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简述沈阳市大东区2011年出生缺陷情况,提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建议。

  • 标签: 出生缺陷 人群 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清流县中学生(年龄为12—18岁少年)2007-2010年四次学生健康体检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清流县中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的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 标签: 身高 体重 中学生 发育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牙体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关系处理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120例牙体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老年患者,对其牙列缺损关系进行分析和分类,分为余留牙重度磨损、咬合关系存在和余留牙重度磨损、咬合关系丧失两种,分别进行整复,整复方法包括不改变垂直距离、一次升高垂直距离后正常修复、一次升高垂直距离后过渡修复的方式,并随访2年,观察修复后咀嚼能力的改善,颞下颌关节问题、牙体牙周牙髓情况及修复体的破损情况和美观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患牙施行冠外附着体的半精密程度修复,33例(27.5%)牙髓牙周问题未得到完全解决,3例(2.5%)基牙断折,8例(6.67%)根尖脓肿;114例(95.0%)咀嚼功能恢复正常,6例(5.0%)经调整效果满意,发音得到改善;颞下颌得到改善,2例(1.67%)有轻微弹响,无张口受限;113例(94.17%)对美观程度满意,7例(5.83%)满意程度欠佳;2年随访中,4例(3.33%)附着体的磁体部分松动,3例(2.50%)牙垫部分有破损,3例(2.50%)出现裂痕。结论对于牙体重度磨损并有牙列缺损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的重点是根据咬合的垂直距离、牙列缺损等综合判断,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老年 牙体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B超、双顶径法和四部触诊法估算胎儿体重的准确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2收治的90例孕产妇分别使用B超、双顶径法和四部触诊法估算胎儿体重,并追踪到产妇分娩,评价三种方法对胎儿体重估算的准确性,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B超对胎儿体重估算结果更为准确,与双顶径和四部触诊法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B超对胎儿体重的预测,其结果更为准确,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B超 双顶径 胎儿体重Comparison of three methods for the estimation of fetal weight B ultrasound determination.
  • 简介:2013年10月30日下午13:30,对于上海祥欣东滩种猪场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经过东滩全体员工的精心培育,上海祥欣东滩种猪生产基地终于迎来了美国定制种猪第一胎仔猪的出生,第一头分娩的大白母猪产仔13头,共7公6母,刚生下的仔猪健康活泼、个体均匀。众所周知,一般母猪头胎产仔11.5头,东滩种猪场第一窝产仔13头的成绩为祥欣公司育一流种猪的愿景开了个好头。

  • 标签: 种猪场 东滩 仔猪 上海 美系 大白母猪
  • 简介:摘要我国围产期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期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造成潜在寿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问题,采取三级预防措施进行干预,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 标签: 出生缺陷 发生现状 三级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叶酸补充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准备生育的740名育龄女性,在其怀孕的早期,以及孕前均进行小剂量叶酸的服用。同时,对740名女性均发放相关宣教手册,并定期组织进行优生的培训。在产后的30d,直到产后的12个月,对740名女性均做追踪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在本组740名育龄女性中,无一例出现出生缺陷,包括小儿神经管畸形,以及小儿先天心脏病等。结论在出生缺陷的预防中,一级预防措施起到重要的作用,采用叶酸补充的方法,则可有效预防多种出生缺陷。

  • 标签: 叶酸补充 出生缺陷 一级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体重与孕中期不同血红蛋白(Hb)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前瞻性的整群调查方法,对426名孕妇于妊娠中期孕检时(孕13~27周)抽取的血液中Hb含量进行测定,并记录。Hb测定采用F82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HB的测定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中期贫血的界定值HB<=105g/l,用EXCEL录入数据,用SAS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C表构成比的卡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贫血组分娩的新生儿<3kg的人数占37.7%,>=4kg的新生儿仅占0.8%;而正常组分娩的新生儿<3kg的人数占8%,>=4kg的新生儿占4%。结果卡方检验P<0.01,说明两组产妇的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应用SAS统计软件对产妇妊娠中期测得的血红蛋白含量和新生儿体重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得到两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13150,P=0.0098,即P<0.05。结论两组产妇的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贫血组所分娩的新生儿中<3kg的较健康组明显多。

  • 标签: 贫血 低出生体重 妊娠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发育与孕妇体质指数(BMI)及其孕期增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单胎足月正常妊娠(无产科并发症)孕妇及其新生儿各122例,按照我国15个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的正常体重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SGA、AGA、LGA三组,记录三组孕妇孕前体重、身高及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及头围。结果(1)孕妇孕前体重指数SGA组与AGA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孕妇孕期体重增加LGA组与AG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胎儿生长发育与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密切相关,指导孕期妇女营养物质合理的摄入,预防妇女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可改善胎儿的生长发育,降低SGA、LGA的发生率,对减少产科并发症及新生儿远期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体质指数 孕期增重 胎儿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体重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896例健康人群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BMI肥胖组的3指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超重组(P<0.05);超重组的3指标检测率高于正常组(P<0.01);超重组的3指标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BMI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评估及预防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 标签: 体重指数 血压 血脂 血糖 体检
  • 简介: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对中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了解的一个重要途经。它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其目的在于推动学校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 标签: 体质健康状况 中学生 跟踪监测 学校体育工作 体质健康测试 体重
  • 简介:为了解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出生缺陷的分布及相关情况,本研究对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2000—2010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5.61/万,10年中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010年下降到56.23/万。出生缺陷分类前3位分别为神经管畸形占44.58%,先天性脑积水占22.96%,颜面畸形占20.87%,孕母年龄在20岁以下者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在出生缺陷中,孕早期患者感冒、发烧的孕母占11.83%,孕早期有服药史者占6.45%,接触有害物质者占1_61%。朔州市出生缺陷水平呈下降趋势。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控制缺陷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 标签: 出生缺陷 监测 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骨桥蛋白在体重不一致性双胎胎盘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用Western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双胎盘胎盘中的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体重不一致DCDA双胎的小胎与大胎胎盘比较,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体重不一致DCDA双胎的小胎与大胎胎盘比较,胎盘中蛋白表达明显减少(0.31±0.09VS0.62±0.08,t=-4.182,P=0.001),体重一致DCDA双胎胎盘间OPN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0.62±0.16VS0.68±0.13,t=-1.687,P=0.72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体重不一致DCDA双胎的小胎与大胎胎盘比较,胎盘中OPNmRNA表达明显减少(0.61±0.28VS1.01±0.12,t=3.087,P=0.014),体重一致DCDA双胎胎盘间OPN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0.98±0.18VS1.02±0.11,t=1.884,P=0.464)。Westernblotting显示体重不一致MCDA的小胎与大胎比较,OP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0.24±0.06VS0.73±0.18,t=5.687,P<0.001),体重一致MCDA双胎胎盘间OPN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0.48±0.12VS0.42±0.15,t=-1.687,P=0.586);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体重不一致MCDA的小胎与大胎胎盘比较,OPNmRNA表达显著下降,(0.46±0.16VS1.01±0.09,t=5.128,P<0.001),生长一致MCDA双胎胎盘间OPN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0.89±0.15VS0.95±0.22,t=0.697,P=0.564)。结论体重不一致性双胎胎盘中的骨桥蛋白表达有显著生差异,小胎胎盘骨桥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减少。

  • 标签: 双胎 骨桥蛋白 生长不一致 胎盘份额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企业管理人员的体重控制知信行与肥胖的关联,为制定相应肥胖防治措施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测量的方式对成都市某区县企业管理人员体重情况测量及肥胖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339名调查对象中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了26.5%和5.0%,年龄越大超重/肥胖率越高,同时,107名超重/肥胖调查对象中,仅有53.3%的人对自己体重情况有较准确的认识,而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是超重后普遍采取的措施。结论成都市某区县企业管理人员超重/肥胖率情况不容忽视,且对超重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体重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

  • 标签: 体重控制 超重 肥胖 企业管理人员
  • 简介: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152例单胎妊娠孕妇.按孕前BMI分为A组(〈18.5kg/m^2,39例)、B组(18.5-23.9kg/m2,2808例)、C组(24.0-27.9kg/m2,246例)和D组(≥28.0kg/m2,59例1.比较各组GDM发生率,并分析孕24周前及整个孕期孕妇的体重增长对GDM发病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3152例孕妇中发生GDM者共216例,A、B、C、D这4组的GDM发生率分别为5.12%、6.52%、9.34%、13.55%,B组与D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中,孕24周前体重增长≤6kg者与体质量增长〉6kg者的GDM发生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随访到分娩的GDM患者共111例,均为A、B组.A组1例,B组110例。B组按整个孕期体重增加量分为B1组(增加〈12kg)、B2组(增加12~16kg)和B3组(增加〉16kg),发现其子痂前期发生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均随体重增长而增加;3个亚组间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孕前肥胖(BMI≥28kg/m2)和孕24周前体重快速增长是GDM发生的重要因素.而控制GDM患者的孕期体重增长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会降低母婴并发症。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孕前体质量指数 孕期体质量增长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