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我院是一家收治、关押监狱系统内的服刑精神病患者的医院,工作任务是对罪犯进行监管改造和康复治疗。据统计,我院精神病犯年龄普遍较轻,犯罪特征以长刑、重刑、暴力犯较多,大大增加了监管的危险性。服刑精神病患者的自伤、自杀、冲动行为已严重影响了监管秩序的稳定,因此对精神病犯的防治、康复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我院成立康复科以来,对精神病犯的康复工作进行了摸索,完善了康复模式,形成精神病犯收治、康复与改造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确保服刑罪犯能够健康改造。

  • 标签: 康复治疗 管理模式 精神病 服刑
  • 简介:当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数量大,这一特殊群体存在有效监护缺失、受教育情况较差、不良心理问题严重、犯罪率高等问题.重视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关怀和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制度,不仅关系到服刑人员的良好改造和其子女的健康成长,更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支持 救助 监护
  • 简介:今天,我要用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用我的切身感受告诉大家:千万别迈出犯罪的那一步!千万别在失去之后,才知道拥有的可贵。人生苦短,往往在你痛悔之时,一切已是昔日黄花,追悔莫及了!

  • 标签: 陷阱 挪用公款 女子 参与犯罪 会计函授 贪欲
  • 简介:重庆市监狱成立于1952年,曾关押改造过数百名知名战犯,系公安部1979年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监狱,率先在西部荣获司法部"现代化文明监

  • 标签: 成社会 打造成 有用材
  • 简介:《经济数学基础》是电大开放教育高等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本文从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和省监狱管理局联合开办的服刑人员开放教育培训班出发,在服刑人员开放教育课堂教学中拓宽教学思路,进一步创新《经济数学基础》的教学工作,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数学基础》的质量。

  • 标签: 经济数学基础 微积分 教学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以监狱中服刑人员的民事权利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为推动行刑的进步和文明,促进服刑人员改造,正确实现刑罚的惩罚属性,应认真思考和解决服刑人员的民事权利问题,在行刑中恰当设定公权与私权的边界。

  • 标签: 监狱服刑人员 民事权利
  • 简介:矫正脱逃心理——防范留所服刑罪犯脱逃的有效手段对存在脱逃心理的留所服刑罪犯,《论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的防范》,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主观因素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主要是由于其主观因素

  • 标签: 形成防范 心理形成 留所服刑罪犯
  • 简介:个案情况山子(化名),男,初中文化,宁夏银川人。其母亲是一名营业员,父亲是一名工人。山子由父亲带大,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初中毕业后以体育特长生的资格进入银川某中专学习,但入学不到一年就退学。

  • 标签: 社区服刑人员 未成年 蜕变 学习成绩 体育特长生 初中毕业
  • 简介:韦某,男,31岁,初中文化,已在监狱服刑改造一年,三个月前女友来信提出分手,由此产生了焦虑、烦燥、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通过咨询,本人认为这是一例严重心理问题,主要是求助者错误的认知观念导致了一系列痛苦的情绪体验,通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治疗,帮助该服刑人员识别自己不合理的信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进而缓解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帮助其投入改造生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 标签: 焦虑 心理咨询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摘要: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正处于监狱服刑状态,难以亲自照顾其子女,承担其应付责任,由此,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服刑人员子女随之诞生。近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保护这一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益,但遗憾的是,社会大众对于这一群体的认知和帮助还处于较低水平。本调查拟通过对太阳村儿童的生活和发展的调查,希望能对这一群体的出路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 标签: 服刑人员子女 太阳村 社会保障
  • 简介: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为从希望入手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被试选自北京市某所监狱,共574名男性服刑人员,平均年龄38±11岁。结果:(1)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不同文化程度、捕前职业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抑郁(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犯罪类型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刑期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2)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在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抑郁对希望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抑郁程度越高,希望水平得分越低。结论:本研究发现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希望水平可能是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希望 服刑人员 焦虑 抑郁
  • 简介:通过收集、整理求助者的一般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制定咨询目标与方案,使用了贝克的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分析其个性成长特点,开展心理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使求助者建立适度期望值,消除了不良焦虑情绪。

  • 标签: 焦虑情绪 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
  • 简介: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劳动改造人员(犯人)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迫切性。开展这项教育,有利于矫正劳动改造人员(犯人)不健康的心灵和言行,有利于劳动改造目标的实现,若希望道德规范教育取得成效,不但要正确地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还要科学、正确地运用好各种教育手段以及合理地处理好道德规范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

  • 标签: 劳动改造人员(犯人) 道德规范 教育方法
  • 简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是,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产生了两种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其中民事责任包括物质损害赔偿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的形式既有物质的弥补,也有精神的抚慰。侵犯人身权的犯罪最易产生双重责任,如果对被告人仅追究刑事责任而放弃民事责任,违反哲学和经济学原理,是对人权的漠视,对公平的亵渎。

  • 标签: 刑事附带民亨诉讼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精神损害赔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质滥用史对男性服刑人员服刑期间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与暴力行为的关系。方法2019年10—11月对1 455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编个人物质滥用史问卷收集物质滥用情况(饮酒、吸烟和吸毒);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s,PHQ-9)调查焦虑抑郁情绪。按照有无物质滥用史将所有被试分为物质滥用组(n=871)和无物质滥用组(n=584)。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物质滥用组GAD-7[(4.95±5.88)分,(3.35±5.33)分;t=-5.407,P<0.01]、PHQ-9[(6.69±6.50)分,(4.48±5.73)分;t=-6.821,P<0.01]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无物质滥用组。(2)躯体疾病(β=0.700,OR=2.014,95%CI=1.599~2.538,P<0.05)、酒精滥用史(β=0.434,OR=1.543,95%CI=1.176~2.025,P<0.05)、烟草滥用史(β=0.387,OR=1.473,95%CI=1.154~1.880,P<0.05)、年龄≤45岁(β=0.372,OR=1.450,95%CI=1.118~1.881,P<0.05)是服刑人员出现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躯体疾病(β=0.686,OR=1.986,95%CI=1.581~2.496,P<0.05)、烟草滥用史(β=0.488,OR=1.629,95%CI=1.286~2.063,P<0.05)、年龄≤45岁(β=0.484,OR=1.622,95%CI=1.260~2.089,P<0.05)、酒精滥用史(β=0.344,OR=1.410,95%CI=1.073~1.854,P<0.05)是服刑人员出现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3)受教育年限≤9年(β=0.900,OR=2.459,95%CI=1.855~3.261,P<0.05)、年龄≤45岁(β=0.788,OR=2.199,95%CI=1.690~2.860,P<0.05)、未婚(β=0.683,OR=1.980,95%CI=1.421~2.759,P<0.05)、酒精滥用史(β=0.308,OR=1.361,95%CI=1.053~1.758,P<0.05)、毒品滥用史(β=0.557,OR=1.745,95%CI=1.055~2.885,P<0.05)是服刑人员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物质滥用史可能是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酒精、毒品滥用均是出现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物质滥用 服刑人员 焦虑 抑郁 暴力行为
  • 简介: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中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及治疗、控制状况,为制定医治管控措施,有效开展监狱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白拟服刑人员精神疾病筛查提纲及服刑人员精神疾病普查径记表对江苏某监狱的3217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并由参加普查的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对可疑人员逐一进行精神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服刑人员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21.45‰(69/3217).依次为精神分裂症(10.26‰)、情感性精神障碍(4.66‰)、人格障碍(3.42‰)、心因性精神障碍(1.5‰)、精神发育迟滞(0.62‰)、神经症(0.3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0.31‰)。其中30.43%曾有过自杀行为或自杀观念,50.72%曾与周围其他服刑人员有过激烈的争吵或肢体冲突。仅31.88%的患者接受住院治疗。结论监狱服刑人员中精神疾病患病率较高,罹患各类精神疾病人员的行为控制或辨别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存在诸多的监管安全隐患问题,职能部门应根据其特征制定有效防范措施。

  • 标签: 精神疾病 流行病学 监狱服刑人员 患病率
  • 简介: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社会期望量表(MCSD)、监区文化适应性问卷对120名服刑人员的监区适应性与自尊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目的是探讨服刑人员监区适应性与其自尊水平的关系。测试的结果是服刑人员自尊水平与监区适应性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真诚的高自尊组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防御性高自尊组。由此得出结论:低自尊的服刑人员较高自尊的服刑人员更容易适应监狱生活;真诚的高自尊者与防御性高自尊者相比,更容易适应监狱生活。

  • 标签: 服刑人员 监区适应性 自尊 防御性高自尊
  • 简介:摘要民众存在“重自由刑轻财产刑”的观念,“人”罚与“钱”罚只取其一,“人财两空”不被接受,于是出现罚金刑执行难的困境。执行难,监督亦难,如何化解罚金刑执行难的困境,突破执行监督难的瓶颈,实现罚金刑预防和威慑犯罪的作用,以罪犯服刑前罚金刑执行监督问题为角度进行分析,探寻切合目前司法环境的罚金刑执行检察监督新思路。

  • 标签: 罚金刑 执行监督
  • 简介:目的探查在现阶段我国还没有条件对服刑人员提供广泛的长程心理干预的情况下,适合对服刑人员进行短程心理干预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方法采用意象对话技术对一名服刑人员进行一次性心理干预。结果本次心理干预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了来访者的一部分内心世界,并帮助其作出了一些积极的改变。结论使用意象对话技术对服刑人员进行短程心理干预具有特殊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精神卫生 服刑人员 意象对话技术
  • 简介:三、对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矫治对策1、选配高素质民警进行管理教育,二、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改造特点1、悔罪态度较好,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帮助职务犯罪服刑人员认清犯罪危害

  • 标签: 改造特点 服刑人员改造 浅议职务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