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当前,在激烈的竞争中,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谁拥有了好的新闻,谁就拥有了读者。继周末版、文摘版、理论版、娱乐版、经济版等专版相继开辟之后,报界又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法制新闻,纷纷开辟法制专版或专栏。如《新疆日报》的“人与法”专版,《新疆军垦报》的“法制苑”专栏等,登载大要案的侦破通讯,反映政法

  • 标签: 法制新闻 新闻宣传 报纸法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综合类 《新疆日报》
  • 简介:2009年8月,美国最受欢迎的综合性刊物《读者文摘》申请破产。美国道琼斯公司于2009年12月停止出版有着63年历史的刊物《远东经济评论》。2012年12月,美国第二大新闻杂志《新闻周刊》终止纸张出版。针对目前纸媒的整体颓势,各大新闻期刊纷纷从期刊的定位、内容传播方式、整体运营等方面努力尝试与新媒体的融合,探索“杂志、书籍、视频、网站、手机、户外媒体”一体化运作的全媒体发展之路。

  • 标签: 新闻类期刊 《中国新闻周刊》 媒体运营 《远东经济评论》 2009年 综合性刊物
  • 简介: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中国报业,尤其是市场化发展较为成熟的都市报纸,纸价高涨、销量下降、广告萎缩是摆在各家都市报社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武汉的都市报为例,阐述了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都市报必须另辟蹊径,在内涵式发展上,要优化报业集团资源,加强经济报道力度,探索集约化发展之路;在外延式发展上,要依托报网融合,促进都市报与各类媒介的融合,并遵循经济规律,实现都市报的多元化经营。

  • 标签: 金融危机 都市报 报业集团 媒介融合
  • 简介:跨文化交流中最难消除的障碍之一,是人类无法共享一种通用的符号系统,而交流符号的“异质性”是跨文化沟通的天然屏障。所以,如何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认同,除了强化对各自语言的认知与理解之外,必须采用具有最大通约性的文化符号,进行“同质性”的符号传播,进而克服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理解偏差,以此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

  • 标签: 语言 符号 文化传播
  • 简介:在高校不断丰富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趋势下,如何实现运营创新,不断考验着高校宣传者的传播实战能力。本文以“南广人事”公众号为例、以“人际传播”的视角审视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宣传工作,探讨了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

  • 标签: 高校微信公众号 南广人事 类人际传播 运营创新
  • 简介:从1985年上海开办第一档电视英语新闻节目,到2000年央视英语国际频道(初为CCTV-9,后改为CCTV-NEWS)正式成立,建设高水平的英语新闻节目越发受到国家和一线媒体的重视。高校电视台作为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平台,以及为一线媒体输送人才的前哨站,开展英语新闻节目的教学制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中国传媒大学校电视台(以下简称中传电视台)的英语新闻节目开播较早,水平较高,其优点与不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标签: 高校电视台 新闻节目 英语类 现状 CCTV-9 国际频道
  • 简介:全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的崛起拓展了新闻传播的价值空间,由此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也成为其现实发展的一大障碍。本着生成、影响和反思的逻辑关系,对聚合新闻客户端信息茧房效应的产生原因、负面影响和解决对策进行集中研究,意义重大。

  • 标签: 新闻客户端 信息茧房 机器算法 媒介素养
  • 简介:互联网公益众筹的筹款能力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使用网络爬虫软件Python对新浪微博微公益平台和轻松筹微信平台上公益众筹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并从项目本身和传播平台两个方面入手,对两社交平台公益众筹项目筹款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项目本身对两社交平台的公益众筹项目均有影响,但对微信平台公益众筹项目的影响效应更大;传播平台对微博平台的公益众筹项目有显著影响,对微信平台上的公益众筹项目影响甚微。进一步研究表明,微信平台的公益众筹项目主要依靠现实生活的社会网络获得成功。

  • 标签: 公益众筹 社交传播平台 筹款能力
  • 简介:2015年11月13—14日,第十五次中国传播论坛“现代传播体系建设:融合与秩序”暨全国外语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企业、媒体和学界的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期间《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5)》和《全球传媒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川外新闻传播学院十周年院庆也一并举行。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支持,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

  • 标签: 新闻传播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教学改革 学科建设 传播体系 外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