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泉州市气象局1995年元月开播泉州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以来,在许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发展比较迅速.从过去一个电视台一套节目到如今三个电视台(泉州电视台,泉州有线电视台,泉州广播电视二台)每天四套节目播出七八次.从单纯普通话电脑语音合成播音到普通话与闽南话方言两种语音的播音员配音和部分主持人节目.软硬件系统从FQ2.0电视节目制播系统,FQ1000非线性编辑系统到FQ5.0字幕编辑系统不断的升级。节目制作水平和播出的效果逐步提高。1998年市局成立了影视中心,建立了服务机构,扩大广告队伍,

  • 标签: 电视气象节目 泉州市 光缆传输 非线性编辑系统 有线电视台 天气预报节目
  • 简介:在这份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中,阐述了发展的三个特征:密度、距离和分割。报告认为,为应对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必须重新塑造经济地理的特征,而他们恰恰代表了那些特征。

  • 标签: 世界银行 经济地理 距离和 密度 分割 特征
  • 简介: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数据传输是依托GPRS/CDMA网络来实现的,通信网络不稳定及自身故障等原因.常造成数据资料不上传、上传不稳定、缺失和缺测等情况发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其在数据传输中几种故障的处理进行探讨。

  • 标签: 区域站 数据传输 故障处理
  • 简介:为进一步了解高寒地区草地土壤冻融期(5—9月为融期,10月—翌年4月为冻期)能量收支平衡及不同剖面物理属性过程,采用热传导对流法、振幅法和相位法就该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初步分析了不同年际间土壤热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传导对流法能较好地描述高寒地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多年平均值由地表向深层土壤逐渐呈滞后效应,地表温度(T0cm)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左右,而深层土壤T160cm和T320cm的最高值出现时间分别为8月和9月,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振幅减小,相位滞后。中间层土壤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校正系数分别为0.9361、0.9509和0.9133;土壤总热通量与对流热通量相位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与传导热通量相反。因此,季节变化是影响该区土壤剖面热量传递过程和传输方向的主导因子。

  • 标签: 高寒草地 土壤冻融期 回归校正系数 热扩散率 热通量
  • 简介:利用ftp向远程上载或下载文件是网络业务的重要内容。在一般网络环境下,实现文件传输可以使用商用ftp软件或自由编程实现。商用软件一般需人工操作,不能实现文件定时自动传输,自由编程的程序控制,既可以人工控制,也可以自动控制,从而可以实现文件定时自动传输。编程实现ftp文件传输一般需InternetTransfer控件或Winsock控件,遗憾的是,这两个控件均不支持sock4代理协议,因此,在sock4代理网络环境下,实现文件自动传输ftp编程需另辟思路。利用MicrosoftWin32网络函数编写专用OCX控件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 标签: OCX控件 文件传输 代理协议 WINSOCK控件 文件自动传输 MICROSOFT
  • 简介:通过提出一个多层的植物冠层和土壤的模式,对冠层中辐射、热量、水汽和二氧化碳的传输等过程,光合、呼吸等生理过程以及土壤中水、热传输等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把物理过程与生理过程联系起来,实现了植被与大气的双向反馈;应用此模式于小麦生长期各主要过程的模拟,给出了与观测值一致的结果

  • 标签: 大气植被相互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 陆面过程
  • 简介:针对北京地区2004年10月26~31日的一次典型重污染天气个例,分析了此次污染过程产生的天气背景和污染物对近地层接收太阳总辐射的削减作用,同时应用MODIS卫星遥感气溶胶产品和地面风场的分布分析了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和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与大尺度的天气背景有密切关系,地面气压减小和偏南气流导致了此次污染过程;通过比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m铁塔观测到的2m和280m高度处太阳总辐射可知,在空气质量较好天气,地面以上2~280m大气能够减少太阳总辐射的15%;而在重污染天气时,地面以上2~280m大气能够使太阳总辐射减少20%以上,低层大气显著地影响城市区域下垫面和大气之间的辐射交换;分析MODIS气溶胶分布和地面风场可知,此次污染过程可能是局地污染物积累和外界污染输送造成的。

  • 标签: 重污染天气 气溶胶 太阳总辐射 MODIS 北京
  • 简介:1前言为了波长乐多普勒雷达大量实时资料能及时传输到福建省气象台,省局于1996年5月,决定利用Cylink无线扩频通雇设备,使福州长乐雷达站微机与省气象台实时业务网芭两地视距为30公里情况下实现联网,信道速率为256KBps。联网成功后,大量多普勒雷达图象资料能实时传输到福建省气象台实时业务网,其中传送一张水平扫描的原始数据724KB只需40多秒时间。传输速率较以往甚高频通信高出近100倍。以往甚高频通信所不能传输的立体扫描资料(一次约6~14MB),利用无线扩频通信得以传输。其联网的成功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提供了大量的多普勒雷达实时图象资料。

  • 标签: 无线扩频通信 数据传输 雷达站 扩频通信技术 多普勒雷达 甚高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