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衰(HF)作为一种难治心脏疾病,需要长时间药物治疗,预后差,死亡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而心力衰竭尤其是慢性心力衰竭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本文通过从治疗心衰药物的发展阶段出发,综述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的机理以及疗效的侧重点,展望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心衰 药物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衰患者增多。我国35~74岁的成年人中心衰的患病率为0.9%,按此推算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心衰使患者的运动耐量下降,体力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病情急剧恶化,给医疗保障系统和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即使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发达国家,慢性心力衰竭确诊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也很短,男性为1.7年,女性为3.2年,两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5%和38%。所以,心衰治疗已经成为21世纪心脏病学最大的挑战之一。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治疗 心衰患者 医疗保障系统 心脏病学 临床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的管理,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后对医疗效率指标、医疗费用指标、医疗质量指标以及中医特色指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到2-17年6月之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并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我院参照2011年制动的中医药临床路径实行表,于2015年制定我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佳中医治疗模式以及临床路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收我院最新中医治疗模式以及临床路径。对两组患者的医疗效率指标、医疗费用指标、医疗质量指标以及中医特色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远远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医疗费用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临床路径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择70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电脑随机分组分成两组,每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实验组则加药辛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六分钟步行米数和左心室射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六分钟步行米数比对照组要长,左心室射血分数也显著更高。结论对于慢性心衰接患者,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方式,而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收到更好的疗效。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他汀类药物 左心室射血分数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肖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22-021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meheartfailure,CHF)的新认识既往医学观点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不可逆的病理学改变过程,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多数患者为器质性心脏病最终结局,患者患病后心肌将会受损,发生心肌梗死风险非常高,发生弥漫性炎症以及血流动力负荷过重都会导致心肌发生心室重塑,最终引发心室结构和心脏功能病变,这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学基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心室舒张末压将会剧烈升高、心脏排出量将会大幅下降,血流动力学负荷急剧上升,在此阶段中,由于心肌重塑,导致心肌细胞外部的基质胶原在数量和性质上均发生重大病变。随着医学发展,最新的分子生物学观点中认为,心肌重构是导致心理衰竭的病理学基础,起病变主要特点有:(1)心力衰竭从代偿性走向失代偿的转折点在于心肌细胞发生大量凋亡;(2)心肌细胞发生收缩力异常下降,存活周期缩短;(3)由于心肌细胞发生的过度纤维化,将会导致细胞外机制发生降解增加,通过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或者逆转心力衰竭病理性过程。因而综合分析最新的医疗观点可知,传统医学观点中有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不可逆定律被打破,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内源性缺陷才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变生物学基础。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最新生物学基础,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需要从短期血流动力学抑制病变发展模式转变为长期修复病变用药治疗模式在生物学只来治疗方面心力衰竭治疗已经迈入新纪元。2药物治疗的新组合针对传统医学理论中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采取强化心脏功能药物、利尿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根据最新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新理念,需要从心肌修复角度制定治疗用药方案。主要使用的药物有:(1)利尿剂,和其他药物相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旦发生心力衰竭症状,只有采取控制液体潴留药物才能起到快速缓解患者病症的作用。不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患者都必须使用利尿剂,只有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才能消除液体潴留,因此合理应用利尿剂应作为心肌修复首要治疗用药;(2)强心剂,以常用的强心剂药物地高辛为例,针对有快速心室房颤患者,结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药物可以起到有效控制心率的作用,推荐与地高辛药物联用。强心剂药物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血管疾病心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正在世界范围内增长。心脏重构是CHF发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神经内分泌一细胞因子系统长期激活.促进心脏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一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慢性 治疗 利尿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性心衰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08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的68例慢性心衰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受治疗时有45例使用了利尿剂、ACEI或ARB类药物,比例是66.2%,有33例患者接受了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例是48.5%。为患者提供合理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共有63例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心功能正常,生活质量提升,有44例显效病例,19例有效病例,临床有效率是92.6%,死亡率是1.5%,无效病例5.9%。结论老年慢性心衰症状缺乏典型,诊断和治疗难度大,在临床中应该对老年心衰疾病的特点熟悉,尽早发现和诊断治疗,提供个性化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2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康复率高,41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出院起关键作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心脏慢性、进展性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手段获得了显著进步。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我国07年发表的“慢性收缩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本文提出了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药物治疗。通过药物心衰治疗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死亡率与住院率。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