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将对指导术后提前干预措施,减少或延缓淋巴水肿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方法:随访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08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 35例乳腺癌患者,并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25kg/m2患者 16例( 45.7%), BMI< 25kg/m2患者 19例( 54.3%), 15例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42.9%),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BMI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相关( P值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患者是否肥胖相关,对于 BMI≥25kg/m2的患者应积极提前干预,减少或延缓淋巴水肿的发生。

  • 标签: [ ]乳腺癌 BMI 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数据。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体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护理 2型糖尿病 失眠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操作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低体质指数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测方法不同,将其中60例实施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诊断患者纳入到实验组,其余60例实施常规诊断患者纳入到对照组。观察诊断结果及异常检出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诊断准确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确诊冠心病,40例组内确诊率为66.67%,而实验组确诊为冠心病的人数为55例,组内确诊率为91.67%,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患者的病变部位以及特点进行评估时,准确度无明显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体检人群体质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以保障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方法 将在某市卫生院所辖社区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2 月进行正常体检的 300 例老年人纳入本次研究,根据研究对象年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 1 组 143 例和观察 2 组 157 例。观察 1 组年龄 60~70 岁,观察 2 组年龄>70 岁。定期检测两组老年人的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每月检测 1 次,连续检测 3 次,观察两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糖异常发生率以及血脂异常发生率。结果 观察 2 组老年人空腹血糖、TC、TG、LDL-C、HDL-C 水平均高于观察 1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2 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31.21%,血脂异常发生率为 25.48%,分别高于观察 1 组的 15.38%和 1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定期进行血糖以及血脂检查十分重要,发现血糖及血脂异常以利于检出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对于年龄>70 岁老年人应更为重视,及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体检人群 体质指数 血压血糖血脂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某社区老年人群的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的关系,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986例≥60岁老年人的体检数据,分析不同体质指数、腰围与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的关系。结果 超重、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较高;性别、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在体质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活环境因素对我国儿童青少年BMI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研究对象为2000、2006、2011和2015年4轮调查中参与调查、且数据完整的7~17岁儿童青少年共6 626人(男性3 473人,女性3 153人)。首先在三水平随机截距混合效应模型中进行环境因素单变量分析,然后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拟合线性模型进一步筛选环境因素,最后分城乡拟合三水平随机截距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三水平随机截距混合效应模型的空模型拟合结果对数似然估计值-17 034.68,随机效应似然比检验χ2=483.06,P<0.001;社区分层组内相关系数(ICC)=9.97%,个人和社区水平总ICC=39.38%;三水平模型显示城市模型中城市化指数(β=-0.05,95%CI:-0.09~-0.01,P<0.05)、公园所在位置在本市另一居委会(β=-0.88,95%CI:-1.72~-0.04,P<0.05)、15~17岁组(β=-1.04,95%CI:-1.78~-0.30,P<0.05)与BMI值呈负相关,社区到最近健身房的距离(β=0.12,95%CI:0.02~0.22,P<0.05)、家庭彩电数(β=0.50,95%CI:0.08~0.92,P<0.05)、家长提示电视内容虚构的频率为3~4次/周(β=1.85,95%CI:0.70~3.00,P<0.05)与BMI值呈正相关;农村儿童青少年模型中的城市化指数(β=-0.04,95%CI:-0.07~-0.01,P<0.05)、农村人均收入(β=-7.29e-4,95%CI:-1.00e-3~-6.77e-5,P<0.05)、家长规定看电视的频率≥5次/周(β=-1.29,95%CI:-2.36~-0.21,P<0.05)、脂肪供能比(β=-0.03,95%CI:-0.06~-1.00e-3,P<0.05)与BMI值呈负相关,家长提示电视内容虚构的频率≥5次/周(β=3.01,95%CI:0.03~6.00,P<0.05)、调查时间为2015年(β=4.83,95%CI:1.96~7.69,P<0.05)与BMI值呈正相关。结论环境因素从多水平多方面间接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BMI的变化,城市化指数和农村人均收入对儿童青少年BMI的升高有微弱的保护作用,社区层面需要关注儿童青少年生活环境周边的活动场所的设置,而在家庭中应当正确引导儿童青少年看电视行为。

  • 标签: 体质指数 儿童青少年 环境因素 多水平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异常、体质指数(BMI)和脂肪肝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62例体检人群的资料,按照血脂水平和体质指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的脂肪肝检出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检出191例脂肪肝,检出率为25.06%;男性、女性检出率分别为28.62%和20.98%,男女间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脂肪肝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不断上升,P<0.05。237例检出患有高脂血症的人中有103例检出脂肪肝,检出率43.46%;而525例血脂正常者中,脂肪肝检出率为16.76%,血脂异常者脂肪肝的检出率显著升高,P<0.05。随着体质指数的不断增加,检出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的血脂水平与体质指数以及脂肪肝检出率相关,血脂水平异常者以及体质指数较大者的脂肪肝发生率较高。

  • 标签: 高血脂 体质量指数 脂肪肝
  • 简介:目的探讨身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与前列腺癌(PCa)预后因素的关系及BMI与睾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3月间302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确诊PCa时的年龄、身高、体重、术前PSA及治疗前睾酮水平、前列腺体积、活检穿刺阳性比(percentageofpositivebiospies,PPBs)、活检及手术标本的Gleason评分、手术切缘阳性率和淋巴结转移等指标,进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别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患者的BMI的差异,分析BMI与若干PCa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及BMI与睾酮的关系。结果①302例PCa患者BMI高于正常人群(其中210例身高体重资料齐全的患者的BMI呈正态分布),175例患者治疗前测量了睾酮值,不同个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BMI与PCa预后因素的关系:经校正年龄因素,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P〉0.05),但不同病理分级之间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协方差分析,P〈0.01),特别是Gleason评分为8~10组患者的BMI显著高于Gleason评分分别为2~4、5~6及7的其他3个分组(P均〈0.01),BMI≥24患者的穿刺活检阳性比(秩和检验,P〈0.05)及前列腺肿瘤切缘阳性率(χ2检验,P〈0.05)均高于BMI〈24者。BMI与治疗前血清总PSA及前列腺体积无明显相关。③BMI与治疗前睾酮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52。结论可初步认为在PCa患者中,BMI较高者睾酮水平较低且预后不良。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预后 身体质量指数 睾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选取杭州市五云山疗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27例为2型糖尿病组,其中合并MCI的患者73例为MCI组,未合并MCI的患者254例为非MCI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老年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月收入、BMI、生活习惯(饮酒、吸烟)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判断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CI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MI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CI的预测价值。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年龄、家庭月收入、合并糖尿病家族史比例、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73.10±9.56)岁、8 926元、189/327例、(24.18±2.64)kg/m2、(6.96±0.88)mmol/L、(7.10±0.84)%、(7.32±0.84)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68.28±8.21)岁、6 715元、13/100例、(22.30±1.74)kg/m2、(4.51±0.72)mmol/L、(5.62±0.68)%、(7.04±0.6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54,χ2=18.601、61.654,t=6.668,t=25.360、16.077、3.049,均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MCI组家庭月收入<5 000元的比例、糖尿病家族史、BMI、HbA1c分别为29/73例、60/73例、(24.92±2.43)kg/m2、(7.54±0.88)%,非MCI组分别为70/254例、129/254例、(23.77±2.59)kg/m2、(6.92±0.8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44、22.927,t=3.389、5.65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HbA1c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MCI的影响因素(OR=0.274、0.192,均P<0.05);家庭月收入、糖尿病家族史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CI的关系不明显(OR=-0.154、0.093,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BMI值为24.49 kg/m2时,约登指数最大(0.510),对应的灵敏度为83.86%、特异度为67.12%。ROC曲线下面积为0.766[95%CI(0.699~0.832)]。结论BMI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CI发生的影响因素,且可能是早期预测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糖尿病,2型 认知障碍 人体质量指数 血糖 血红蛋白A,糖基化 年龄因素 收入 老年人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体质指数(BMI)和日间嗜睡在睡眠紊乱对血压影响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首次确诊的530例成年住院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监测数据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多重中介模型,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多重中介效应的分析和检验。结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模型拟合度良好(χ²=72.827,dF=40,χ2/dF=1.821,CFI=0.998,RMSEA=0.039),睡眠紊乱对血压存在正向直接效应,其标准化效应值为0.218(95%CI:0.117~0.310),BMI和日间嗜睡程度在睡眠紊乱对血压的影响上起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二者的标准化中介效应分别为0.116(95%CI:0.069~0.164)和0.028(90%CI:0.002~0.059),且BMI所起的中介效应大于日间嗜睡所起的中介效应,总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9.67%。结论OSAHS睡眠紊乱可以直接引起血压升高,BMI和日间嗜睡在其中起并行多重中介作用,且BMI的中介作用更大。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血压 人体质量指数 日间嗜睡 多重中介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152例单胎妊娠孕妇.按孕前BMI分为A组(〈18.5kg/m^2,39例)、B组(18.5-23.9kg/m2,2808例)、C组(24.0-27.9kg/m2,246例)和D组(≥28.0kg/m2,59例1.比较各组GDM发生率,并分析孕24周前及整个孕期孕妇的体重增长对GDM发病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3152例孕妇中发生GDM者共216例,A、B、C、D这4组的GDM发生率分别为5.12%、6.52%、9.34%、13.55%,B组与D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中,孕24周前体重增长≤6kg者与体质量增长〉6kg者的GDM发生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随访到分娩的GDM患者共111例,均为A、B组.A组1例,B组110例。B组按整个孕期体重增加量分为B1组(增加〈12kg)、B2组(增加12~16kg)和B3组(增加〉16kg),发现其子痂前期发生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均随体重增长而增加;3个亚组间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孕前肥胖(BMI≥28kg/m2)和孕24周前体重快速增长是GDM发生的重要因素.而控制GDM患者的孕期体重增长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会降低母婴并发症。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孕前体质量指数 孕期体质量增长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本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将其分为A、B、C三组,对所有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着患者体质指数的增加,甘油三脂的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逐渐降低,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稍微有点升高,但是三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代谢紊乱现象,尤其是体质指数超标和肥胖患者,临床上应注意对此类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以及体重等进行干预和治疗。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体质指数 脂代谢 异常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肱骨近端骨密度(BMD)的测量方法,研究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体质指数(BMI)的关系,探讨肱骨近端BMD在预报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方法选择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使用HologicDELPHI—A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及本研究设计的肩部定位器和前臂定位器测量肱骨近端BMD。研究第一部分包括30名志愿者,每人连续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2次,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短期精密度RMSSD和RMSCV;第二部分包括92名志愿者,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分析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BMI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肱骨近端BMD测量方法的短期精密度:RMSSD=0.011g/cm2,RMSCV=2.4%。本研究92名志愿者平均(60.2±6.4)岁,平均身高(159.5±5.4)cm,平均体质量(59.4±7.5)kg,平均BMI23.3±2.7,平均肱骨近端BMD(0.543±0.083)g/cm2,肱骨近端BMD同年龄呈负相关,同BMI无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量肱骨近端BMD的方法;年龄越大肱骨近端BMD越低;由于BMI对BMD的影响会掩盖骨质的丢失,而非负重区域即肱骨近端会最大程度地减少BMI对BMD的影响程度。

  • 标签: 肱骨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年龄相关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型肥胖因素,对具备正常体质指数的老年健康体检志愿者肌少症,以及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将我院 228 例正常体质指数老年期健康体检志愿者等分为腹型肥胖组 114 例和非腹型肥胖组 114 例,对比两组的肌少症发生率、骨质疏松发生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腹型肥胖组的肌少症发生率,以及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 P < 0.05 )。腹型肥胖组的空腹胰岛素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三酰甘油指标、总胆固醇指标、尿素氮指标、内脏脂肪面积指标,以及骨密度 T 值指标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腰椎部位骨密度指标、体表面积指标、四肢骨骼肌肌肉量指标,以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指标均低于非腹型肥胖组( P < 0.05 )。腹型肥胖组的股骨颈部位骨密度指标、大转子部位骨密度指标,以及髋关节部位骨密度指标与非腹型肥胖组大致相当( P > 0.05 )。 结论:在体质指数正常条件下,腹型肥胖能显著提升老年健康体检志愿者的肌少症发生率,以及骨质疏松发生率,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 标签: 腹型肥胖 正常体质指数老年人 肌少症与骨质疏松 发生情况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孕妇的身高、体重及孕期增重是导致妊娠并发症及影响分娩结局的重要因素。孕妇孕前体质指数过高或孕期体重的增长过多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巨大儿、手术产等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孕前及孕期低体质指数则与低出生体重儿、妊娠合并贫血等有关。

  • 标签: 体质指数 妊娠并发症 分娩结局
  • 简介:采用测试法和数理分析法对大学生的BMI与其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学生保持适宜体重,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学生的BMI指数相对集中,总体上处于正常范围。但也存在着一定数量体重偏低和超重或肥胖的学生。男、女生的BMI在均值和分布上也存在差异。大学生的BMI与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BMI的大学生的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男生握力和握力体重指数、女生仰卧起坐以及男1000米/女800米跑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说,超重或肥胖者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最差。体重正常与体重偏低者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在不同性别、不同项目上各有优劣。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量指数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老年人群BMI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于2017年选取我国8个长寿地区对2 825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身体测量等,其中≥65岁老年人2 217名。计算其BMI水平并采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BMI影响因素。结果我国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平为(22.36±3.87)kg/m2,其中男性为(22.76±3.58)kg/m2,女性为(21.75±3.98)kg/m2;BMI处于正常范围老年人1 165名(52.5%),超重532名(24.0%),体重过低351名(15.8%),肥胖人数最少,为169名(7.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百岁以下老年人BMI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年龄(65~岁:OR=2.78,95%CI:1.87~4.15;80~岁:OR=1.47,95%CI:1.00~2.17)、吸烟(OR=0.46,95%CI:0.32~0.66)、家庭年收入(<3万元:OR=1.26,95%CI:1.07~1.47;3~7万元:OR=1.52,95%CI:1.12~1.86)以及茶摄入频率(OR=1.36,95%CI:1.01~1.71);百岁及以上老年人BMI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OR=3.68,95%CI:1.32~10.36)。结论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体重过低、超重及肥胖水平均较高,同时吸烟、较高家庭年收入、男性以及经常饮茶老年人群超重、肥胖水平降低趋势也应该引起人们重视。

  • 标签: 体质指数 长寿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高校314名大学生性别、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与睡眠质量情况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采取随机方便抽样发放纸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的方法对314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女生睡眠质量差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检出率(P<0.05);按照BMI及WHR标准,男女生睡眠质量差检测率与肥胖程度成正比(P<0.05);女生中肥胖对睡眠睡眠质量差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男生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生睡眠中质量差检测率高于女生,随着肥胖程度增加男女睡眠质量差检测率均增高;男、女生随肥胖程度地增加,睡眠质量差检测率上升。

  • 标签: 大学生 睡眠质量 性别 BMI WH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VVS-CI)反应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9月因晕厥或晕厥先兆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诊断为VVS-CI的56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身长、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分为低BMI组(35例)和正常BMI组(21例)。比较2组间基础心率、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反应时心率、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阳性反应时间、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SNHUT)阳性反应时间。对BMI与阳性反应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间年龄、性别、病程、晕厥频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基础心率、阳性反应时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8.5±15.3)次/min比(72.8±8.7)次/min,t=1.223,P=0.230;(44.0±13.9)次/min比(47.0±10.0)次/min;t=-0.664,P=0.511]。低BMI组较正常BMI组BHUT阳性反应患儿/SNHUT阳性反应患儿比率增高(27/8例比9/12例,χ2 =4.839,P=0.027)、BHUT阳性反应时间短[(13.1±4.6) min比(23.7±9.5) min,t=-2.691,P=0.023]。2组间SNHUT阳性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BMI与BHUT阳性反应时间具有相关性(r=0.750,P=0.005)。正常BMI与BHUT阳性反应时间无相关性(r=0.316,P=0.217)。低BMI和正常BMI与SNHUT阳性反应时间均无相关性(r=0.177,P=0.431;r=0.021,P=0.940)。结论低BMI与儿童VVS-CI的BHUT阳性反应时间呈正相关。低BMI儿童出现心脏抑制反应的时间较正常BMI儿童短。

  • 标签: 体质量指数 血管迷走性晕厥 心脏抑制型 倾斜试验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