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mosis,BV)与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关联。方法选取梅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2月-2014年7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孕妇9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39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早产11例(占12.2%),胎膜早破16例(占17.8%),绒毛膜感染16例(占17.8%)。对照组患者早产18例(占4.6%),胎儿窘迫11例(占2.8%),绒毛膜感染6例(占1.5%)。两组绒毛膜感染、早产及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病使妊娠产妇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明显增加,可引起绒毛膜羊膜炎。孕期应加强对细菌性阴道病筛查,可有效降低早产及胎膜早破发生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胎膜早破 早产
  • 简介:目的比较塑料薄膜包裹转运早产儿与传统转运对体温的影响。方法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各140例,分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包裹转运,观察组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转运到新生儿病房后记录转运时间、体温与14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包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NICU时与进入NICU后1h,观察组早产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进入NICU后2h,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自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谁应用塑料薄膜包裹法可防止早产儿低体温,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塑料薄膜 包裹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本研究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入住我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96例经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的早产儿进行对比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32例)、B组(32例)、C组(32例)。A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同时给予抚触;B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C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24h以后开始喂养。观察三组早产儿的摄入奶量、体重、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较C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C组更快恢复出生体重(均P0.01);A组每日体重增长较B组、C组快(均P0.01),A组、B组胃肠外营养时间与C组相比明显缩短(均P0.01),A组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较C组更早(P0.01),A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21.9%)较B组(56.7%)、C组(75%)低(均P0.01)。结论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更快地发育与成熟,改善胃肠动力,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 标签: 早产儿 早期喂养 微量喂养 喂养不耐受 抚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相关情况.结果干预组体重增加,吸允能力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胃管保留时间,合并症的发生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经济负担.

  • 标签: 早期 综合护理干预 早产儿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喂养不耐受的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45例,根据是否给予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成非营养性吸吮组(治疗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均给予相同早产儿配方奶粉经鼻胃管喂养,相同静脉营养治疗,治疗组加以非营养性吸吮,分别记录两组早产儿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胃潴留奶量、每日奶量。结果治疗组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胃潴留奶量及每日奶量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潴留,胃食管反流等喂养不耐受情况,使患儿奶量增加,达到良好的体重增长速度。

  • 标签: 早产儿 非营养性吸吮 喂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年1到2015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6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6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将另外68例患儿设为观察组,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喂养不耐受、心率过快、烦躁不安、电解质紊乱、胃潴留等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率,可作为临床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重要治疗手段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枸橼酸咖啡因 早产儿 呼吸暂停
  • 简介:摘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医学上简称为BPD,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并发症,这种疾病的医学病理表现为肺部呈现纤维化以及局部肺肿大。这种疾病会使婴儿的肺部及呼吸道受到破坏和感染,本文通过分析诱发早产儿患BPD的各项主要因素,对如何进行BPD病情诊断和诊疗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希望能为BPD的治疗能到来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 发育不良 因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早产儿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早产儿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同时,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危重早产儿实施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解决早产儿营养不良等情况,增加早产儿体重,提高治愈率,改善早产儿生活质量。

  • 标签: 危重早产儿 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早产儿8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发展性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每日进奶量、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及体重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展性照顾性护理模式促进患儿的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对患儿的发育具有促进意义,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早产儿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视网膜光凝手术治疗,收治时间在2013年4月5日至2014年4月7日期间,这100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系统性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6.00%(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视网膜光凝术围术期给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例数,缩短其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视网膜光凝术 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外营养是早产儿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我国围生儿救治技术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对早产儿的营养供给直接影响着其住院时间、预后效果甚至远期的生长发育。但治疗中营养液内容物的选择、输注的方法、操作步骤及其他环节中的疏忽或不恰当应用都可能引起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对早产儿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就其相关因素的具体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针对性防治措施。

  • 标签: 早产儿 肠外营养 并发症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