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分析1996—2012年榆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6—2012年榆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分别在2001、2004、2012年出现了转折,生态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较明显;生态环境质量各维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自然条件榆阳区最优,衡山县最差;生态条件吴堡县最好,定边县最差;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影响吴堡县最小,神木县最大;环境污染程度清涧县最小,神木县污染最严重;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空间差异性,呈中部高,西南和东北低的格局,清涧县最好,神木县最差。

  • 标签: 生态环境质量 变化趋势 空间分布 榆林市
  • 简介:针对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趋势,为了合理调整和布局城市养老和公共服务资源,专门研究上海18个区县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以及空间居住环境与这种老龄化特征相协调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为市中心及农村,市中心内缘及外缘区老龄化程度依次降低。上海16个区老龄化程度和居住环境适老程度较为协调,只有黄浦区和崇明县协调度较差,但是也有部分市中心和市中心内缘区的居住环境适老程度需要进一步改善。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空间分布 居住环境 协调度
  • 简介:以京津冀平原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土壤中As、Pb、Cd、Hg、Cu、Cr、Zn和Ni等8个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平原区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优良,部分地区土壤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主要分布在北京中心城区、天津城区和蓟县、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唐山市和秦皇岛市等地区,该成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优先保护方面提供了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依据,对重度污染土地要进行严格管控,做到京津冀协同治污.结合土壤中硒和钾的含量特征,以硒含量大于0.3mg/kg和全钾含量大于2.5%圈定了富硒和富钾土地资源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平原东北和冀西南地区,该成果可为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京津冀平原区 土壤环境质量
  • 简介:摘要:在分布式计算环境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对负载进行高效的管理与分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高效能分布式计算环境下链路负载均衡技术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均衡流量,改善系统性能及可靠性。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对高效能分布式计算环境中链路负载均衡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具体的应用进行讨论。通过研究与应用这些技术,能够为分布式计算环境下负载均衡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 标签: 高效能分布式计算环境 链路负载均衡 DNS负载均衡
  • 简介:研究并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关于Γ分布与Z分布间的关系,指出两个相互独立的Γ变量之商为Z变量;关于X^2分布与F分布间的关系,指出两个相互独立的X^2变量之商为,变量;关于上述两个问题的反问题.

  • 标签: Γ分布 X^2分布 F分布 Z分布 独立性
  • 简介:目前有关重尾或偏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理论模型相对较少,基于传统的Laplace分布,提出一种处理偏态和重尾数据的新模型---斜Laplace分布,以研究其参数估计方法。利用数理统计知识推导出该分布与一些常见分布(如正态分布、指数分布)间的统计关系,并给出一种可通过设置不同参数值得到不同分布的Levy偏稳定分布及其稳定性。

  • 标签: 斜Laplace分布 MLE估计 Levy偏稳定分布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截断平移Pareto分布(简称为TSP-TruncatedShiftedPareto分布)是双参数Pareto分布的变形。由于TSP分布具有简单的解析表达式,允许多种统计目的的准确计算,较传统的对数正态分布有更多的优点。用TSP评价B盆地的油田分布,目前已发现油田146个,待发现93个,由于这个盆地勘探程度比较高,可认为其中最大的油田已经发现,但还有几个较大的油田有待发现。

  • 标签: TSP分布 评价 油田规模分布 含油气盆地 PARETO分布 顺序统计量
  • 简介:摘要:在本研究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质量分布和刚度分布对结构振动模态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本文揭示了质量分布和刚度分布如何独立和共同作用于结构的自然频率和振动模式上。我们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不同质量和刚度分布条件下悬臂梁和简支梁的振动特性,揭示了质量集中与均匀分布、刚度增加以及非均匀刚度分布对振动特性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简支梁质量集中通常导致局部自然频率的降低,而刚度的增加或特定区域的加强则提升了结构的自然频率。此外,我们还发现,通过精细调整质量和刚度的分布,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振动模态,为振动敏感的结构设计和振动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 标签: 振动模态,质量分布,刚度分布
  • 简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方法测定了汕头南澳海水养殖区溶解态的重金属在不同水层中的分布。在龙须菜、鱼类和贝类养殖水域检出Fe、Zn、Mn、Pb等重金属,其中微表层(SML)和底层(BW)是这些重金属的主要存在区域。这些重金属在微表层(SML)中的浓度(Fe27.5—286.5μg,L,Znl3.5—89.0μg,L,Mn3.0—12.0μg/L,Pb7.0—46.0μg/L)明显高于其在亚表层(SSW)中的浓度(Fe23.0—268.0μg/L,Zn11.0—82.2μg/L,Mnl.5—11.0μg/L,Pb6.0—40.5μg/L),表明微表层发生富集现象,富集系数(EF)在1.07—1.39范围内属于轻微富集,其中Mn的平均富集系数最高(EF=1.30),其他金属相近。平均富集系数以贝类养殖水域最高(1.26),其次为鱼类养殖水域(1.19),龙须菜养殖水域最低(1.11),表明贝类养殖水域表面活性最大。龙须菜养殖水域重金属含量较其他养殖水域低。单因子污染评价显示,南澳养殖海域已经受NZn低度污染,部分水域在一定时问内Pb的污染严重。

  • 标签: 微表层 富集系数 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
  • 简介:在2011年8月和2012年7月丰水期,在鄱阳湖湖区布设77个采样点,大规模采集水样,研究浮游植物生物量(以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表示)在湖区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叶绿素a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水期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较低,平均值为10.58μg/L;叶绿素a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南湖区最高,中部湖区居中,北部通江区较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与水体透明度显著正相关,与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总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溶解性总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营养盐含量不相关。水下光照条件是限制鄱阳湖浮游植物丰水期生长的主要因素;鄱阳湖水体交换时间较短,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丰水期,高水位稀释了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从而掩盖了其对浮游植物的作用,导致营养盐的作用不明显。

  • 标签: 浮游植物 丰水期 光照 营养盐 水体交换时间 鄱阳湖
  • 简介:摘要:文章研究了智能电网环境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策略。首先概述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作用。接着探讨了分布式发电系统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为后续的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策略提供了研究背景。在协调控制策略方面,文章提出了基本框架,并详细阐述了优化调度与协同控制方法,以及这些策略在微电网和可再生能源接入中的实践应用。在能量管理策略方面,文章阐述了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了能量优化与调度策略,并展望了能量管理策略的创新与发展趋势。文章的研究旨在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智能电网 分布式发电系统 协调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伴随当今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联合并网运行已成为未来发展重要趋势,但将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中接入后,将会对配电网电压分布造成实质性影响,因此,如何将此影响改变变小,乃是当前所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开式配电网,利用潮流程序计算多分布式电源接入之后的电压分布。提出专门对节点电压前后变化进行评价的指标。利用Matlab仿真软件,针对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出的功率因数变化、接入位置变化及出力变化开展仿真实验,较为深入的对分布式电源DG容量对于配电网电压分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分布式发电 配电网 电压分布 影响
  • 简介: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虽然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电能的整体消耗也越来越大。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分布式发电的方式来减轻配电网自身电压分布的压力,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 标签: 分布式发电 配电网 电压分布 影响
  • 简介:摘要:配电网之中,工商业与市民所承担负荷往往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不明确的负荷改变也对配电网设计人员提出了挑战。不仅如此,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得传统大电网供电所具有的弊端完全显露出来。分布式发电于该背景之下提出,其具有更为理想的灵活性以及绿色经济特征。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技术,同时通过电压变化实验以及电源出力变化实验开展仿真实验,以论证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分布所产生的影响与干预,以期明确分布式发电如何运用。

  • 标签: 分布式发电 配电网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