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皮内缝合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分层缝合法进行缝合,观察组患者使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皮内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03±1.0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1.48)d、16.36%(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皮内缝合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手术切口 缝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层缝合与全层缝合对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疗效1。方法抽取55例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患者都给予常规的清创以及伤口修复,观察组进行分层缝合,对照组进行全层缝合。将两组的愈合率、感染、瘢痕以及硬结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和观察。结果两组之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愈合率、感染、瘢痕以及硬结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比对的结果,观察组的创伤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分层缝合对于患者来说,比全层缝合的效果更佳,更有临床效果。

  • 标签: 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 缝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不同缝合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单发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0例临床资料,子宫创面缝合分别采用1#薇乔可吸收线8字缝合法间断缝合(A组);1#薇乔可吸收线连续缝合(B组);强生1#双向免打结可吸收线连续缝合(C组)。观察三种缝合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数值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数值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缝合中打结次数不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上有差异。免打结缝合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缝合 免打结缝合
  • 作者: 陈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今日健康》2020年第1期
  • 机构: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妇幼保健院,江苏连云港222100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止血过程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中任意选择60例参与研究,通过计算机系统分组,30例产妇为一组。对照组:常规止血手术;观察组: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对比两组产妇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时间更短;在术中出血量与手术后24h出血量方面均为观察组指标更为理想,少于对照组,两组剖宫产产妇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较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版B-Lynch缝合方法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止血效果十分显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产妇术后尽快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改良版B-Lynch缝合法;剖宫产;产后出血;作用效果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生儿腹壁缺损双重减张缝合方法.方法距创缘1.0cm和2.0cm处分别套胶管U字缝合2-3针,即形成内外两层,外侧比内侧稍紧,5d后拆除外侧缝合线,10d后拆除内侧缝合线.结果3例患儿刀口均一期愈合.结论此方法减少了皮肤压迫坏死的机会,临床可行.

  • 标签: 腹肌 畸形 缝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与整形手术中改进的美容缝合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对2017年5月-2019年3月本院接诊的创伤与整形手术病人64例进行分组(n=32),当中,试验组实行改良真皮内翻缝合处理,对照组实行传统缝合处理。分析并对比2组切口愈合的情况以及术后瘢痕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瘢痕情况的总有效率为96.87%,比对照组的78.12%高,P<0.05。。试验组的Ⅰ级切口愈合率高达100.0%,优于对照组的93.75%,P<0.05。结论选择改进的美容缝合法对创伤与整形手术病人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切口缝合的效果,改善术后瘢痕情况,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整形手术 改进的美容缝合法 创伤 术后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外伤伤口患者处理中采取传统缝合方法或者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伤口缝合法,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优良率为100.00%,较同期对照组患者的66.67%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处理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短(P<0.05)。结论对于急诊外伤伤口患者采取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效果优于传统缝合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并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急诊外伤伤口 传统缝合方法 医用胶粘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会阴侧切缝合术的差异性。方法将124例会阴侧切顺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皮内连续缝合,对照组采用铬制羊肠线和丝线传统缝合。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100%,对照组甲级愈合93.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3.6±5.3d比对照组5.24±0.82d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分级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皮内连续缝合会阴侧切口对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费用减少、同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深受医患喜欢,值得推广。

  • 标签: 会阴侧切 缝合术 护理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残端不同的缝合方法与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分析2010年05月—2012年07月在我院施行的98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例。其中阴道残端分别用腹腔镜下连续缝合或者经阴道连续包埋缝合。通过对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发热、阴道残端出血,阴道残端肉芽增生等情况观察,分析两种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两种缝合方法缝合时间、失血量、术后发热的发生率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及肉芽增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缝合方法可互为补充,但腹腔镜下连续缝合阴道残端更具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 阴道残端 腹腔镜下连续缝合 经阴道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术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和连续套锁缝合进行比较,研究出更好的缝合方式。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6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连续单层缝合的方式,共29人,B组为连续套锁缝合的方式,共31人,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产妇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恶露时间上均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术后一年的月经不调与切口假腔发生率均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连续单层缝合比连续套锁缝合相更有优势,操作简单,使产妇在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恢复快,值得在手术过程中推荐使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连续单层缝合 连续套锁缝合 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 30 例,入院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并将其按照缝合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中有 15 名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间断缝合术,观察组中有患者 15 名,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术,并对这两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从术中出血量上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手术时间以及疼痛恢复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从排气时间以及出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连续缝合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缝合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法与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的效果对比。方法对18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切口用皮内连续缝合法;对15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用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分别观察病人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缝合方法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切口局部硬结、红肿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产妇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侧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优于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标签: 会阴侧切 皮内连续缝合法 传统皮肤间断逢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甲状腺患者(60例、2014年1月-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的丝线间断缝合、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方法,对比患者刀口的闭合时间、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瘢痕的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0.51±2.35)分钟,对照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2.13±2.41)分钟,p>0.05;在切口愈合情况以及瘢痕形成情况中,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甲状腺 切口缝合 皮下脂肪层
  • 简介:摘要目的对横切口剖宫产术患者的手术切口处使用带线缝合针进行缝合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入住我院进行横切口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采取常规缝合线进行缝合,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使用带线缝合针进行缝合,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愈合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的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瘢痕基本消退。结论带线缝合针应用于剖宫产术横切口皮内缝合,不仅切口愈合效果好,还具有较高的美观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带线缝合针 横切口 剖宫产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B-Lynch缝合手术与改良式荷包缝合手术应用于剖宫产对于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50例开展研究。基于不同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改良式荷包缝合术,实验组采用B-Lynch缝合术。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出血情况与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均小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比之下爱B-Lynch缝合术对于产后出血的防控效果优于改良式荷包缝合术,整体手术质量更高且更加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B-Lynch缝合术 改良式荷包缝合 产后出血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在端对端肌腱修复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其他常用缝合技术进行比较。方法:选取40只成年白猪后足共40束肌腱,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应用不同的肌腱修复技术,分别为: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改良双线Kessler法、Tsuge法和Tang法。评价指标包括2毫米裂隙抗张强度、断裂抗张强度和肌腱韧度。结果: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在断裂抗张强度(150.25 ± 10.50 N)、2毫米裂隙抗张强度(100.30 ± 8.20 N)以及肌腱韧度(12.55 ± 1.25 N/mm)方面均优于其他三种缝合法。结论: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在肌腱抗张力和韧度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潜力,尤其适合于需要早期肌腱活动的患者。

  • 标签: 肌腱修复,改良双线Kessler缝合法,生物力学研究,肌腱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应用于改良方法缝合会阴伤口产妇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就诊的50例自然分娩产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改良方法缝合分娩后会阴伤口后的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自然分娩产妇接受护理以后,会阴伤口愈合结果为甲级的产妇有49例,剩余1例产妇会阴部位裂伤达到Ⅲ度,实施电烤治疗后,伤口愈合结果为甲级。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后,使用改良方法缝合会阴伤口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增强伤口的愈合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改良缝合方法 会阴伤口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缝合技术在普通外科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普通外科治疗患者8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3例,结合患者的治疗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给予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缝合方式处理切口,对研究组患者则采用间断皮下及真皮内缝合方法进行切口缝合,观察患者治疗时的缝合操作时间以及缝合后切口的完全愈合时间、缝合效果等。结果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时缝合的操作时间和缝合后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缝合有效率更佳。结论普通外科治疗中选择间断皮下及真皮内缝合方法比常规缝合方法对患者切口的临床疗效更好,可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