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约15%的人类癌症由病毒感染引起(表1),病毒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位致癌危险因素。将来,通过免疫接种大多数的感染可以预防,这样可在世界范围内显著降低癌症发病。人们在研究基因与肿瘤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首次发现了致癌基因及肿瘤抑制基因的事实足以说明研究致癌病毒在动物及人体致癌作用的重要性。

  • 标签: 癌症 病毒感染 致癌基因 核心蛋白 免疫反应
  • 简介:弓形虫病是由寄生性原虫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弓形虫感染呈全球分布,以温热和潮湿的国家最常见。但饮食习惯也影响感染率;在法国,50%~75%的人群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在英国,大约20%人群血清抗体阳性。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女感染率相似。

  • 标签: 疱疹病毒 临床研究 发病机理 CMV HSV EBV
  • 简介:今年2月,西非爆发埃博拉病毒疫情,截至8月19日已造成确诊或疑似病例达2240例,1229人丧生,其中以几内亚最为严重。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欧洲联盟委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正投入人力试图减缓疫情。这次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截至发稿时间,疫情仍在持续恶化中。

  • 标签: 病毒 西非国家 经济共同体 疾病控制 欧洲联盟 死亡人数
  • 简介:曾令许多人恐慌并影响大半个中国及三十几个国家的非典型肺炎(即SARS),其元凶不是细菌,而是一种冠状病毒。在生物界,细菌和病毒是广泛存在的微生物。那么什么是细菌?什么是病毒?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它的体积微小,我们的肉眼不能直接见到。一般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它的个体。由于菌体形态呈杆状、球状和弧状,所以就分别称杆菌,球菌和弧菌。细菌的大小通常用微米(10~3mm)计算。细菌的大小从0.5到2微米,它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所组成。就像我们熟悉的生鸡蛋一样。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每20分钟就可由1个分裂

  • 标签: 细菌病毒
  • 简介:人类癌症中约15%与病毒感染有关(表1),病毒是仅次于吸烟的癌症第二位危险因素。将来,这些感染中的大部分可以通过免疫接种预防,从而极大地降低全球癌症的负荷。在动物和人体中进行的肿瘤相关病毒实验研究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们首次揭示了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

  • 标签: 癌症 病毒感染 抑癌基因 免疫接种 病理机制
  • 简介:下午四时五十九分,办公室的电话响了,帕斯迫不及待抓起电话,话筒那边传来陌生的尖细嗓音:“是律师事务所吗?我需要聘请一位优秀律师。”

  • 标签: 律师事务所 可爱 病毒 办公室 电话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肖庚富领导的科研团队在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JEV)囊膜蛋白介导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病毒学领域重要期刊《病毒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伍智勇 徐孟 贾李佳 曹影 刘翟 刘海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微生物资源与生物信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微生物资源与生物信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1,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微生物资源与生物信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1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 530004
  • 简介:摘要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埃博拉出血热等病毒性疾病呈现愈演愈烈、愈发愈快的趋势。为保障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研究病毒的致病机理与宿主免疫调控机制,解析病毒与宿主的基因表达调控规律,监测病原病毒与防治病毒病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转录组测序是一类在RNA水平上关注基因在特定时空状态下表达特征的技术,是分析差异基因表达和研究mRNA差异剪接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的成熟,转录组学研究向着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方向发展,逐渐从理论研究领域向临床实验室过渡,改变着临床工作人员对病毒病毒病的传统认知,被越来越多的用于病毒转录机制、病毒与宿主的免疫互作、追踪疾病进展以及抗病毒药物研发等方面研究。本文主要对宏转录组的技术流程、常用软件以及病毒病毒病方向的应用场景进行综述,并对细胞群转录组、单细胞转录组、单细胞核转录组以及空间转录组的方法与应用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病毒转录机制研究与病毒病的防控提供方法学参考。

  • 标签: 病毒 宏转录组 细胞群转录组 单细胞转录组 单细胞核转录组 空间转录组
  • 简介:摘要截至2020年4月2日,全球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人数已超过百万,其中医疗专业人员的比例很高。根据美国俄亥俄州和明尼苏达州的州卫生部门的初期报告,感染者中多达20%是医疗专业人员。本文就2019-nCoV的特性、致病传染的特点、易感人群、个人及神经科专业人员的防护介绍了美国的经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2019冠状病毒病
  • 简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儿童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世界性重要健康难题,占全球性疾病的首位。大约30%-50%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病毒引起的;其中大多数为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

  • 标签: 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
  • 简介:摘要: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可引发多种常见传染病,目前感染后尚无针对性药物,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佳方法。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s)疫苗作为亚单位疫苗具有无致病性,无感染性,免疫原性强等多种优势,是目前疫苗研发的热点之一。本文肠道病毒VLPs的结构、表达方式、佐剂使用、疫苗评价所需动物模型以及新型肠道病毒疫苗等方面综述了肠道病毒VLPs疫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因特网的用户数量开始急速上升,但是网络安全问题频出,因此人们开始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性。计算机病毒可以看做是21世纪以来计算机犯罪的五大手段之一,排列第二名。计算机病毒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可以破坏计算机的程序然后蔓延到其他领域中。现在世界上有着上亿个用户受到计算机病毒。计算机会导致我们的文件被损害,有用数据被删除,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直接瘫痪,这给我们带来很多损失。其次人们对于计算机病毒的不安情绪主要来源于对计算机病毒的不重视性,因此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同时非常有必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以及区别,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

  • 标签: 计算机病毒 网络安全 攻击性
  • 简介:不管生物病毒还是计算机病毒都具有变异性,但是目前对于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不管是计算机病毒还是生物病毒

  • 标签: 免疫方法 生物病毒 病毒计算机病毒