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井内气体吹脱技术(IWVS)修复目标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地下含水层。它通过向污染区地下水井中注入空气,把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气体吹脱出来至地表进行处理。文章主要介绍了真空气化井技术、密度对流井技术、套管循环井技术和臭氧氧化喷射循环井技术四种类型,并阐述了各技术的原理,指出修复井可以诱导地下水修复行为向三维循环方向发展是井内气体吹脱技术的关键,因此场地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污染物特征将是该技术具体实施的主要考虑条件。

  • 标签: 地下水有机污染 原位修复 井内气体吹脱 地下水三维循环
  • 简介:摘要: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数量增多。当遇到紫外线时,多数有机污染物VOCs易与OH和NOx等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具有刺激性、致癌性等危害的二次污染即光化学烟雾。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大气环境中VOCs的来源有很多种类,主要有人为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研究的热点问题。想要治理VOCs必须研究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废气污染特征。基于此,提出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废气污染特征与治理方案研究方法。

  • 标签: 大气环境 挥发性 有机废气 治理技术
  • 简介:2008年麦收期间以网格布点法采集了聊城市137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采用GC-ECD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六氯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和七氯的检出率和残留量,并对土壤质量状况做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DDTs的检出率高达94.1%,其他6种有机氯农药(OCP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OCPs总残留量平均值为145.35μg/kg,其中DDTs占88.58%,是残留OCPs的主要成分。全部样点中BHCs的单因子污染指数Pi最大值为0.1,土壤未受BHCs污染;95%的样点中DDTs的Pi值小于1,土壤中DDTs含量未超标,而3%的样点Pi值小于2,土壤属轻度污染,2%的样点Pi值大于2,土壤属重度污染。

  • 标签: 聊城地区 表层土壤 GC-ECD 有机氯农药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探讨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前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土壤 半挥发性有机物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有机氯农药(OCPs)因其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而成为全球水体污染的焦点。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对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中的OCPs进行了系统检测。通过分析OCPs的分布特征、浓度水平及其季节性变化,揭示了水体中OCPs的主要来源和迁移途径。同时,结合生态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了OCPs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为水体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有机氯农药 水体污染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生态风险评估 污染控制
  • 简介:通过对某油田石化厂的含油污泥中回收油及其残渣无害化治理问题的研究,确定了用热洗加离心分离实现污油回收及残渣无害化。根据实验室数据,处理此种含油污泥可达到如下结果:油回收率95%,残渣中油及主要污染物含量基本符合GB428-84标准,工艺污水符合进入污水场的要求。采用此法,按照2t/h的处理量计算,预计设备投资45.7万元。

  • 标签: 污油回收 污泥处理 炼厂 废渣
  • 简介:摘要:近几年,汽车尾气的排放总量在逐年上升,尾气污染事故也在上升,尾气污染问题已经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它对人们的身体和身体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它的监测和管理力度。本文以现实状况为基础,探讨了在环境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检测对策及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以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信息。

  • 标签: 环境检测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 检测方法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类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环境检测和监测。在环境检测中,合理运用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测量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源,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环境检测 挥发性 有机物 检测方法 合理运用
  • 简介:摘要:有机磷农药因其高效性和广泛使用,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化学品。然而,其在水体中的残留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水体中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实现了对水体样本中多种有机磷农药的高灵敏度检测。同时,结合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有机磷农药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在水体中的分布广泛,且部分区域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提示了加强农药管理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必要性。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水体检测 HPLC-MS/MS 生态风险评估 环境行为
  • 简介:摘要:随着火电厂的快速发展,废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本论文通过综述火电厂废水中有机物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针对不同有机物污染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处理策略。通过工程应用的案例,总结了目前较为有效的有机物去除技术,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火电厂废水,有机物去除,生物处理技术,先进氧化技术,环境污染
  • 简介:建立了用于饮用水源水中61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同时进行分析的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D-HS-GC-MS),VOCs包括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中的31种VOCs。用D-HS-GC-MS法对水样中VOCs进行分析,获得良好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均大于0.995,溴二氯甲烷除外),除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和环氧氯丙烷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5g/L、13g/L、11g/L和11g/L外,其余VOCs的方法检出限均介于0.10~0.58g/L,饮用水源水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75.8%~116%和1.16%~21.6%(n=3)。气相-动态顶空进样法相对于常见的吹脱捕集法具有不直接接触样品的优势,避免了仪器被样品污染,用于饮用水源水中几十种VOCs的同时分析,在常规监测中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 标签: 挥发性有机物 气相动态顶空进样 饮用水源水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摘要:本文对生物过滤系统在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及来源,然后详细阐述了生物过滤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机制,以及其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中的优缺点。接着,讨论了生物过滤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中的效率评价以及运行与维护等关键问题。最后,结论指出生物过滤系统作为一种环保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以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 标签: 生物过滤系统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空气污染
  • 简介:摘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成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大气环境中VOCs的污染特征,探讨了其主要来源,并采用先进的解析技术对污染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生活污染是VOCs污染的主要来源,而不同地区和季节性变化对VOCs的组成和浓度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为制定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大气污染 污染源解析 工业排放 交通尾气
  • 简介:自半导体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催化水制氢获得成功以来,人们对光催化剂的研究延伸至多个领域。其中光催化剂在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光催化剂Ag/AgX复合纳米材料还原CO2生成甲醇等低分子燃料减少了温室效应,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等离子体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等。笔者主要介绍了Ag/AgX(X=Cl^-,Br^-,I^-)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结构、光催化机理以及对各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活性,最后提出了这一类新型光催化剂发展的前景和努力的方向。

  • 标签: Ag/AgX 等离子体 光催化 降解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生物膜法在废气中有机物去除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我们分析了生物膜法的原理和优势,并深入研究了其在不同废气处理领域的应用。同时,我们讨论了生物膜法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解决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标签: 生物膜 废气处理 有机物去除
  • 简介: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环节,而其中一个关键的方面就是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控制。在药食同源食品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机磷农药作为一类常见的农药类型,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残留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长期摄入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迫在眉睫。

  • 标签: 农产品 质量安全控制 药食同源食品 有机磷农药 残留 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