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雷雨、积冰、风切变、暴雨、低能见度等各类复杂天气出现几率越来越高,其会对机场航班飞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分析阐述了复杂天气对机场航班飞行的影响,并探索了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障航班飞行的安全可靠性。

  • 标签: 复杂天气 机场航班 飞行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境内4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000~2009年夏季雷暴日资料,分析了高原雷暴天气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探讨了高原雷暴天气对航班飞行影响,给出了两点雷暴天气下航班安全飞行对策,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 标签: 雷暴天气 特征 航班飞行 影响
  • 简介:摘 要:在气象防灾与减灾期间,人工影响天气是其主要的手段与方式,目前在我国各个地区被广泛应用。下面本文结合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概述进行分析,提出其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气象防灾减灾 人工影响 探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1TRMM卫星反演的南海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云结构与数值模式比较研究研究了TRMM卫星的降水雷达(PR)及微波成像仪(TMI)观测的南海中尺度对流云结构及演变与中尺度可分辨云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并探讨了对流有效位能(CAPE)及风切变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RMM卫星的PR和TMI可以较好地探测南海中尺度对流云系统的主要特征,但是PR反演的5月地面降水低于6月,而TMI的反演结果相反。TRMM卫星反演的降水量与通过探空和模式得到的降水量基本一致,但是探空和PR估测的降水高于TMI估测值。WRF模式对最大降水率的模拟低于PR估测降水约22%,低于TMI估测值10.4%,低于探空估测降水12.5%。WRF和GCM模式对暖云微物理过程的模拟与TMI比较一致,但模式模拟的冰水含量相对TMI偏小。(郭学良等)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中尺度对流系统 云物理 TRMM卫星 WRF模式 模式模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着重关注气象防灾减灾等相关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有效应用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和措施,以此使气象防灾减灾效果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实践和应用等一系列相关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希望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防御气象灾害,实现防灾减灾等作出一定的贡献。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气象防灾减灾 工作实践 发展
  • 简介:1人工影响天气重大工程进展1.1东北区域人影工程2架新舟60增雨飞机通过系统验收.新舟60增雨飞机具备冷暖云及多云型催化能力、云宏观实时探测能力、空地通信能力,可承担精准催化播撒、科学研究、人影作业效果评估等各项业务和科研任务;系统集成化、自动化程度.空中国王增雨飞机完成改装及定检后入关落地河北.在美国完成民用航空器改装设计批准(MDA)检查和补充型号适航证(STC)检查并获得美国STC证,12月初裸机及全部机载设备先后入关,获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国籍证.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云物理 中国民航总局 系统集成化 催化能力 新舟60
  • 简介:为探讨天气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预报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信息,在统计天气变化与慢性疾病发病关系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日平均气温与哮喘、癌症、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四种疾病的数学表达式。结合利用业务预报的气温要素值与天气形势,对影响人体健康的天气信息作出预报,并通过“221”等声讯媒体服务于首都百姓。这一实践结果表明,天气变化影响人体健康的信息与预报的问世,为北京地区的群众防病和提高健康水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气象条件 人体健康 信息与预报
  • 简介:“空中水资源监测技术研究”课题完成了前期调研,制定详细研究计划,任务分解,组织队伍;组成外场技术组,实地勘测和选点;完成了地面观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利用参加单位增雨催化飞机进行试验性观测;利用耦合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复杂云物理方案的GRAPES和MM5中尺度数值模式,结合奥运保障服务,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业务产品的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监测技术 人工影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尺度数值模式 研发 装备
  • 简介:2007年12月19日上午,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组建的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成立和挂牌仪式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会议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主持,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应邀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应邀参加揭牌仪式的有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解放军理工大学的有关领导和专家,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人工影响天气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
  • 简介:2016年,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承担的各项国家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并申请获得一些新的研究项目,包括国家科技计划重点专项1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气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项,中国气象局2016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1项。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主要进展如下。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云物理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计划 中国气象局 科研项目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做好公共气象疾病指数预报服务,以重庆市近2009-2018年共8677例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为样本,分析了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与气象因素关系,重点分析了11月至次年2月天气突变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住院人数与气压、风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为0.949和0.933;与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0.922),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冬季心脑血管病住院人数大于夏季;②冷锋、气旋、寒潮和大风等突变气象条件与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呈正相关。该分析结果可作为日常公共气象疾病指数预报的科学依据,当预报出现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天气条件时,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提供给广大公众,有利于预防和减轻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气象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1.1海洋层积云微物理特征的观测研究利用海洋层积云观测试验数据库中的气象、云粒子和垂直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海洋层积云穿云过程中云参数的特征及微物理过程。将穿云过程按照降水强度分为晴空、轻度毛毛雨和重度毛毛雨3个类型。结果表明,非降水穿云过程、轻度毛毛雨、重度毛毛雨的云滴数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56、247和193;液态含水量分别为0.06、0.15和0.30;滴谱的标准差分别为1.20、1.42和1.98;相对散度分别为0.40、0.34和0.32。对夹卷混合过程的分析表明,海洋层积云中极端非均匀夹卷混合过程占主导,但非均匀夹卷混合并随后抬升过程也占相当比重。分析了非降水、小毛毛雨和大毛毛雨穿云过程的垂直速度标准差与云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洋层积云中小毛毛雨时垂直速度的扰动与云参数的关系更加紧密。(段婧)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云物理 云微物理特征 降水强度 垂直速度 混合过程
  • 简介:摘要:航空飞行是重要的空中交通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空中飞行,在人们生活中得以应用,而空中飞行的安全水平,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通过对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深入探索冬季降雪天气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以此来提高航空飞行的安全水平,保障冬季降雪天气的安全飞行。

  • 标签: 冬季气候 降雪天气 航空飞行
  • 简介:摘要:天线是天气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是自动化程度的气象仪器,所以难免会在运行中出现天线故障。本文提出了避雷针对天气雷达天线信号的影响分析,论述了其遮挡天线性能分析及计算方法。描述了天线测试原理和方法程序,给出了影响天线的实测数据结果。

  • 标签: 避雷针 S波段天气雷达系统 天线
  • 简介:摘要: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性,以其为应用发展的新能源电源并网运行,可缓解煤炭、石油等发电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促使电网趋向绿色生态发展。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极端天气引发系统断电的风险也越来越显著。本文针对极端气象天气对新能源和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日趋增大,介绍了寒潮(低温)对风电运行的影响,简要分析了高温、大风、沙尘暴、雾霾、日食等对新能源的影响,并提出面对极端气象天气对新能源运行的相关建议,为开展特殊气象条件下新能源功率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极端气象天气 新能源 影响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也开始将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的技术运用在实践中。现阶段,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减轻和预防气象灾害以及推动农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发展,在实际应用期间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严重的影响,所以有关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文章简单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应用,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人工影响天气有效优化措施展开了研究。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问题 措施
  • 简介:    摘要:铁路运输业是一个从事社会化运输的物质生产部门, 它的生产过程就是旅客和货物的运送过程整个运输生产要靠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成千上万职工协同工作, 有效运用各种运输设备才能完成,若是某个人在某个环节上的疏忽了, 或是某项设备发生故障, 就有可能酿成事故,使运输中断. 再加上全路有成千上万的客货列车不分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 也不管风霜雨雪和酷暑严寒, 在数万公里的铁路线上不停地运行着, 永远处于运动状态和复杂的环境之中, 就更容易发生事故.可见,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 也是铁路运输各项质量指标的综合反映.安全生产是实现铁路改革与发展宏伟蓝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天气变化异常,雨雪强度反常,极易对铁路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组织面临严重挑战。本文通过对冰雪灾害特点进行研究,对冰雪灾害对铁路运输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冰雪灾害发生时铁路运输组织的有效应对方法。

  • 标签:   冰雪灾害 铁路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