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厦门气象台利用常规资料和加密的非常规资料建立闽南地区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工作业务系统。

  • 标签: 非常规资料 流程 短时预报
  • 简介:利用2010年夏季祁连山地形云探测试验期间的风廓线和气球探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检验资料变化趋势的一致程度和资料的偏离程度。同时,用风廓线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的风场演变。结果表明:(1)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总体上能反映风向的变化,具备监测祁连山地形云近地面风向变化的能力;(2)风廓线雷达探测的风速误差较大,尤其是1400m以下误差更大,在使用时应注意。

  • 标签: 风廓线 误差 检验 地形云 探测
  • 简介:为了在世界气象组织(WMO)各区域气候中心、国家气象和水文局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更好地应用空基数据开展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监测,WMO执行委员会(EC)于2017年在EC-69会议上决定资助空基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监测示范项目(SEMDP)。

  • 标签: 事件监测 天气气候 示范项目 会议总结 空基 世界气象组织
  • 简介:我国大陆和西太平洋地区大气痕量气体及其它化学物质的监测和研究为了充分地发挥瓦里关本底台这一全球第一个大陆基准台的作用以及对我国东西部大气化学特征进行比较,我们进行了”我国大陆和西太平洋地区大气痕量气体及其它化学物质的监测和研究”。该项目由中国气象局资...

  • 标签: 大气痕量气体 西太平洋地区 化学物质 我国大陆 监测 硫酸盐气溶胶
  • 简介:2004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获准立项实施,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受聘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项目研究期限为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参加单位中除了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的有关单位外,还包括中国气象局所属的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武汉暴雨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等单位。

  • 标签: 项目研究 暴雨监测 立项 预测 致洪 南方
  • 简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圆满完成项目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于2006年12月11~12日顺利通过了中期评估,并获得高度评价。经过研究人员两年的努力,已经在南方致洪暴雨的中尺度结构、机理以及监测与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显示出良好的业务应用前景,圆满完成了头两年任务书所规定的目标与任务,为后3年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暴雨监测 致洪暴雨 南方 评价 评估 中期
  • 简介:JICA计划项目自2005年12月执行以来,在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及其他局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局监测网络司、科技发展司、预测减灾司与计划财务司都给予了各方面的有力支持,高原及周边新一代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完成了GPS水汽观测站网、边界层观测站和大气廓线仪与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等各项工程,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标签: 气象灾害 监测网络 合作计划 系统 高原 中国气象局
  • 简介:“粒径××,粒子数××,粒普××,PM2.5浓度××”,通过电子触摸屏,工作人员每隔3S就能采集一次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的浓度和粒径分布。3月29日我国首台可实时检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的仪器(LD310和LD320)在京通过了专家鉴定。

  • 标签: PM2.5 颗粒物浓度 监测仪器 实时检测 采集 3S
  • 简介: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应芬兰维萨拉(VAISALA)公司和芬兰气象局(FMI:FinlandMeteorologicalInstitute)邀请,中国气象局组成高级代表团,对芬兰大气探测技术和空气质量服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考察人员有: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人事教育司司长萧永生,监测网络司高空探测处赵志强副处长,气象信息中心王春虎副主任,大气探测技术中心王晓云副主任,大气探测技术中心探测技术部马舒庆主任。

  • 标签: 大气探测 空气质量监测 气象工作 VAISALA公司 GPS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