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灭菌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方法: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400件医疗器械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0)和研究组(n=200),对照组采取常规清洗程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强化质量控制,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器械清洗灭菌消毒分类包装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清洗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对清洗灭菌等工作强化质量控制,能够明显提高工作质量,值得借鉴及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消毒灭菌质量 控制方法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总结研究手工清洗与全自动清洗消化的效果以及各自的优越性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期间需进行清洗的消化200例,其中2021年1月~12月应用手工清洗消化100例(为对照组),2022年1月~12月应用全自动清洗消化10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期间消化清洗效果,具体观察指标为消毒合格率,清洗时间以及满意度等。结果:研究期间两个阶段的消化消毒合格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期间的清洗时间相对较短,并且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消化清洗方面,全自动清洗系统相对于手工清洗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全自动清洗系统能够提供更快、更方便地清洗过程,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劳动强度。而且全自动清洗系统能够更加彻底地清洗消毒消化,确保其达到更高的消毒合格率。

  • 标签: 消化内镜 手工清洗消毒法 全自动清洗消毒法 消毒合格率
  • 简介:在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作用日趋重要,接受诊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因镜内部结构精细、复杂,操作过程密切接触患者的体液、细胞或组织等,清洗消毒灭菌不彻底则会造成医院感染。为了解我院内镜中心的清洗效果,我们于2012年9至11月进行现场调查,观察不同清洗方法对消化消毒效果。

  • 标签: 清洗消毒方法 消化内镜 消毒效果 内镜诊疗 内部结构 密切接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活检钳两种清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条活检钳(为胃镜和肠活检钳),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条,对实验组采用超声波清洗消毒方法进行清洁和消毒,而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消毒。两组均完成后对其进行细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消毒方法相比,使用超声机器进行消毒的实验组细菌菌检的合格率为100%明显高于使用手工方法进行消毒的对照组(8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超声清洗可以明显减少细菌感染,提高临床感染控制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活检钳 手工消毒 超声消毒 细菌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况,为消毒质量监测与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连续三年对各医疗机构清洗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广州市各医疗机构清洗管理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三年共监测106份样品,清洗效果监测总合格率为90%,其中2012-2014年合格率依次为95.6%、85.2%、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0,P〉0.05);在不同类型镜中,胃镜、肠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3.3%、9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集成洗消中心和使用四槽法或五槽法进行内清洗,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消毒剂的浓度和卫生质量均合格。结论广州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应加强消毒技术指导和监督监测,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医疗机构 内镜 消毒质量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以我院不同阶段200件手术室使用后污染器械作为对象,对两阶段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以及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2015年1月-2015年6月器械清洗质量检测合格率为97.50%,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7.00%,手术患者感染率为0.70%;2015年7月-2015年12月器械清洗质量检测合格率为100.00%,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9.50%,手术患者感染率为0.12%。结论手术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直接可直接影响医院感染,且与之呈现为负相关。

  • 标签: 手术器械 消毒灭菌质量 医院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术器械集中清洗灭菌,加强消毒流程进行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手术器械采用集中到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消毒灭菌,对工作流程进行完善管理,提高专业技术,注重质量监管工作。对2018年1月~12月期间抽取进行消毒的手术器械100件进行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集中消毒灭菌处理未发生器械损坏,器械完好率为100%,灭菌合格率达100%。集中处理后清洗质量专项检查结果有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器械集中消毒灭菌清洗有利于提高清洗质量,保证器械的灭菌质量,降低院感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器械 消毒灭菌 集中管理 效果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不断完善软式清洗消毒流程。方法:针对当前疫情的影响,对软式清洗消毒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在改进的过程需要确保工作的展开严格按照镜中心疫情防控需求进行,并根据诊疗方案和内窥镜专业学会的相关依据,开展新流程的研究,避免在消毒清洁的过程中出现感染风险。结果:在当前临床,应用改进后的软式清洁和消毒流程可以有效的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从而提升治疗安全性。结论:在临床治疗为了避免患者以及医疗工作人员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发生,需要对流程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改进,从而提升内窥镜清洗消毒的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软式内镜 清洗消毒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消化清洗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3年01月至2023年10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的患者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按照组间均衡可比原则将其均分两组,实施PDCA前的60例患为A组;实施PDCA后的60例患者为B组,予以分析比对。结果:实验结束后,B组在各项指标的体现上均显优A组(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开展实施,可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对消化清洗工作的执行情况,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健康,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消化清洗质量,值得采纳。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管理 消化内镜 清洗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在外来器械清洗灭菌过程,实施全程管理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外来清洗的骨科器械64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2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清洗灭菌效果。结果:两组灭菌合格率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医生总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全程管理用于外来骨科器械清洗灭菌,可有效提升灭菌合格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消毒 全程管理 灭菌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戊二醛消毒法与全自动清洗机(酸化水)消毒电子气管效果,探讨不明确有结核杆菌污染过的气管消毒问题。方法将360例诊疗后污染的气管随机分为水洗加酶洗加自动清洗消毒180例和水洗加酶洗加2%戊二醛消毒180例,在不同时间段对消毒后气管进行生物学检测。结果2%戊二醛浸泡20min菌落数<20cfu/,在内活检帽检出结核分枝杆菌,40min消毒率100%,全自动清洗机5分钟消毒率100%。结论疑似结核杆菌污染后的气管2%戊二醛必须浸泡45分钟,全自动清洗机可以替代2%戊二醛消毒法。

  • 标签: 戊二醛 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 气管镜 结核杆菌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引入信息追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4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灭菌的50件口腔器械作为研究组,引入信息追溯系统进行管理,并选取2021年9月~2021年12月我院未引入信息追溯系统所进行消毒灭菌的50件口腔器械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器械损坏率和包装合格率。结果 研究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湿包率和器械损坏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口腔器械 信息追溯系统 集中清洗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为加强消毒质量的管理,云南省消化质控中心、云南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在2019年4—5月间,采用网络发放电子调查表的方法,对省内部分单位的消化诊疗及清洗状况、消毒质量进行调查,最终获取有效问卷277份。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227家二、三级医院的消化清洗流程及感染控制执行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清洗人员数量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医院级别、清洗人员数量、清洗方式等因素影响清洗流程及感染控制的执行,而清洗用品配置对于清洗流程及感染控制的执行情况没有影响。由此可见,建立有效机制,督促消化清洗技术规范化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消毒 卫生调查 质量控制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摘要:分类检索是审查员进行检索工作最为关键的检索入口,尤其对于发明点用关键词不易表达的权利要求,存在检索噪声大、文献量大,难以筛选的问题。由于IPC分类不够精细,难以高效的检索到对比文件,而CPC分类相对于IPC分类来说更加细致准确,本文结合两个案例介绍了涉及根据发明点选取CPC分类的检索。

  • 标签: CPC 检索 分类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采用优化流程的作用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236件口腔器械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器械均需进行清洗灭菌处理,依据计算机表法将实施清洗灭菌的口腔器械分为两组,即118件对照组(常规流程)、118件实验组(优化流程),对比两组口腔器械的清洁、湿包率以及最终的清洗灭菌质量。结果 实验组口腔器械清洁率以及最终清洗灭菌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湿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在对集中口腔器械进行清洗灭菌时,对流程实施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清洗灭菌效果,确保口腔器械清洁率符合要求,降低湿包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优化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 口腔器械 清洗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22年1月起开始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优化流程,以此为节点分为对照阶段和观察阶段,在两个阶段分别择取40例消毒供应中心和800例工作事项,并保持前后两阶段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固定。结果:观察阶段口腔器械感染率低于对照阶段(P<0.05);观察阶段工作人员的口腔器械管理、灭菌消毒、安全意识评分高于对照阶段(P<0.05)。结论:优化后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灭菌流程可有效降低口腔器械感染率,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 优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