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式的干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加强护理干预,分析两组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74.19%),组间差异十分的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 标签: 老年 帕金森抑郁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精神症状的分布.方法用中文版神经精神问卷(CNPI)调查42例确诊的PD患者最近一个月的12项精神症状,并予以评分.结果64%的PD患者存在一项以上的精神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睡眠障碍(43%)和抑郁(38%),最少见的症状是欣快.抑郁评分的均值最高.PD患者的精神症状评分和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无关.睡眠障碍、抑郁、焦虑和淡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PD治疗药物中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培高利特与幻觉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大多数PD患者存在一项以上的精神症状.PD患者的睡眠障碍、抑郁、焦虑和淡漠症状可能与神经变性有关.

  • 标签: 帕金森病 精神症状 神经精神问卷 睡眠障碍 淡漠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帕金森病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通过观察修复效果,积累临床经验,研究恢复咬合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名来我科就诊的已确诊患帕金森病老年患者,采用分解法进行牙合关系的转移,分次重新建立咬合关系。结果6名患者均恢复自主咬合能力,患者家属表示对口腔修复效果表示满意,反映对修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结论针对患患帕金森病的老年患者通过重建牙合关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能否起到康复治疗目的,需进一步科学的、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帕金森病 咬合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帕金森抑郁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70例老年帕金森抑郁病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的患者人数为35例。实验组用护理干预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有效率、言语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认知能力。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言语功能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帕金森 抑郁 患者 疗程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帕金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帕金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躯体活动、社会生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躯体活动、社会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帕金森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帕金森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帕金森(PD)伴行为精神症状是指帕金森患者出现的与运动障碍相关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包括抑郁、焦虑、幻觉、妄想、认知障碍等。本文就PD的精神症状表现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意义。帕金森伴行为精神症状患者的护理需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制定。同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合作,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帕金森病 精神症状 危险因素 心理护理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从帕金森病患安宁疗护的实际状况、照护模式等方面开展综述,推出促进帕金森病患安宁疗护的措施,意在给帕金森病患安宁疗护的落实与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帕金森   安宁疗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帕金森患者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62 例 早期帕金森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在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6 月间入院治疗。将患者根据随机法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给予参考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给予探究组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平衡量表( BBS )评分、 3 米计时起立行走测试( TUGT )评分以及 10 米步行时间。 结果: 治疗后,探究组的 BBS 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且 10 米步行时间、 TUGT 评分低于参考组, P < 0.05 。 结论: 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帕金森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平衡状态,缩短了患者步行时间,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因此建议将其优先推广。

  • 标签: 早期帕金森 康复操 临床疗效 康复训练 平衡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帕金森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早期帕金森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在2019年4月~2020年6月间入院治疗。将患者根据随机法分为探究组和参考组。给予参考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给予探究组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平衡量表(BBS)评分、3米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分以及10米步行时间。结果:治疗后,探究组的BBS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且10米步行时间、TUGT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康复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帕金森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平衡状态,缩短了患者步行时间,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因此建议将其优先推广。

  • 标签: 早期帕金森 康复操 临床疗效 康复训练 平衡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合手术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整个时期。方法根据PD疾病的特点,结合手术和麻醉的需要,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方面来讨论。结果适当的护理措施,操作完成。结论科学和完美的个性化外科护理学,是PD病人花了光滑的关键时期和安全操作。

  • 标签: PD患者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帕金森病患在实施心理护理之后,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在我院进行入院的 2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和同期的 20例健康老人,在分析老年病患产生精神抑郁病症的比例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进行评价分析。为期时间两个月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给予 2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的,对护理之前和护理之后的病患进行评价分析,评价指标是汉密顿抑郁量表。结果 经过量表分析之后, 2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中,有 3例病患并无抑郁病状( 10.54%), 8例病患为临界抑郁( 46.36%), 6例病患为轻度或中度抑郁( 25.31%), 3例病患出现了重度抑郁( 14.78%)。产生抑郁的总发生率是 41.11%。汉密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比常规组要高,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p

  • 标签: 老年帕金森 心理护理 汉密顿量表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帕金森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0名老年帕金森患者,时间来自2021.6.1--20222.6.1,以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进行分组,简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情绪状态、依从性、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依从性和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帕金森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帕金森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谱特征,以助于帕金森病消化道症状的早期识别和疾病管理。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8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帕金森病专病门诊的帕金森患者100例,由消化科医生进行面对面的胃肠功能障碍问卷评估,包括口咽、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8个常见症状,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纳入帕金森患者的年龄为(61.9±10.5)岁,男女比例为53∶47,病程为4.0(2.0,6.0)年,Hoehn-Yahr(H-Y)分级1级有42例,2级有30例,3级及以上28例(3级24例、4级3例、5级1例)。58%(58/100)的帕金森患者出现1种或以上的消化道症状,出现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便秘(42%,42/100)、排便困难(38%,38/100)和流涎(28%,28/100)。下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57%,57/100),其次为口咽症状(33%,33/100),再次为上消化道症状(27%,27/100)。消化道症状在H-Y 分级为1级时即可出现,出现1~2种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占26.1%(11/42),超过3种的超过20%。在H-Y分级≥3级的帕金森患者中,有39.3%(11/28)出现3种以上的消化道症状。合并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胃轻瘫症状指数为3.0(2.0,6.5)分。合并便秘、排便困难患者便秘症状评分为19.0(12.0,27.3)分。在便秘症状分型中,66.7%(38/57)为混合型,21.0%(12/57)为慢传输型,12.3%(7/57)为排便障碍型;且38.6%(22/57)的帕金森患者便秘症状的出现早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Y分级与帕金森病病程、合并消化道症状个数、流涎、便秘、排便困难及便秘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便秘、排便困难和流涎是帕金森病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帕金森患者在疾病早期(H-Y分级为1级)即可存在至少一种消化道症状。下消化道症状较口咽部症状和上消化道症状更为常见。合并消化道症状的个数、流涎、便秘、排便困难均随着帕金森病疾病进展而加重,可作为帕金森病症状早期识别和疾病管理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消化道 症状 便秘 胃轻瘫 流涎
  • 作者: 但小娟 刘佳 马敬红 周涌涛 顾朱勤 陈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科 100053,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 100176,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100053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生物室 100053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53 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 10006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连续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 138例老年PD患者,采用哈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HAMD-17)评估抑郁情绪(HAMD-17 ≥14分诊断为存在抑郁);对比PD抑郁组与不伴抑郁组临床特征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患者发生抑郁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1 138例PD患者中,伴抑郁者233例,PD抑郁的发生率为20.5%,治疗率为6.0%(14例)。PD抑郁患者重度表现比例较高的主要症状为睡眠障碍101例(43.3%)、情绪低落57例(24.5%)、工作和兴趣减退49例(21%)。PD抑郁组与不伴抑郁组比较,女性比例更高(49.4%与36.3%)、认知评分更低[(25.56 ± 4.22)分与(27.07 ± 3.08)分]、出现冻结步态症状比例更高(51.0%与24.0%)、残疾出现率更高(87.1%与28.5%)(均P<0.05)。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各部分评分相比,PD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16.52 ± 8.71)分与(10.15 ± 5.48)分]、运动症状得分[(33.78 ± 19.48)分与(22.87 ±13.08)分]和治疗并发症的得分[2.0(0.0,6.0)分与0.0(0.0,2.0)分]均明显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532,95%CI:1.073~2.187,P=0.019)、有残疾(OR=6.357,95%CI:4.399~9.186,P<0.001)、UPDRS中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OR=1.093,95%CI:1.043~1.146,P<0.001)及运动并发症(OR=1.100,95%CI:1.014~1.193,P=0.022)是PD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PD患者抑郁常表现为睡眠障碍、动力低下,且女性、出现运动并发症、残疾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可能是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患者疼痛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国王帕金森病疼痛量表(KPPS)对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帕金森病专科门诊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的106例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评估,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疲劳量表-14(FS-14)、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Hoehn-Yahr(H-Y)分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帕金森患者的睡眠、疲劳、运动症状、病情的严重程度、认知以及情绪。对其中58例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结果帕金森患者疼痛的发生率为50.0%(53/106),其中骨骼肌肉痛最常见。病程长的患者更易出现疼痛[帕金森病伴疼痛患者的病程3.0(1.5,5.0)年,帕金森病不伴疼痛患者的病程2.0(1.5,2.5)年,Z=-2.0,P=0.046];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疼痛程度更重[男性KPPS评分14.5(8.0,21.5)分,女性KPPS评分10.0(4.0,15.3)分,Z=-2.81,P=0.005]。首次评估发现帕金森病伴疼痛组的H-Y分级和FS-14评分显著高于不伴疼痛组[伴疼痛组H-Y分级2.0(1.5,2.5)级,不伴疼痛组H-Y分级2.0(1.5,2.0)级,Z=-2.02,P=0.043;伴疼痛组FS-14评分10.0(8.0,11.0)分,不伴疼痛组FS-14评分8.0(5.0,10.0)分,Z=-3.32,P=0.001];KPPS评分与HAMA、HAMD评分呈正相关(r=0.39,P=0.005;r=0.38,P=0.007);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S-14评分较高的帕金森患者,发生疼痛的风险增加(OR=1.27,95%CI 1.09~1.48,P=0.002)。两次KPPS评分改善与PSQI评分和FS-14评分改善呈正相关(r=0.54,P=0.003;r=0.48,P=0.01)。在随访前后药物不变、服药状态不变的情况下,KPPS评分的降低仅与FS-14评分的降低呈正相关(r=0.42,P=0.04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S-14评分的改善有利于疼痛评分的降低(OR=2.02,P=0.033)。结论帕金森患者疼痛发生率高,疲劳是预测帕金森病疼痛发生和转归的因素,帕金森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和变化与焦虑、抑郁、睡眠、疲劳有关,提示帕金森患者疼痛与情绪、睡眠、疲劳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

  • 标签: 帕金森病 疼痛 预后 临床特征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