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寒来暑往,岁月蹉跎,童年及学生时代的许多往事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模糊了,只记得一些印象较深的人和事.我时常感叹:人生苦短,若能用文字记载下过去的一切,时而重温美好的回忆该多好.……

  • 标签: 书信外 珍藏书信
  • 简介: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和特藏书,包括李盛铎木犀轩藏书,原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藏善本书、敦煌遗书、方志及家谱,马隅卿平妖堂藏小说和戏曲。总计2万余种,22万余册。其中善本书1万5千余种,16万余册,数量仅次于北京图书馆,居全国高等院校藏书之首。而李盛铎的木犀轩藏书则是闻名海内外的特藏。

  • 标签: 李盛铎 木犀 藏书 李氏 善本书 抄本书
  • 简介:湖州是人文荟萃之地和典籍聚散中心,不仅藏书文化源远流长,而且著述繁富。本文立足于藏书,对湖州丰盛的藏书与繁荣的著述之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这种互动关系对内表现为:学者因著述的需要而藏书;藏书家因藏书而成为学者。对外则表现为:藏书家之间互通有无,以利于收藏刊刻;学者借阅湖州藏书而成就自我,撰写出学术著作。

  • 标签: 湖州 藏书 著述 互动关系
  • 简介:2005年10月31日北京鲁迅博物馆孙毅馆长接到一封寄自上海的信件.寄信人是第一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得主,著名的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邵伯周先生.

  • 标签: 邵伯周 鲁迅 文学研究 学术著作 文献资料
  • 简介:常熟乃吴越古城,自隋朝以来,即定为此名,其历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常熟有琴川虞山,水环山绕,人称'十里青山半入城',是个地灵人杰的所在。常熟自古以来,即人才辈出,文化积淀深厚;加上当地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迅速,相应的文化教育事业自然就有了发展的社会基础。这一点从明代常熟科举中第者甚众就可以看出来。而文化的发展,儒学的兴盛,也使得藏书事业有了发展的空间。明代常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他们不仅致力于搜罗典籍,精心庋藏,而且还将所藏部分书籍精校,纠正其谬误,同时还精抄精刻,使其化身千万,造福于读书人,其功甚伟。以下即略述关于有明一代常熟藏书事业及文化事业的主要特点。

  • 标签: 常熟藏书 文化发展 藏书文化
  • 简介:藏书是资料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图书馆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图书馆开展读者工作的基础保证。要想做好藏书建筑工作,就必须重视藏书剔旧工作,这是一个高效能图书馆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和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谈谈在藏书剔旧中要正确对待置后信息,使藏书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一、藏书副旧是图书馆一项正常业务工作,是藏书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书剔旧是藏书建设的规律决定的,不是可搞可不搞的。藏书剔旧就是要将那些内容老化,利用率不高,或由于本馆任务的变

  • 标签: 置后信息 藏书剔旧 图书馆 藏书工作 藏书建设 为读者服务
  • 简介:《法兰克福日报》文学版(1931年3月22日)鲁迅所藏外文报刊杂志中,有一份报纸——准确地说,是一份报纸的一张——1931年3月22日的《法兰克福日报》的文学版(DerFrankfurterBeitung,Literaturblatt)。鲁迅的书帐和日记对这张报纸均无记载。但这张报纸却是了解鲁迅所藏有关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图书的一个线索。

  • 标签: 外文藏书 鲁迅 1931年 提要 法兰克福 报刊杂志
  • 简介:<正>当我们回溯中国古代藏书史的研究历程时,我们不难注意到,叶昌炽(字鞠裳,长洲〈今江苏吴县〉人,1847——1917年)的《藏书纪事诗》实是一部开山发凡之作。在此以前尽管已有我国第一部藏书家传行世,但这部《吴兴藏书录》(1830年刻)仅是吴兴一地共十五个藏书家的传记资料集,殊难称为研究藏书史的专著。唯有这部《藏书纪事诗》,因为它史料收集的广泛、史论内容的精当、编著体例的适洽,才在中国藏书史上奠定了其开山发凡的特殊地位,且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 标签: 特殊地位 学术界 史料 古代藏书家 吴兴 王颂蔚
  • 简介:浙江余姚玉桂楼有“浙东第二藏书楼”之称,本文主要介绍了五桂楼的藏书历史,而五桂楼独特的建筑风格又为研究浙东地区清代古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标签: 五桂楼 藏书 建筑风格
  • 简介:文章根据目前县级图书馆经费不足,藏书利用率不高,读者人数滑坡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藏书建设的对策。

  • 标签: 图书馆 县级公共图书馆 藏书
  • 简介:图书典籍作为知识的载体,重要的文化资源,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中国悠久的藏书史上,众多的藏书家倾尽精力、财力投身于藏书事业,究其目的,多是为读而藏。清张金吾说:“藏书而不知读书,犹弗藏也。”

  • 标签: 古代藏书家 读书 文化资源 藏书事业 藏书史 张金吾
  • 简介:<正>本集定名为《续补藏书纪事诗传》.汇集有徐绍棨《广东藏书纪事诗》61首、纪传54篇)、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凡纪诗146首、纪传146篇《续补藏书纪事诗》(凡纪诗126首、纪传126篇)等三种,并增辑部分藏书纪事传(增辑吴则虞《续藏书纪事诗》凡8首8篇,即李调元、李士棻、李鸿裔、王秉恩、李嘉绩、周永德、赖肃、曾习经;增辑刘成禺《洪宪纪事诗本事薄注》命张伯驹《续洪宪纪事诗补注》凡6首,即王修、袁克权、袁克定、叶恭绰.又增入学友福建陈

  • 标签: 纪事诗 藏书 续补 叶昌炽 藏书家 叶氏
  • 简介:<正>晚清叶昌炽所撰《藏书纪事诗》,被誉为“图书界两大掌故”之一,“谈藏书掌故之渊海”,这实非过誉之词;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评是书曰:“本书作为了解古今所有藏书家传记之唯一集中性资料,甚足珍重,虽稍有误传,但《中国藏书家考略》及其他书蹈袭者较多。”此亦属公允之语。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一部有价值的著作长期以来竟没有一个较理想的本子。直至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整理本《藏书纪事诗》(以下简称“整理本”),这

  • 标签: 纪事诗 整理本 藏书家 长泽规矩也 叶昌炽 日本学者
  • 简介:藏书剔除对藏书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剔除规则的建立,对实用性藏书的产生,系统性藏书的形成。有很大推动作用,必须积极,慎重而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 标签: 图书馆:藏书 剔除 意义:慎重
  • 简介:藏书印是指收藏者在自己购置或拥有的典籍图书上钤盖的,体现藏本所有主关系和表达藏书主人个性爱好的印章。通常盖在卷首、卷尾或序目前空白处。我国古籍卷帙钤盖的藏书印,少则一方多则几十方。现代藏书家和图书馆(室)等文化机构的藏书仍沿袭应用藏书印。因此,探析藏书印的源流、类型及功能,有利于古籍及藏书印诸方面的研究和利用,具有现实

  • 标签: 源流类型 类型功能 藏书源流
  • 简介:王国维作为现代著名学者之一,学术研究范围涉及经史子集各领域,其目录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为其友人编写的《传书堂藏书志》(又名《密韵楼藏书志》、《传书堂藏善本书志》)。此书王国维花费四年心血与精力,最能体现王国维的目录学成就。王国维在提要撰写的过程中将自身丰富的学术涵养注入书目编写中,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方式来书写《传书堂藏书志》。通过对《传书堂藏书志》书写体式特点的研究,包括作者生平的考订、对补刊情形的阐述、版本鉴定、卷数的论证等,展现出《传书堂藏书志》的书写风格。

  • 标签: 王国维 传书堂 《传书堂藏书志》 书写体式 目录学
  • 简介:浙江素为人杰地灵、文化荟萃之邦。历代藏书之富、藏书家之众多,举世公认。清代以来,更是书家辈出,群星璀灿,从鲍廷博“知不足斋”,吴骞“拜经楼”,到蒋光煦“别下斋”、陆心源“皕宋楼”,刘承干“嘉业堂”等等,为中华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我要介绍的是一座藏书史书上几乎未被提及、却颇具特色的藏书楼——平湖葛氏传朴堂和他的主人葛嗣浵。

  • 标签: 平湖藏书 藏书葛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