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超声技术在重症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重症护理,实验组利用超声技术进行护理操作。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和置管成功后并发症概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各项血管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95.00%均高于对照组成功率77.50%;实验组患者总体并发症的概率为2.50%,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概率25.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技术在重症护理领域中应用能够提高血管穿刺的精准性,提高一次性血管穿刺置管成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概率,对重症护理质量和效率提升有巨大助益。

  • 标签: 重症护理 超声技术 ICU 患者管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15名第二年妇产科住培医师作为教学对象,探讨运用模拟教学方法培训住培医师产钳助产技术的效果。产钳助产模拟教学过程包括理论学习:翻转教学微视频方式学习产钳助产技术理论知识;理论考核:通过线上考核评价学生产钳助产临床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核达到8~10分者,进入产钳助产模拟教学流程;产钳助产技术模拟学习:在临床技能中心进行情景模拟技能实训;考核评价:采用助产技术-产钳助产考核标准评价产钳助产技术掌握水平,分析考核结果。结果显示,模拟教学组学员教学考核成绩优秀,住培医师对独立操作产钳更具信心,教学效果理想,可进一步推广产科临床技能模拟教学。

  • 标签: 医学模拟教学 临床技能 产钳助产 住培医师
  • 简介:摘要数字PCR(dPCR)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绝对定量的技术,该技术将含有DNA模板的反应体系分配到大量独立的反应单元中进行PCR,根据泊松分布和统计阳性信号来计算DNA拷贝数。与传统的qPCR相比,dPCR不依赖于扩增曲线,不受扩增效率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可以实现绝对定量。本文综述了数字PCR发展历史以及在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肿瘤液体活检、产前诊断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病原微生物 肿瘤 临床实验室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拉曼光谱技术检测血清的方法,用于胃癌诊断的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4—1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胃癌患者110例[男73例,女37例,年龄为(57.4±10.3)岁],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74例[男48例,女26例,年龄为(58.3±12.2)岁],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男59名,女41名,年龄为(55.6±10.61)岁],收集受试者空腹静脉血血清样本,使用XploRA PLUS型拉曼光谱仪,在激发光源532 nm、100倍物镜、取谱区间200~2 000 cm-1等条件下,对血清样本进行无损、非接触式快速检测,采集血清样本的拉曼光谱图。使用拉曼光谱采集和处理配套软件LabSpec6对获得的拉曼光谱进行平滑、基线校正、归一化处理,将获得的拉曼光谱数据导入到多变量统计学分析软件SIMCA14.1中,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构建模型分析健康和胃癌两组血清样本之间的差异,绘制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诊断性能,并使用结直肠癌组血清样本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检测健康组和胃癌组血清样本获得重复性较好的6个拉曼光谱峰,分别位于1 001.17、1 154.63、1 337.89、1 446.85、1 515.33、1 658.34 cm-1处,在这6个拉曼峰处,健康组和胃癌组的拉曼强度差异明显。在1 001.17、1 154.63、1 515.33 cm-1位移处,健康组拉曼强度高于胃癌组;在1 337.89、1 446.85、1 658.34 cm-1位移处,胃癌组拉曼强度高于健康组。得到模型的R2X(cum)=0.809,R2Y(cum)=0.819,Q2(cum)=0.758,基于OPLS-DA模型绘制ROC特征曲线,胃癌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8。在胃癌Ⅰ、Ⅱ、Ⅲ、Ⅳ期血清拉曼光谱中可检测到重复性较好的6个峰,分别位于1 001.85、1 155.07、1 338.36、1 445.75、1 515.92、1 657.68 cm-1位移处,在1 155.07、1 515.92 cm-1位移处,胃癌Ⅳ期拉曼强度显著高于胃癌Ⅰ、Ⅱ、Ⅲ期。结论健康组与胃癌OPLS-DA模型性能良好,能将健康组和胃癌组有效的区分开;模型可靠性验证发现健康组、胃癌组、结直肠癌组也能有效的分离;拉曼光谱检测血清技术联合多变量统计中的OPLS-DA方法,可实现对健康者与胃癌患者血清样本的非标记检测。

  • 标签: 光谱分析,拉曼 多元统计分析 胃癌 非标记
  • 简介:摘要拉曼光谱技术以其“指纹图谱”性、无损检测、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独特的技术优势, 在生物大分子、病原微生物检测、肿瘤精准分子诊断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该文立足于临床检验应用,简要阐述了拉曼光谱检测的技术原理,从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病原微生物、体液检测等多层次详细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技术发展及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临床转化亟需克服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标签: 拉曼光谱技术 生物大分子 病原 分子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核酸滚环扩增(RCA)的简便快速、超灵敏的光学生物传感技术,并将其运用于结核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的多重检测。本研究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针对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耐药的高频基因突变位点katG315(AGC➝ACC)、rpoB531(CAC➝TAC)和rpsL43(AAG➝AGG),分别设计锁式探针(padlock probe,PLP)、引物和捕获探针,构建了基于磁珠的固相RCA恒温扩增反应体系,并进行了实验参数的优化。通过多色荧光探针(Cy3/Cy5/ROX)对RCA产物精准捕获与信号放大,实现了对3种突变基因的单管多重检测。进一步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与线性范围等分析性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同一反应体系中katG315的响应范围为1.0 pmol/L至0.1 nmol/L,rpoB531和rpsL43的响应范围为1.0 pmol/L至50.0 pmol/L和1.0 pmol/L至20.0 pmol/L,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在混合靶标中可精确识别单碱基突变,最低检出限低至1.0 pmol/L;在模拟血清样本的回收实验中,回收率可达95.0%~105.2%。综上,本研究构建的恒温扩增型多重检测方法可快速实现3种耐药突变位点的单管多重检测,该技术成本低廉、简便快速、不依赖大型设备,为病原体耐药基因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荧光 滚环扩增 多重检测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改变为视盘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目前青光眼的诊断和评价主要应用眼底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和视野检查。血流动力学改变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占有重要作用。以往对视盘的血流评估都是针对大血管,而对于微血管的血流定量评估一直缺少很好的评估设备。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可实现对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的量化,为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指标。本文对应用OCTA技术测量视盘和黄斑区的血管密度在青光眼诊断和进展评估中的研究及血流参数与视神经纤维层和筛板等结构参数和视野参数的一致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评价血流参数在青光眼损害评估中的作用。

  • 标签: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青光眼 评估指标
  • 简介:摘要基因组结构变异(SV)是血液肿瘤中一组重要的遗传学异常形式。目前常用的细胞遗传学和基因检测技术在SV检测方面具有显著的局限性。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提供了超长片段、高分辨率、自动化、高通量和全基因组范围分析SV的能力,又被称为新一代细胞遗传学(NGC)技术。近年来已有将NGC技术用于白血病基因组SV分析的研究报道。现结合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的报道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 标签: 白血病 基因组结构变异 细胞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