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腘绳肌慢性损伤的广西短跑运动员是否存在特定的不良动作模式。[方法]将33名广西短跑运动员分为腘绳肌慢性损伤、其他损伤及无损伤三组,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结果]广西田径队损伤发生率为63.64%,其中腘绳肌拉伤为42.9%;广西短跑运动员中FMS总评分低于14分的有29人,占87.9%,且没有1例得满分的运动员;腘绳肌慢性损伤组、其他损伤及无损伤组FMS的平均总评分依次为10.89±1.69、11.58±1.68、13.75±1.96,且有损伤运动员和无损伤运动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腘绳肌慢性损伤组的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的平均最终评分分别为1.00±0.71和1.00±0.00,远低于无损伤组的1.92±0.67和1.50±0.52(P〈0.05);从对称性动作来看,腘绳肌慢性损伤组的主动直腿上抬动作双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主动直腿上抬失分原因调查发现,腘绳肌慢性损伤运动员失分首要原因是对侧足外展,约占55.6%,其次是抬腿未达到要求的角度,约占22.2%。[结论]FMS中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动作不好,以及主动直腿上抬动作左右两侧不对称可能是腘绳肌损伤运动员不良动作模式的特征性表现;从动作模式的角度看,腘绳肌柔韧性差可能并非腘绳肌损伤的主要因素,而骨盆和核心稳定性差、对侧腿髋伸展灵活性不足以及左右两侧动作模式不对称才是主要的致伤因素。

  • 标签: 腘绳肌损伤 短跑运动员 动作模式特征 功能性动作筛查
  • 简介:高校体育场馆主要功能是为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提供场地和设施,同时也可向社会开放以满足社会民众对体育锻炼的需要以及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作为校市共建的体育场馆,面向学校内部和社会同时开放是运营管理的必然选择。可通过拓宽筹资渠道、走市场化经营模式、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有偿经营的关系、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引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等方式加强对校市共建共享的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在保证高校教学与学生课余锻炼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 标签: 校市共建共享 高校 体育场馆 管理 模式
  • 简介:素质教育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从业务能力学习的角度,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体育院校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贯彻"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思想,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中小学 体育教师 继续教育 教育模式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 简介: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进行剖析,确认训练应以技术训练为核心,以运动员个人特点为训练基础,以及正确处理力量素质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关系,技术训练中的负荷问题,提出适合高校三级跳远训练的模式,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 标签: 三级跳远 高校 技术训练 力量训练 训练模式
  • 简介: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忻州师范学院、太原师范学院这三所高师院校的实习模式、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基地、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及实习成绩评价等现状,并比较三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模式的不同,影响教育实习的诸多因素,为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提出合理的建议。

  • 标签: 体育教育 实习模式 实习时间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法,分析对比了中、美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状况,认为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尚未完全具备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条件,与体工队联合办队是过渡时期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较好模式,并对这种办学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期为健全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高水平运动队 普通高校 联合办队 模式
  • 简介:实践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有利于提高体育类专业教学的实效性,也有利于提高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体育类实践教学的整合力。以体育类实践教学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体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等方面知识,在高校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探索性地对体育类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顶层设计进行探索,构建体育类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3种模式,并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体育类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策略。

  • 标签: 体育实践教学 整合模式 共享机制 优化配置
  • 简介: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对精英阶段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要求精英阶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通过对现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依据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特点,分析学分制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从而构建学分制管理体制下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以期对现行的教学模式有一个大的的转变,使教学工作能更好地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以适应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

  • 标签: 普通高校 学分制 体育教学 模式
  • 简介: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就“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质和心理健康指标等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式能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情感和意向水平,端正体育锻炼的态度,有效改善大学生体质,增强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 标签: “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 体育态度 体质 心理 大学生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道馆模式下大众跆拳道运动的推广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体育场馆模式下的现代体育项目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道馆模式 跆拳道运动 推广 对策
  • 简介:通过实证研究为主的综合方法,建立健全“课内外一体化”的优化与创新工作机构、教师队伍制度、保障机制、学习情境设计、小班化分层分类教学、动态调控的课程体系和体育社团、俱乐部的管理机制等,以人的完善、发展和解放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点,进而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教学模式 优化 创新 策略
  • 简介:高校高水平排球队的管理模式和因此而产生的系列问题是长期制约高校高水平排球队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竞技水平提高的瓶颈问题。构建我国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的管理模式,为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排球队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概念,为我国高校排球运动和CUVA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 标签: 高校 高水平排球运动队 管理模式
  • 简介:针对学生体质下降,如何寻求有效汉语策略是目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试图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实现手段,开发一种网络动态可控制运动处方系统,该平台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本校或本单位,该平台包含测试评价系统、营养健康系统、在线信息交流等模块。可针对不同群体分别进行远程健身方式的指导选择,同时把学生体质测试、运动处方和选项课教学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教学健身效果。

  • 标签: 数据库 运动处方 开发
  • 简介: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深化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师范生传统体育教学技能培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实践了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中心,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教学技能培训和实践创新教学能力培养两个阶段,由基本教学技能重点实践,调控性教学技能尝试实践,模拟教学整合训练实践三个层次来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1+2+3”的实践教学模式,目的是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 标签: “1+2+3” 师范生 体育教学技能 实践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
  • 简介:构建一套计算机程序化的管理模式,对高校体育教学、学生体育课成绩、健康测试成绩、体锻次数以及教师的授课情况、运动员训练情况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有利于体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高校体育综合管理系统应用软件与校园网的有效链接,可实现学生网上选课、查成绩等功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程序化、现代化和办公自动化.

  • 标签: 高校体育教学 成绩 体育教学管理 学生体育 运动员训练 构建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我国高校高水平健美操队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运用体教融合的教育思想初次规划我国高校高水平健美操队的培养体系,同时也为高校高水平健美操队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 标签: 体教融合 高校 高水平健美操队 培养体系
  • 简介: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在杭兰平等人构建的“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基础上,以贯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主线加以提炼和优化,并在为期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促进课程多目标的实现效果,以及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变化进行了对照分析。两年的实验研究表明:“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与《指导纲要》体现的课程多目标的特点相适应,在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培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公共体育课 多元化教学 课程多目标 体育意识 体育行为
  • 简介: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科学领域越来越有条件广泛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因此,使运动生物力学对各项运动的分析研究日益深入,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日益趋向现代化,电子化。“数学模型化”方法就是当前运动生物力学基础

  • 标签: 运动生物力学 支撑反作用力 支撑腿 短跑运动 水平速度 额状面
  • 简介:结合体验经济时代的特征,总结分析上海体育博物馆和迪斯尼乐园的相似之处,借鉴国外知名体育博物馆体验式运营的模式,并结合上海的城市特点,对上海体育博物馆的运营模式进行体验式策划,提出打造体育迪斯尼世界的设想,为上海体育博物馆的运营模式提供建议。

  • 标签: 上海 体育 博物馆 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