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经鼻高流量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实施经鼻高流量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7月-202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43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经鼻高流量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从性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对入选对象进行一般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从性现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依从性总平均分为(45.81±16.73)分,其中得分低于40分有74例(41.57%),40~60分有61例(34.27%),大于60分有43例(24.16%),总体呈中低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医疗支付方式、病程、并发基础病、时间、疾病知识认知程度、情况、遵医行为、肺功能分级及家庭重视程度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从性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合并基础病及家庭重视程度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依从性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病程时间长、合并基础病及家庭重视程度低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依从性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长期家庭情况。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8月对成都市部分社区394例稳定期COPD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394例病人中没有进行家庭的248例(62.9%),进行了家庭的146例(37.1%);每天吸氧>15h的COPD患者仅有16例,占吸氧患者的10.9%。结论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呼吸专科医师亟待增强自身对肺康复及LTDOT的认识,教育和指导病人正确的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家庭氧疗
  • 简介:摘要一位读者对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年第2期发表的一篇《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有所质疑,作为该共识撰写的主要发起者和通信作者,应编辑部邀请,作者结合信中提出的问题给出答复意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鼻高流量(high flow nasal oxygen therapy, HFNO)作为一种新型的氧气输送方法,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机制和生理效应而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文章回顾关于HFNO的近期研究,综述HFNO在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围麻醉期患者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应用。分析与无创通气、鼻导管、面罩通气相比,HFNO对患者呼吸功能、气管插管率、窒息合、SpO2的影响,为HFNO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预充氧 气管插管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追踪长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为社区追踪的应用与COPD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将98例COPD急性发作出院后缓解期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57)。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追踪管理给以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或鼻导管与BIPAP呼吸机交替,吸氧时间>15h/天。随访两年后,采用SGRQ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及两年中急性发作次数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GRQ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社区卫生中心随访,观察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两年中急性发作次数为(3.08±0.46)次,平均住院天数为(26.92±3.04)d,观察组分别为(0.75±0.13)次和(10.77±2.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追踪长期有助于缓解COPD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追踪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OPD吸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吸氧的依从性。结果两组在的坚持方面,对目的的了解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COPD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COPD 吸氧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家庭的应用状况及知识,提供合理的指导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应用状况及知识调查表对60例实施家庭的COPD患者进行调查,资料采用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者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其中,无1例患者真正了解的目的,54例患者每日平均吸氧时间<15h,38例患者吸氧流量不正确,48例患者未采取合理的消毒措施,54例患者存在着安全隐患.结论指导COPD患者家庭不容忽视,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指导时,应加强家庭的指导;社区医疗科的护士可利用随访时间给予现场检查和指导,保证家庭的正确实施.

  • 标签: 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家庭护理 社区医疗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行通气、、心理护理干预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曾接收的重症患者108例,在随机方式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对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对其行通气、、心理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中患者所达到临床护理有效率为74.1%;观察两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观察组中患者评分情况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优秀,两组所存在差异显著。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行通气、以及心理等综合护理,能够取得比较理想临床效果,所得到临床有效率比较高,并且能够使患者HAMA量表评分得到有效提高,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应当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心理护理 通气 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高流量鼻导管(HFNC)是治疗成年人呼吸窘迫的一种新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HFNC对呼吸窘迫患者无效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危重症医学科162例呼吸窘迫患者进行HFNC,在医疗电子病历中提取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病史、诊断、生命体征、血饱和度/吸入氧气浓度(SpO2/FiO2,SF)比值、改良呼吸窘迫评分(mRDAI)、HFNC持续时间、更换高级支持时间、不良反应等数据。结果共纳入有效样本154例,中位年龄55(IQR47~72)岁,其中急性细支气管炎患者59例占38.3%,细菌性肺炎患者64例占41.6%,非典型或病毒性肺炎患者31例占20.1%;HFNC有效组患者129例占83.8%,无效组患者25例占16.2%。HFNC无效组患者在入院时SF比值较低,pH值较低,呼吸末二氧化碳(PCO2)较高(P值为0.008、0.012、0.001);HFNC有效组患者第1小时呼吸频率、mRDAI评分和SF比值的改善明显(t值为1.732、9.783、37.591,P<0.05或0.01);HFNC开始后第1小时SF比值低于195(AUC 0.842,95%CI 0.743~0.942,P<0.01)是无效的临界值。结论当呼吸窘迫患者运用HFNC支持时,患者的初始指端SpO2较低、血气PCO2较高和SF比值小于195是HFNC失败的早期预测因素。

  • 标签: 呼吸窘迫 高流量氧疗 SpO2/FiO2(SF)比值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小儿重症肺炎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病儿痛苦。方法把近两年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5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采用重症肺炎综合治疗,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止咳、祛痰、平喘、镇静吸氧等。治疗组加用光量子透射输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明显缩短。经卫生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光量子输血输液透照仪,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32例,获得较好疗效,且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光量子 透射输液 小儿重症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呼吸系统重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通气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0%和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分别为(5.43±1.10)分和(12.40±2.9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9.0%和8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分别为87.0%和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进行心理、、通气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HHFNC)经过10年的临床应用,已部分代替无创正压通气(NPPV)或经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并成为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HHFNC在临床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 低氧血症 呼吸衰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于老年患者Ⅱ、Ⅲ期压疮创面换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8月带压疮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8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常规外科换药法处理创面,实验组采用加常规碘伏消毒,对照组采用碘伏局部消毒换药,治疗7天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换药7天后,两组基本痊愈的创面数和各期创面的面积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加常规碘伏消毒的患者的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7.8%。结论能增加局部组织含氧量,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保持创面干燥,减少渗出,使组织再生修复加快,促进结痂。

  • 标签: 氧疗 压疮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