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试探究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神经内科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 从我院自2021.3到2022.4月接诊的所有患者中随机选取320人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人数等同原则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16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使用医院常规性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使用神经内科护理的方法。结果 使用神经护理方式的实验组对比试验结果更优,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使用神经内科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实际疗效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神经内科护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0例,分成两组各20人,分别为对照组(传统治疗模式)和实验组(系统康复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研究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VAS评分、满意程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跟骨骨折,采用系统康复治疗的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因此该方法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康复治疗 跟骨骨折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采取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48例,接受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有患者4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射血分数、心率、运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射血分数、运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运动康复护理 老年慢性心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现分析跟骨骨折术后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选取本院骨科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系统康复治疗临床效果达到98%,远远高于常规康复组的88%,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实施系统康复治疗在跟骨骨折手术后恢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系统康复治疗 跟骨骨折 术后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间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肢体功能、自理能力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FMA、BI高于对照组,SAS、SDS低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老年脑卒中后遗症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自理能力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神经内科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内科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神经内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牵引加康复操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开始于2019年1月,分析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将患者分成康复操组与牵引组,康复操组采取牵引加康复操治疗,牵引组使用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操组和牵引组疗效评价,康复操组半年复发率是6.66%、有效率是96.66%,牵引组分别是30.00%、80.00%,(x2=10.772,p=0.020),结果有差异。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牵引加腰部康复操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腰椎病 腰部康复操 腰椎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颈椎病患者康复时采用颈部康复操加颈椎牵引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患者为我科康复治疗的颈椎病40例,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分组方法为根据患者入院号随机分成联合组与牵引组,治疗方法分别是颈部康复操加颈部牵引治疗和单独采用颈部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满意度和有效率。结果:联合组和牵引组满意率、有效率比较,联合组是90.00%、95.00%,牵引组75.00%、80.00%,(x2=13.192,p=0.011),结果有差异。结论:颈椎病康复治疗过程中选择颈部康复操加颈椎牵引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颈部康复操 康复治疗 颈椎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颈椎牵引联合颈部康复操训练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将2019年2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颈椎牵引联合颈部康复操训练,比较两组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 经干预,参照组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改善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P

  • 标签: 颈椎牵引 颈部康复操训练 颈椎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多学科一体化"康复模式在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心肺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老年SP患者167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6例与对照组81例。两组均给予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临床多学科一体化"康复模式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入院时、14 d后肺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评分,并统计退热时间、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14 d后,两组患者上述3项肺功能指标、APACHEⅡ得分、mMRC得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WBC计数恢复正常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多学科一体化"康复模式护理在改善老年SP患者心肺功能、促进病情康复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 心肺康复 临床多学科一体化
  • 作者: 吕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7卷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在脑卒中患者中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6月到2020年9月的脑卒中患者,80例,经抽签法分成两组(乙组40例常规护理,甲组40例康复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甲组护理总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给予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可提高其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神经内科护理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RAS)基于对围手术期诊疗路径的优化,达到促进术后康复的目的。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及其导致的代谢改变是促进患者康复的理论基础。本文评述ERAS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应重视的若干热点问题,认为ERAS理念及其路径非常契合我国医疗改革的国情,应秉承“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的基本原则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在具体临床实践中,需要重视多学科合作、手术质量的提升以及预康复路径的实施。同时,需注意在基本原则的框架下个体化开展ERAS,避免机械理解和教条执行;呼吁对ERAS路径进行监督,建立反馈机制,以此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并提醒临床工作中,不能单纯以“快”为目的,降低再入院率比提高出院率更为重要。另外,本文分析了我国ERAS临床研究开展与国际上的差距,提出应以国内学术团体为基本平台,建立全国性的ERAS数据库,以保障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应激反应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结合康复理疗在治疗老年哮喘的实际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入院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所有老年患者中,筛选出行确诊为哮喘且符合本次探究标准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入院序号完全打乱,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n=40)和B组(n=40)。给予A组老年哮喘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沙丁胺醇气雾剂)进行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治疗并联合康复理疗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方案完成之后,对比A组和B组老年哮喘患者的实际疗效及症状评分。结果:B组老年哮喘患者治疗疗效优于A组,差异较大P<0.05。B组老年哮喘患者在治疗后哮喘症状明显改善优于A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应用中医药联合康复理疗的方式对老年哮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哮喘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能够大幅度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药 康复理疗 老年哮喘 沙丁胺醇气雾剂
  • 简介:【摘要】探究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性肌肉萎缩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选取90例老年性肌肉萎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联合针刺治疗对上肢运动功能进行恢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均有提升,且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与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Barthel(BI)指数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性肌肉萎缩功能恢复较单一采用康复训练的方式效果好,患者肢体功能与日常活动运动能力显著提升。

  • 标签: 针灸 康复 老年性肌肉萎缩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改善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9月对本院收治的112例脑梗塞患者,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均分组,对照组56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6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ADL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满意度 NIHSS ADL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出血治疗中,予以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7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下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脑出血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脑血肿量。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脑血肿量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针灸 康复理疗 脑出血 临床效果 血肿量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在脑中风康复中应用重用补气法的效果。方法 筛选本院接收的72例脑中风患者(2021.01-2021.12),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6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6例,行重用补气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Barthel指数、治疗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重用补气法 脑中风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卒中患者运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院脑卒中患者82例,并将其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脑卒中患者。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最后对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比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效果更好,两者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胃大部切除患者不进行专业有效的护理很难快速痊愈,为了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对胃大部切除患者的护理和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在我院2021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进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中随意抽取80名病人作为试验的样本,参与实验研究。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实验并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对比分析出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大小。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几率更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等临床数据更优秀及生活质量更高(P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手术 护理方式 临床实验 对比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术后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8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干预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干预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术后康复护理方法,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同时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满意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术后康复护理 满意度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