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陈建明教授的新著《近代基督教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研究》(四川巴蜀书社2013年出版)是一部研究近代基督教(新教)在中国华西地区的“文字事工”即文字出版活动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成果;通过系统考察和深入研究基督教在华西地区开展文字事工的目的、兴起和发展、出版机构的建立与运作、出版物的内容和发行模式,从而对该区域基督教文字事工的问题、特点和社会影响做出了认真而客观的分析评价。

  • 标签: 基督教文化 文字 近代 区域传播 中国 力作
  • 简介: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曾于2004年4月举办“2004年国际佛教论坛”,热烈讨论的议题是“佛教观点论死亡”。继续这一讨论,该青年总会将于200.5年1月1日至2日分别于吉隆坡、槟城举办第二场专以“死亡的智慧”为主题的佛教当代关怀研讨会,反应热烈,已有逾五百人报名参加。研讨会将分成“死亡的真相”、

  • 标签: 佛教 青年会 智慧 关怀 观点 马来西亚
  • 简介:一、中国圣诗简史:1.唐朝景教圣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优良的颂赞诗歌的传统。早于周朝时,就有"风、雅、颂"三类诗歌,而"颂"即体现中国古人注重诗歌在崇拜中对君王、祖先及神灵祭拜的作用,虽中国古人并非明确地认可颂赞的对象,但却有崇拜诗歌的史实。中国基督教新教的传播虽较明显地体现于1807年马礼逊(RobertMorrison)的传扬,但根据在本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原始文献资料——《景教三威蒙度赞》及《大秦景教大

  • 标签: 诗歌 本色化 基督教新教 简论 中国传统 景教
  • 简介:景教是我国唐朝时传入的基督教一支,曾受到唐太宗、高宗和玄宗等5位皇帝的优渥礼待,因之在中国得到了传播与发展,达到所谓“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兴旺阶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景教在内地传播了200年后,唐武宗会昌灭佛时惨遭殃及直至元朝时,又卷土重来。17世纪《大秦景教碑》在西安出土,对景教的研究随即展开,国内外学界有不少人参

  • 标签: 中国景教 玄宗 百城 灭佛 朝时 以弗所
  • 简介: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清风送爽,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宗教文化出版社、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于9月20日至22日在辽宁省朝阳市燕都国际宾馆隆重举行.

  • 标签: 中国朝阳 众口共议 佛教文化论坛
  • 简介:道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已经、正在和必将彰显其蕴藏着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了进一步提升道教的现代性,增强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彰显道教在建设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当且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文化道教”的理念在当代社会应当得到高扬。

  • 标签: 文化道教 现代性 先进文化
  • 简介:班军在2009年第9期《文化纵横》上撰文《浅析宗教文化的概念及其功能》。文章写道,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从宗教文化的解释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凝聚功能、调控功能、生活习俗功能五方面解读了宗教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独特角色及对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影响,并指出宗教文化的功能具有可变性,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国家,其地位和作用都是迥异的。

  • 标签: 宗教文化 《文化纵横》 文化历史 世界文化 解释功能 调控功能
  • 简介:《老子》中“和”字共有7处,意蕴着丰富的辩证思想。老子将“和”范畴引入到生命、自然、社会层面,展示了一条“和”从何来,又如何至“和”的内在理路。

  • 标签: 《老子》 文化 辩证思想 社会层面 内在理路 范畴
  • 简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单渭祥牧师于2017年5月15日,接待台湾教会青年领袖代表团一行的来访,双方就两岸教会的现状、神学教育、青年事工等话题进行交流。

  • 标签: 代表团 青年 教会 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领袖 台湾地区
  • 简介:伊斯兰饮食作为表层的物质文化、其所反映的是伊斯兰教的信仰.价值观、审美观:是伊斯兰教天职观念在生活中的文化载体和延伸;是伊斯兰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之美的体现。

  • 标签: 精神文化层面 伊斯兰饮食 文化解读
  • 简介:当前学术界正在深入研究中国梦的相关课题,中国人民更是意气风发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那么,拥有数以亿计广大信众的宗教界与中国梦是什么关系,中国宗教的理想价值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否有契合之处,中国宗教界能否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作出什么贡献,又怎样作出贡献,探讨这些中国宗教与中国梦的关系问题,是我们研究中国梦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以佛教为例,就这些问题作一尝试性的初步探讨。

  • 标签: 中国梦 佛教 中国宗教 中国人民 理想价值 关系问题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不断的加大,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像上海、广东、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市的党政主要领导,都对发展本地旅游业作出重要指示,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强化。据国家旅游局的一些数据统计:200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8.7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1%。其中:城镇居民3.85亿人次,农村居民4.93亿人次。全国国内

  • 标签: 中国旅游 旅游业 入境旅游人数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旅游发展战略
  • 简介:一、历史的佛教与当代的佛教今天,我想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中国佛教在21世纪以来的发展现状和探索成果,希望有助于更多人了解到一个真实、全面而富有活力的中国佛教。首先,我想把21世纪的中国佛教放置于更深远的历史时空中。因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佛教现状,实际上是中国佛教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来自于过去,预示着未来,并非一个孤立的片段。

  • 标签: 中国佛教 佛教教育 中国佛教界 佛学研究 汉传佛教 人间佛教
  • 简介:著者应编辑部约,撰《谈谈禅宗的五家七宗》,从2000(1)起,连载至2001(4)结束。著者之《中国佛教史》,从本期起,接1999(6),继续连载。因间隔时间较久,现将1999(6)之本文目录列出,使读者有一完整之概念。

  • 标签: 中国佛教史 间隔时间 编辑部 著者 连载 禅宗
  •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对中国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朝鲜、日本等国也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佛教把中国传统思想与印度佛教理论、仪礼融合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佛教思想和体系。同时它又囊括了世界佛教流行的几大派别,有属于北传佛教的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属于南传佛教的云南上座部佛教,三者又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佛教体系。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平行发展(有时亦有交叉融、合或冲突的现象),地位平等,缺一不可。按现今中国史学界的观点,1840年以前为中国古代时期,之后至1919年为中国近代时期,1919年至今是中国现代时期。在中国佛教史中,学术界一般把两汉称为佛教传入期,魏

  • 标签: 中国佛教 北传佛教 佛教传入 上座部 佛教理论 佛教思想
  • 简介:少林寺的禅七要连打七个七,我和好友相约来到少林寺的时候,已经打完了五个七。在永信方丈和禅堂首座惠通樽师的特许下,我们得以进入少林寺的禅堂,体验了一次“禅者”的生活。

  • 标签: 中国 少林寺 生活
  • 简介: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道教文化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超凡脱俗的韵昧和庄严古雅的丰姿为世人瞩目,给古城增添了无限风采。在海内外享有盛名,为世人所称道。

  • 标签: 古城 苏州 道教文化 吴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 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