣。关于这一方面,他证实了对马克思主义解读与对马克思主义专有名词的翻译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作为一位波兰哲学家,沙以符号学观念为参照,特别检验了当今社会政治的症候。在20世纪80年代,沙促成了遍及东欧与西欧各个国家的一系列会议。这些会议(的目的)是从符号学视角分析并比较《赫尔辛基最终法案/协议》(1975)的不同语言版本。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语言哲学 社会批判 亚当 20世纪80年代 意识形态理论
  • 简介:村上春树有一本有趣的书,名为《夜半蜘蛛猴》。书中说到猴子善于模仿,而作者笔下的这个小猴子更是个模仿精灵、模仿狂,处处模仿“我”的行为,甚至包括写作。猴子的表兄弟——人,也是模仿狂。不同之处只在于,猴子为模仿而模仿,或是为自娱而模仿,而人的模仿,是为某种目的而模仿,为表达某种意义而模仿。此模仿可称为表演。表演,必定是符号行为——为了传达意义而“摆弄”自己的身体。

  • 标签: 表演 符号学 符号行为 村上春树 模仿 猴子
  • 简介:芬兰符号学家埃罗·拉斯蒂的著作《存在符号学》,写于2000年,成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符号学先哲托马斯·西比奥克辑录的“符号学先驱”书丛中的重要作品。该书在2012年推出中文版,中文版在英文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结构调整,添加了不少拉斯蒂2000年以后的研究成果。鉴于过往符号学界在哲学与符号学的结合上建树寥寥,加之身任国际符号学会主席一职的拉斯蒂在艺术学、哲学和符号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 标签: 符号学 中译本 丛林 印第安纳大学 结构调整 研究成果
  • 简介:一、与安东尼·布莱尔教授的访谈问:布莱尔教授,您好!今年正值《逻辑的自洽》(LogicalSelf-Defense,1977)一书①出版40周年,今天有幸参加这个纪念活动。这本书实际上承载了很多的历史意义,后来一系列事情的发端,从北美非形式逻辑运动的兴起到InformalLogic(《非形式逻辑》,A&HCI入选期刊)的创刊,从温莎大学推理、论辩及修辞研究中心的成立,再到温莎大学跨学科论辩研究博士点的设立等,可以说都与此书有关。首先请教一个问题,是否可以说北美非形式逻辑运动发轫于《逻辑的自洽》的出版?

  • 标签: 非形式逻辑 历史意义 修辞研究 布莱尔 安东尼 访谈录
  • 简介:技术的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1958年竣工的东京铁塔即为其中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状况的变化,东京周边地区又诞生出新的结构物,经过了半个世纪,其地域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密集的超高层建筑,这使人感到东京作为至高点的功能与存在感被逐渐掠夺。这与铁塔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巴黎埃菲尔铁塔相比较而言,无疑可以确认其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

  • 标签: 东京 象征性 埃菲尔铁塔 性质 标的 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